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薛仁贵征西,人生唯一败仗,主要原因有三个

    2023.08.0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薛仁贵征西最远打到乌海城(今青海玛多县东北黑海乡)。薛仁贵征西很少被人提及是因为这次征西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败仗,薛仁贵也被革职除名为平民。

    说到薛仁贵征西不得不提大非川之战

    公元670年4月,吐蕃大举入侵西域,西域的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又联合于阗攻占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这个时候已经对大唐帝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唐高宗李治被迫罢安西四镇,同时出兵征讨也被提向了议程。之后,唐军以“逻娑”为出师之名准备出征。

    四月初九日,李治拜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领兵5万西征。

    薛仁贵率领唐军从鄯州(今青海乐都)一直穿插直青海湖南边的大非川。

    薛仁贵是唐朝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谋的名将,他知道吐蕃军兵多将广,而且以逸待劳,想要取胜就必须速战速决,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攻破吐蕃军。

    由于薛仁贵兵锋所指的乌海地势险要,辎重车马不便一起前行,又担心丧失最佳战机,因此命令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在大非岭上凭借地势构筑工事,让这里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随后薛仁贵亲率主力轻装奔袭乌海。唐军与吐蕃军在河口(今青海玛多)相遇。猝不及防的吐蕃军被唐军打得大败,伤亡惨重,同时还损失了上万头牛羊。唐军一战即胜,随后乘胜追击攻占了乌海城。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愿意听从薛仁贵这个半路出家的主帅的管制,就擅自率领后队继续前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力部队会合。

    吐蕃军抓住这个有利战机,以20余万的军队攻击郭待封部,唐军2万人面对20余万的敌人,因寡不敌众,辎重、粮草全部丢失。没有了粮草的支撑,薛仁贵只能率部退守大非川。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仁贵退军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万来战,王师大败。仁贵与吐蕃将论钦陵约和,乃得还。”

    同年八月,吐蕃军在宰相钦陵的指挥下,集结40万大军在大非川逼迫唐军决战。薛仁贵率领的唐军无险可守,同时粮草还得不到补充。在力量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大败,损失惨重,之后薛仁贵不得不与钦陵进行议和。

    这次惨败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军之后占据了青海西部地区,而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不得不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

    大非川战役失败的原因分析

    薛仁贵征西的胜败实际上是能否守住青藏高原上的交通要道乌海。乌海(托索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是经过这里,这里的海拔在4000米左右。

    之前,薛仁贵率军轻装上阵,虽然已经获得了先机,但由于高原反应以及郭待封擅自行动从而导致唐军最终惨败而归。

    薛仁贵征西大败的第一个原因是高原反应。薛仁贵所率领的唐军是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极速前进的一个过程。青藏高原本来就是地形复杂,薛仁贵率军极速前进,缺少了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

    薛仁贵所率唐军的出发点是在鄯州,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也不过是在2300米左右,才这个高度出现高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而急行军到了乌海这4000米的高原,就会有一部分人出现高原反应。

    出现高原反应的人,会有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等。薛仁贵率部快速抵达乌海,缺乏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过大导致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薛仁贵征西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敌众我寡。当时与薛仁贵对决的是吐蕃第一名将钦陵,他调集40万大军与唐军决一死战。

    吐蕃王朝最盛时常备军也才40多万,而这次与唐军对峙的有一部分是吐谷浑人,当时亲吐蕃的吐谷浑人占多数。

    钦陵先是以20万人攻击唐军的辎重、粮草,切断唐军的后备补给,逼薛仁贵退守大非川,然后再集结40万大军与薛仁贵决一死战。

    薛仁贵征西失败的第三点是郭待封擅自行动,导致被吐蕃军趁势攻击,而薛仁贵在前方作战,自然是无暇顾及,根本就无法返回来支援,结果是郭待封兵败逃跑导致丢失粮草辎重。

    结语:

    薛仁贵在攻入乌海后,由于高原反应已经严重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很难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前进。更不可能在失去粮草辎重的情况下一直打到拉萨。退守大非川的薛仁贵面对40万吐蕃大军也无力挽回败局。

    单字解释: 薛 仁 贵 征 西 人 生 唯 一 败 仗 主 要 原 因 有 三 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