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战士一人歼敌165人,20多年后参观博物馆,抚摸机枪说:我的配枪

2023.11.0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53年3月,一位志愿军战士在孤身一人的状况下,用机枪独自歼敌165人。勇士身负重伤,赤身被抬下阵地,手里还紧紧抱着机枪。20多年后,老兵去到博物馆参观,抚摸着一把机枪说:“这就是我那把配枪。”

1950年12月,湘西剿匪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军俘虏了大批土匪。对于如何处置这批土匪?我军梁排长没了主意,只好命令先把土匪们看押起来。不久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湘西地区开始招募志愿军新兵。

梁排长去到征兵处,向战友们打听情况,听说了“前线缺少兵员,急需招募新兵”。梁排长顿时有了主意,他回到剿匪指挥部,命令把被俘的土匪们押来。梁排长高喊:“如今国家危难,你们也就有了戴罪立功的机会。前线需要士兵,你们愿不愿意当兵打仗?赎去你们曾经犯下的过错。”

梁排长此话一出,就有几个土匪站了出来,其中包括一名叫作金珍彪的土匪。金珍彪是胡乡青龙垭村人,从小家境贫寒,常常受到贪官恶霸的欺压。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金珍彪被迫上山为匪,手上没有血案。

梁排长一听,高喊:“好,好,我批准你们几位同志参军,几天后准备开拔。”梁排长的经验推广到整个湘西,共有1万多名被俘土匪参加志愿军,想要在战场上戴罪立功。这些曾经的土匪变成了光荣的志愿军战士,把自己习练的枪法,用作战场杀敌。

金珍彪也和战友们一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竭力奋战。到了1953年3月,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47军准备攻打朝鲜驿谷川南上浦防东山(又名老秃山)。老秃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汉城的门户,敌我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志愿军47军141师423团得到命令后,火速朝着老秃山攻来,敌人已经修筑好了严密工事。敌人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许多碉堡,构筑起强大的火力网,423团将面临一场恶战。金珍彪跟随423团行动,静静埋伏,等到上级的攻击命令。

3月23日夜,志愿军炮兵一阵炮火奇袭,423团对老秃山敌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金珍彪作为机枪手,扣动机枪扳机开火,用火力掩护着突击队员们。在激战中,423团连续端了敌人十几个碉堡,最终攻克了老秃山敌人阵地。

志愿军攻克老秃山后,下面就是防守任务了,上级命令:“拼死守住老秃山,誓死与阵地共存亡。”金珍彪设置好机枪阵地,敌人随即发起了反扑,敌人如雨般的炮弹倾泻在老秃山阵地上。

敌人一轮炮火攻击后,在坦克的掩护下,敌人步兵冲了上来。金珍彪不顾被炸得晕头转向,拿起机枪就射击,一阵阵“嗒嗒嗒嗒嗒嗒”声,敌人的步兵变成了一具具尸体。金珍彪只感觉右腿一热,低头一看,敌人的子弹“咬”了自己右腿3口。

金珍彪完全顾不得了,继续朝着敌人扫射,打退了敌人的一波波进攻,一人歼敌165人。敌人飞机又投下燃烧弹,志愿军阵地变成一片火海,金珍彪的衣物也被大火焚毁。他紧紧抱住机枪,顺势翻下一处深沟,重伤晕倒过去。

等到兄弟部队支援过来,才发现了身负重伤的金珍彪,将他抬下了阵地。这时的金珍彪全身大部分皮肤被烧伤,伤口流出脓水,命悬一线。战友们将他送到后方医院,经过抢救,金珍彪凭着坚强的意志闯过了死亡线。

志司得知金珍彪的壮举,授予他一等英模称号,金珍彪成了战友们心中的楷模。1962年,金珍彪复员回乡,积极为新中国的事业做着贡献。1980年,金珍彪带着夫人来到军事博物馆参观,在3楼展厅看到了一把机枪。

老兵远远望见,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经的配枪,他隔着玻璃柜抚摸着,含泪对夫人讲:“这就是我当年的机枪,我用它杀过不少敌人。”夫人走上前来,看到机枪上的点点疤痕,仿佛跟随丈夫回到了征战岁月,为了丈夫感到骄傲。正是有了金珍彪这样的钢铁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永远不忘先辈们的教导!

单字解释: 战 士 一 人 歼 敌 人 多 年 后 参 观 博 物 馆 抚 摸 机 枪 说 我 的 配 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