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湖南有个女少将,文武双全,曾2度从军,4次逃婚...

    2022.09.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来源丨综合网络

    这是罗曼罗兰式英雄主义,是一种无声的但却炙热的浪漫情怀,是敢于承担他人不敢承担的,做他人不敢做的,不与黑暗妥协的隐晦得不容忽视的光,即艺术家的英雄主义。

    但我却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谢冰莹先生,谢冰莹式的英雄主义也应该被记住。

    谢冰莹

    不屈于平凡,执着于自己

    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坚持下来了,才知道其中乐趣。谢冰莹用她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在家乡新化县(今冷水江市)铎山,度过了金色童年的谢冰莹,不甘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执着于上私塾。

    她所就读的龙潭塾馆在之前,因其外祖父姓谢,是先生的堂兄的缘故,塾馆就收下一位异族弟子。但塾馆是不收女生的,这就意味着小冰莹上塾馆更加难上加难,值得欣喜的是,小冰莹没有放弃,由于她的执着,塾馆先生不得不破例。自此,她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一次的求学生涯。

    在里的,小冰莹是不得和男生一起坐的,所以她也不爱高声朗读。或许因为天资抑或是比常人都能理解这份不易,小冰莹总是能默读两遍就能背了。

    在里她通常是安静的,有时自寻乐趣,有时竟也将同学们的功课给记住了。正是这样的执着和不屈成就了她,一个属于谢冰莹的代名词在她身上一点点被印证。

    (中)谢冰莹

    巾帼胜须眉,戎装显担当

    谢冰莹小时不爱四书五经,温婉而自矜用在她身上再适合不过。谢冰莹从小喜爱读书,所以她也继续去读了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她时常泡在图书馆,读书和写作几乎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大批文人墨士纷纷站出来抨击社会形式,爱国的谢冰莹选择了投笔从戎,在当时女孩子从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谢冰莹偏偏不信,与家里进行强烈反抗后,她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正式开始她的军旅生活。

    参军意味着能屈能伸,所有苦难只能咬着牙咽下去,站在国家和人民的前面,誓死捍卫祖国。而她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经过艰苦的训练后,便前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

    抗战给了她很多感想,最终她写成了《从军日记》,文章一经发表就得到了罗曼罗兰的赏识,罗曼罗兰称她为努力奋斗的新女性。

    写作中的谢冰莹

    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谢冰莹回到家,面对的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她与未婚夫萧明即将举办婚礼。但是这样一个努力奋斗的新女性怎么会屈服于这场新与旧的斗争,她是一个思想开放,有个性并且勇于追求自我的人。

    她想到的三个抗婚的方法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她也勇敢去面对了。结婚当日,她坦诚地向萧明表明自己的想法,并与萧明交谈了三天三夜,也都没能说服萧明同她一起反抗这场包办婚姻。失望的她最后以外出教书为由,逃婚成功。

    也正是这次抗婚,让她多了一次美好的际遇。1929年,谢冰莹与黄埔分校同学符号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名为符冰。但命运总爱捉弄人,后来符号因为工作的书店是地下机构,受到牵连入狱。

    深厚情谊的她们相约一辈子,谢冰莹向符号发誓自己会等他一辈子。谢冰莹不得不被迫离开北京,投奔婆家。在婆家的谢冰莹第一次感受到生活不易,于是她想带着孩子回湖南老家。

    最终她未能如愿,婆婆在车站将她拦下,孩子被婆家带走。回到老家的谢冰莹因为母亲逼迫她改嫁,无奈之下她开始了上海漂泊之旅。

    1933年,独自一人在上海打拼的谢冰莹遇见了黄维特,黄维特对她照顾有佳,她甚至渐渐忘记了与符号相守一辈子的情深意切,感受到保护的她开始与黄维特同居。

    坚持学习的谢冰莹后来用写稿赚到的稿酬去到日本留学,却因拒绝迎接溥仪到访日本,抨击溥仪卖国,而被日本特务逮捕。

    溥仪访日

    但其实这是她的第三次入狱。之前她曾两次入过狱,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当时清政府的言行,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抨击而被当作激进分子逮捕入狱,一次是因为她所租住的房子被怀疑是绑匪同党而被逮捕。

    但“所有经得起现实洗礼的,才是值得等待的”、“苦难才是磨刀石”一直激励着她,她也坚持下来了。

    1937年,谢冰莹出狱再次投入抗战,与此同时她和黄维特分离了,结束了第二段婚姻。在狱中她依然无畏无惧,勇敢地站出来抨击日本侵略者,也因此受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酷刑,但是苦难不会打倒她,只会使她更强大。

    “七·七”事变时,谢冰莹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救国运动,再次将自己推向战争中,不管是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还是请愿当团长,她都走在战火最前线,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她是真正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不畏生死,一心只想着保卫祖国大好河山。

    战地妇女团

    卿亦是盔甲,亦是软肋

    1940年,谢冰莹遇见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贾伊箴。很快,她便与英国留学归来的化学家贾伊箴结婚。也正是这场相濡以沫的婚姻改变了她,改变了她以前的认知,她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入狱五年后的符号重逢故里,和女儿重逢,但却没有见到心心相念的谢冰莹,他只能选择等。在等待八年后,符号终于得到谢冰莹另嫁的消息,生活仍然要继续,无奈的符号只能再婚。

    符号和谢冰莹的女儿在1966年,受到母亲牵连也被迫害致死。至此,她与符号的故事画上了句号。相比之下,谢冰莹和贾伊箴结婚所生的三个儿女则是幸运的,他们后来都学有所成。

    谢冰莹与贾伊箴

    谢冰莹晚年大都在追忆过去,因为长期居住在美国,她十分想念祖国。甚至会时常写信给好友,听好友给自己讲祖国的近况。她也打算回国,但丈夫贾伊箴却是不同意的,谢冰莹也就将回国一事推后。

    如果说谢冰莹为了贾伊箴改变了自己,甚至迷失了自己,那倒不如说因为爱情她有了盔甲和软肋。她与贾箴在很多事情上是有分歧的,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不断地否定自己的以前,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学会了妥协。

    是怎样的爱意,让她愿意妥协,这其中原由多是解释不清的,因为一个人让自己变成了两个人,或许这就是谢冰莹和贾伊箴一直在一起五十一年,不离不弃的走到生命尽头式的“在这繁杂的尘世,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看永远。”

    晚年的谢冰莹

    追忆似水年华

    谢冰莹自己在《平凡的半生》里也说:“‘文如其人’这句话,我想大概是对的。我为人处世只有三个‘直’、‘真’、‘诚’,写文章也是如此。”

    但其实她的一生也真正做到了“直、真、诚”。她也有缺憾,她曾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也曾否认过自己过去的言论,但《平凡的半生》或许就是她的寄托,她想在平凡的一生里再次审视自己。

    在她的小桥流水人家里有这样一段话“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让她更向往岁月静好的日子。又或许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她身上的棱角也被渐渐磨平。但恍惚中,她随着江海,又回到了她的金色童年,并在此长眠。

    (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

    这位湖南人已任生态环境部部长四年 两任部长均来自湖南

    敬请关注潇湘头条微信公众号

    关注湖南。观察者。发现者。

    单字解释: 湖 南 有 个 女 少 将 文 武 双 全 曾 度 从 军 次 逃 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