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号称千乘之国,齐国养马基地在哪里

    2023.09.2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公元前685年,因为齐桓公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齐国与鲁国进行了一场大战——乾时之战,又称干时之战,就是在今天山东省桓台县索镇乌河一带。《左传》庄公九年:师及齐师战于乾时。

    齐国北伐戎狄,南却强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那时,战争以战车为主,马是驾车的主要力量,所以,养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车四马,齐国是大国,号称千乘之国,养马便成了国家发展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地有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马的优越地理环境,养马业在诸侯国中捷足先登,这就为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齐国养马基地是哪里呢?

    南马坊

    齐国建都营丘后,为了防止外夷骚扰和入侵,十分重视军事力量的扩充,而繁育和驯养大量良马,是军备物资的重要保证,遂在都城近郊建起了养马场。养马场建立之初,此地始称马坊。后因其位置处于齐国都城之南,改称南马坊。

    1998年,在村南出土一件宋代南马寺石经幢,上有南马坊住户卖给该寺庙土地的记载。2017年,在旧村址觅到明崇祯五年(1632年)《修醮碑》一通,文中有“淄邑系古齐都城,西南隅村名南马坊,亦系古迹”的记述。

    西殷

    广饶县西殷村附近有一处古遗址,考古界名之为“西殷古城址”。从考古调查、出土器物、民间传说及相关史料推断,该遗址概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建的养马城,故有学者直称之为“西殷养马城遗址”。

    广饶是兵圣孙武故里,孙武家所处的青丘地区可能与西殷同一范域。齐国就是各诸侯国中马匹最多的国家,桓公时,一次赠予卫国良马就达300匹。

    桓台

    桓台县新城镇有一处古迹,人们称之为“桓台”,又名戏马台、系马台、牧马台。史载:“齐桓公以此筑台戏马,故名桓台。”《新城县志》亦记载此事。

    清初新城知县雷璁《桓台》诗云:桓台古霸迹,戏马绕雄风。苑囿今为邑,台址犹高崇。

    从桓台往东北20多公里,是齐桓公驯马的地方。位于溡水以西的地方,地势开阔平坦,南近棘邑,名演马场,即现在的演马村。华沟村南侧有地名马栏子,20世纪50年代开发水利时在一米以下发现了大约一米厚的马粪层,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又名马栏台,传说是当年齐桓公蓄养战马的地方。

    可见,此处古代养蓄战马并非妄说。

    当年齐桓公不只设有牧马台、牧马场,而且在时水之滨设置了草料场,供应军马草料。从面窝往南3公里处有刨马泉,据传是齐桓公在卫固战马集结等待出征的地方。

    齐国和“马”有着不解之缘,在齐地疆域,特别是乌河两岸,还留有许多与战争、兵马有关的痕迹和传说。事实也正是如此,齐桓公北伐山戎,班师时突然迷失方向,不辨东西南北。管仲用老马带路的办法解决了问题。此即“老马识途”的典故。后来,齐国各地都修建马神庙以示纪念。

    至春秋末期,齐景公更是养马成风,故此古“新城”又名千乘之别城。《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都有“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的记载,可见当时齐国养马业的规模之大。

    在齐故城郭城东北部,是一处齐景公墓地,在其中5号墓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全长215米,总殉马600匹以上。春秋时期军队以车兵为主,兵车以“乘”计,四马一车为一乘,六百匹马可以装备兵车一百五十乘之多。

    齐景公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马匹来殉葬?答案倒是简单,齐景公在春秋战国时代以酷爱名马著称。

    来源:山东政事,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单字解释: 号 称 千 乘 之 国 齐 国 养 马 基 地 在 哪 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