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真正活得快乐的人,一辈子做到“三不露”,越不露越有福!

    2022.08.1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更多好文,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原作者属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编辑:禅语心苑

    高尔基曾言:“快乐,是一生中最伟大的事。”

    人活一世,都希望顺风顺水,活一天,就开心一天,潇洒一天。

    可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遇到的人,不都是相处舒服,经过的事,也不都是称心如意。

    尝过酸甜苦辣,看遍世间繁华之后,方明白:

    真正活得快乐的人,一辈子做到“三不露”,越不露越有福!

    01

    财不露白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

    自古财帛动人心。面对财富利益的诱惑,人之初的善良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真正的人间清醒都深知,过于显露财富,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清乾隆年间,章丘有个财主马守富,土地多丰,骡马成群。

    这一年秋收时节,马家得了个好收成,马守富就志得意满起来。

    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富有,他做了一个隆重的响场。

    并让人在骡马上系上铃铛,这样打场时,骡马拖着碌碡来回走动,铃铛发出隆隆的响声,一定能传很远。

    果然,打场的声音吸引了很多人,马守富吩咐下去,凡是来看打响场的,每人给一碗粥几个馍,家里有的是粮食,不在乎这几顿饭。

    到了第五天,几名县役突然出现,以聚众谋反的罪名抓走了马守富。

    快要问斩时,县令突然出现,告诉马守富:经过调查,只是打响场而已,案子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是必须为县令办一件事。

    原来,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路过章丘,县令想在乾隆路过的地方全部铺上绣金地毯……

    马守富暗自吃惊,马家不光有田产、店铺,还有几代人积攒下的一批黄金,考虑再三,为了保命,他只得说出秘藏黄金的地点。

    等马守富出了大牢,曾经的大宅早已被管家霸占的,马守富全家住在柴房里,日子过得一贫如洗。

    这正应了俗语说的,天狂有雨,人狂有祸,而真正清醒的富人,都懂得深藏不露。

    《道德经》有云,光而不耀。

    时时保持低调谨慎,谦卑豁达的态度,苦而自知,喜时不显,钱财方可守得住。

    过于显露自己的富有,会招来别人的争议,锋芒毕露,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02

    智不露全

    《格言联壁》中说:“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年少时的我们可能崇尚示人以强,做出头的“椽子”。

    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懂韬光养晦,只会让自己身陷困境。

    藏锋不露,声名不显,懂得收敛自己,才是处世的智慧。

    《三国演义》中,陆逊为孙权心腹,一生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但比起周瑜的意气风发,锋芒毕露,陆逊为人却极为低调内敛。

    荆州之战中,吕蒙身体抱恙,由陆逊暂代统帅一职。

    上任后,陆逊不显山露水,以弱示敌,在写给关羽的信中尽是奉承之辞。关羽也很快中计,判断陆逊不足为惧,于是放心调兵攻打襄阳。

    谁知,吕蒙此时率领精锐部队,一举拿下守备空虚的荆州,使得关羽败走麦城。

    后来,刘备伐吴时,连诸葛亮都说:“陆逊此人极善藏,十年铸剑,不露锋芒。”

    可刘备没有当回事,见陆逊率领的大军避战撤退,他设立数十座营寨,一心决战。

    最后,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惨败溃逃白帝城,蜀汉元气大伤,不久后便重病托孤。

    陆逊一生深知藏与匿之道,即便功高盖主,仍低调沉稳地活到了六十三岁。

    《菜根谭》有言:“成大事者,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越是有才华的人,越不会逢人便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施展出来。平日里藏得住,关键时刻便能发得了力。

    俗话说:“大智若愚”。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处处张扬自己的有智慧,而是韬光养晦、精益求精,平心静气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03

    言不露形

    《周易》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只有少说,多做事才会避免祸从口出。

    东晋时黄门侍郎王子猷,携兄弟三人拜访谢安。

    与谢安交谈时子猷和子重话非常多,而子敬则只是寒暄几句。

    三人走后,谢安家中的一位客人问谢安,这三兄弟哪一个更好呢?

    谢安认为,年龄最小的子敬为贤者,因为他在交谈中话很少。这正是贤明之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而另两兄弟则属于急躁之人,因为他们不仅话特别多,而且态度上也比较毛躁。

    《论语》中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话多时,无意间就会暴露缺点,还会因自己一时的喜怒,说出的话有所不妥。

    少言多听,于外人来说是一种谦卑和低调;对自己来说,亦是内心的安静和丰富。

    这是一个过度展示自己的喧嚣世界,少言行事,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正如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年人的社交真相是,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能比我过得好。”

    过得好不好,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别人知道。

    真正活得快乐的人都是这样的:

    财不露白,穷时独善其身,富时兼济天下。

    智不露全,无名时能发奋,发达时可谦卑。

    言不露形,言多时必伤神,言少时可修心。

    愿我们都可以人品兼具,守住道德的底线,每天过得丰盈快乐,与未来美好的自己撞个满怀。

    单字解释: 真 正 活 得 快 乐 的 人 一 辈 子 做 到 三 不 露 越 不 露 越 有 福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