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庙前,跪着三座石像,他们被称为“蜀汉三叛”

    2022.10.1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公元263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绵竹抵抗邓艾大军,双双战死。后世为了纪念这对父子,在绵竹修建了诸葛双忠祠,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共同形成了“诸葛一门,三代忠贞”的千秋佳话。

    在诸葛双忠祠庙前,有三座石跪像,被称为“蜀汉三叛”,他们分别是糜芳、傅士仁、郝普:

    糜芳、傅士仁——投降吕蒙,害死关羽

    记得以前读《三国演义》,最痛心的时刻就是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糜芳投降,害关羽没了退路,败走麦城被杀害。糜芳和傅士仁其实都是很早追随刘备的一批人。

    傅士仁是幽州广阳郡人,和刘备是同乡,从刘备起兵就一直跟随刘备;糜芳和哥哥糜竺本是徐州豪商大族,家中资产巨亿,最开始糜芳和哥哥糜竺跟随陶谦。公元194年,陶谦去世后,糜竺等徐州按照陶谦遗命,迎刘备入主徐州,自此糜氏兄弟一直跟随刘备,不离不弃,给了刘备很多帮助,并且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刘备是一个很讲感情的人,糜竺、糜芳兄弟一直跟随自己,并把家产给刘备充作军资。所以刘备称汉中王后,给糜竺、糜芳兄弟很高的官位。傅士仁、糜芳作为刘备集团的元老人物,很受重用。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二人供给军资,但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而在之前,糜、傅一直嫌弃关羽轻慢自己,因此二人皆恐惧不安。同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傅士仁开城投降。麋芳开始坚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后也开城投降,此举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郝普——两次投降东吴

    郝普,字子太,义阳(治所在今湖北枣阳东南)人。刘备入川后,郝普为零陵太守。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率领五万大军队向荆州赴援,又令关羽率领三万军队争夺三郡。

    剑拔弩张之际,吕蒙想快速拿下零陵郡,他没有硬攻,而是选择劝降。吕蒙找来了郝普的旧友邓玄之,他对邓玄之说道,现在刘备深陷汉中战场不能脱身而关羽在南郡也被吴国大军击败,可以说刘备现在自身都难保怎么还有精力来支援郝普呢?邓玄之将吕蒙的话传达给了郝普,郝普心里疑惑便答应出城和吕蒙会面。

    吕蒙则趁郝普出城之时暗地里派人抢占了零陵郡的城门,随后吕蒙将孙权急招他回去的文书拿给了郝普看。郝普看到文书之后才明白中了吕蒙之计于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湘水划界后,郝普回归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再次袭击荆州,击败关羽,郝普再次投降,最终归顺吴国并官至廷尉。郝普与隐蕃亲善,隐蕃蓄谋叛变事情败露,他受到牵连,因此自杀。

    糜芳、傅士仁投降,直接导致了关羽没了退路,兵败被俘,是不可接受的反叛行为。而且两人都跟随刘备近30年,实在不应该如此。郝普第一次投降,算是被骗降,算是情有可原;第二次投降则是大势已去,所以郝普被算入蜀汉三叛,多少还是有点怨的。

    没有气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是被鄙视的,所以糜芳、傅士仁、郝普在后世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成了人们口中的千古罪人。

    《三国史话》是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作品,向来有史实版《三国演义》之称,《三国史话》的创作目的是为勘正《三国演义》中一些不符合史实的情况,其中很多观点非常有意思,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关注,这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小凡读史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儿 子 诸 葛 瞻 庙 前 跪 着 三 座 石 像 他 们 被 称 为 蜀 汉 三 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