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樗里疾足智多谋且善战,秦孝公为何不传位于他,而是逊色的嬴驷?

    2024.03.2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秦孝公一生最宠信的功臣便是商鞅,史称商君,他曾为秦制定一套“法律”,为:商鞅变法,使得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使得秦孝公对此人更加的重视和信任。临终前,他让嬴驷继承自己的遗愿,将秦国的国力壮大,并努力为日后实现统一做准备,同时也对商鞅说,如果自己的儿子嬴驷不成器,不能完成自己的嘱托,便让商君可自立为君,商鞅被下坏了。

    秦孝公的做法于刘备临终前的做法大同小异,只可惜新任国君的做法却是大不相同。秦孝公最终传位于儿子嬴驷,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儿子在各方面都特别的出色,他就是樗里疾。此人足智多谋也英勇善战,在秦惠文王治理国家时便可看出。

    在韩,赵,魏,楚,燕讨伐秦国时,樗里疾亲自率兵迎战,将其打败并且给之重创,除此之外,他还将楚国的数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使得楚军四处逃窜,叫苦连天。他不仅善战,对于一些事情上来说,他很有才能,也足智多谋,此点,在《史记》中曾有记载。

    但就是这样一个能文能武,英勇善战之人,最后没有继承父位,反之,秦孝公竟然传位于稍比樗里疾逊色的嬴驷。嬴驷,在儿时,曾犯下过大错,那时,正赶上商鞅变法时期,为了树立威风,商鞅不惜惩罚他,但因他年龄下,且是王子,便惩罚他的老师。

    之后,他的老师便再次犯错,被割了鼻子,因此那个时候,人们对商鞅的变法又敬重且害怕,为此嬴驷也憎恨商鞅,这才使得日后,有了报仇的机会,商鞅死于车裂。那么樗里疾足智多谋且善战,秦孝公为何不传位于他,而是逊色的嬴驷?而且嬴驷的资质平平,小小年纪就开始犯错,秦孝公是怎么想的?

    其实嬴驷的出身比樗里疾好些,他是嫡子,在这点上,他充分占了优势,在秦国时期,虽然对立嫡立贤的要求不严格,但这算是一种习俗,一种祖宗遗留下来的制度,所以秦孝公考虑到了这点。其次嬴驷虽然资质平凡,很多方面都比不得樗里疾,但是他却敢用人,做事比较果断,有仇必报。

    这点,可能秦孝公在世的时候,便能看得清楚和明白,从后来商鞅被车裂的下场来看,嬴驷做事不瞻前顾后,同时也有想法,杀了商鞅,但却没有废掉制度,可见他想得还挺周到。对于用人方面,他大胆地用魏国和楚国的人,不怕此人有霍乱之心,可见他做事胆大心细。

    而樗里疾恐怕就没有嬴驷这样的胆量,遇到事可能会瞻前顾后,甚至是犹犹豫豫,因为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做法,因此秦孝公才传位于嬴驷,而不是樗里疾,毕竟这是国事不是家事,性格确定成败!

    单字解释: 樗 里 疾 足 智 多 谋 且 善 战 秦 孝 公 为 何 不 传 位 于 他 而 是 逊 色 的 嬴 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