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两人“主张”有何不同?为何托洛茨基结局很惨

    2023.10.1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但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是人民大众的主义,是阶级的天然敌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现在世界上中国,越南,朝鲜等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方诞生,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如今傲立于东方的中国无疑是这个时代社会主义的领军者,而在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则无疑要数--前苏联。

    作为二战之后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其国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列宁将社会主义传遍世界。自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式建立。

    无数社会主义先驱扶持着这个新兴的国家向前迈进,而其中则不得不提到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一位是后来的苏联领袖,一位则是苏联早期革命的领军人物,虽然同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领导人,但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主张向来不同。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

    托洛茨基1879年11月7日出生于乌克兰赫尔松县的一个小村庄,虽然是农民,但家中有几百亩的土地,生活十分富足,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这个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始终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同情工人阶级,托洛茨基转到尼古拉耶夫上学时后便开始从事工人运动,他热爱并同情工人同胞们。

    两年后,托洛茨基在开会时不幸被捕入狱,然而这两年从事工人运动的生活使得托洛茨基思想和眼界得到开阔,在经历了两年的牢狱生活之后,托洛茨基被放逐到西伯利亚。

    然而即使流放也没有磨灭他的革命激情,托洛茨基经常给一些报刊和评论写文章,因此结识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作家。

    1902年春,托洛茨基离开西伯利亚来到了萨马拉,在这里他与列宁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托洛茨基敏锐的思维和坚定的精神得到了列林的认同和欣赏。

    1905年,沙皇政府暴力镇压了彼得格勒工人的和平请愿,托洛茨基立即发表了一篇文章痛斥当局的血腥残暴同时高度赞扬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在文章中,他热情洋溢的号召人民推翻沙皇统治。同年,这位社会主义英雄被捕入狱再次流放西伯利亚,直到1917年才得以回到祖国并担任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治局委员。

    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谈判技巧,在这场20世纪最重大的革命中,托洛茨基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之后的革命生涯中更是赢得了许多的荣誉,更是被西方国家誉为“红军的缔造者”。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的一个贫民家庭,出生卑微的他从小便对黑暗的专制统治心怀不满。

    16岁那年,他成功考进第比利斯的一所中学,在这里的学习生涯中斯大林第一次接触到革命书籍,里面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知识深深影响了他。在离开学校后,他开始积极地参加工人运动,很多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03年,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布尔什维克,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斯大林一直坚持革命活动,无论是敌人的监禁、流放,还是自身的健康问题都没有打倒他。

    虽然斯大林的身形逐渐消瘦,但他的精神却愈发坚强,1917年,斯大林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终于取得了国家的政权。而在列林逝世后,斯大林这个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成为了苏联主席、国家领袖。

    敌对的主张

    一个是同情工人阶级的富家子弟,一个是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虽然同是革命战友,但是从小成长的不同环境和不同经历使得两人的性格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这种本质上的差异无可调和,这也注定了这两个苏联革命的重要人物会产生分歧。

    在经历长期的革命斗争后,他们两人都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理论--托洛茨基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托罗茨基自视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永久革命,让世界人民都能摆脱剥削和压迫。

    而斯大林则认为消除国内的沙皇势力才是重中之重,托洛茨基的想法过于激进且不切实际。最终,斯大林得到了列宁的支持,但托洛茨基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除了政治理念的分歧之外,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两人的对立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经济和政党等多个方面也有着分歧。

    托洛茨基坚持自主,例如在经济方面,他提出建立以工人自主的经济体系,在政党方面,他则提议无产阶级建立多个政党共同执政。

    而这一切皆与斯大林的观点背道而驰,最终苏联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经济体制,并且只有布尔什维克一个党派。这些矛盾和分歧使得强硬的托洛茨基不可避免地与斯大林产生了冲突,这也使得他最后只能以悲剧结尾。

    悲剧的背后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都是苏联重要的领导人,斯大林是国家领袖,托洛茨基则是红军的灵魂人物。本该互相辅佐、互相成就的两人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不免让斯大林产生紧迫感。

    或许是为了收回权力,或许是出于这种紧迫感,在1927年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上,斯大林直接宣布开除托洛斯基党籍并将其放逐出境,这位卓越的苏联领导人不得不离开祖国在各国流亡。

    1940年,托洛茨基在墨西哥的住宅中被暗杀,这位革命斗士的一生就此落幕。

    虽然托洛茨基一直与斯大林敌对,但托洛茨基只是一心秉持列林的意志继续未完的革命事业,本质上并没有攫取国家权力的想法,甚至在列宁想要撤销斯大林总书记时一职时,托洛茨基为了政局的稳定不惜退让维护斯大林。

    而反观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就不断迫害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在逐渐收回权利之后,更是不顾托洛茨基的忍让和善意直接将其开除党籍驱逐出境。

    小结:

    托洛茨基的一生堪称传奇,虽然家庭富裕,生活富足,但他没有耽于享乐,他的一生都在为了伟大的工人革命而奋斗,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托洛茨基的功勋不可磨灭,但他激进的性格也不容忽视,虽然有着资历和威望到不通政治的托洛茨基最终只能成为党争的失败者。

    然而党争和派系始终是国家的大敌,前人之事,作为后人的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官僚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党争必会被人民痛恨,而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热情则会被人民永远铭记和缅怀。

    如今的中国富饶繁荣,但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仍面临着数不清的挑战和危机。为了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将危机化成机遇迎来更好的发展。

    古人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汲取和借鉴其发展和经历中的教训和财富,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单字解释: 斯 大 林 与 托 洛 茨 基 两 人 主 张 有 何 不 同 ? 为 何 托 洛 茨 基 结 局 很 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