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曾国藩:洋枪洋炮还是少用为好!其中的苦衷只有他自己知道

    2022.09.1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862年中旬的一天,曾国藩又收到了弟弟曾国荃从前线发来的一封急电。但老曾看都没看便把它扔在桌子上,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来催我给他买枪炮了”。

    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国藩的湘军无疑是大清继命的第一功臣。因此很多人认为:湘军当时的装备是最好的,洋枪洋炮最多。毕竟,曾国藩之前用冷兵器和太平军交手时,一直都是输多胜少。

    而他后来提出的“结硬寨,打呆仗”这一战术理念,如果没有先进的枪炮来支撑,是万万做不到的。那么,当时湘军的装备是不是洋枪洋炮占主流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王闿运著的《湘军志·营制篇》,里面对湘军的武器装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湘军第一哨(部队编制)下辖八个队,每个队大约12个人,使用的武器有一定的区别。

    第一和第五队用的是那种老式的“抬枪”,而第三和第七队使用的是轻型鸟枪。除了这四支小队以外,另外四支小队则全部装备的依然是冷兵器。

    从这里的兵力和武器配置来看,当时湘军装备的武器刚好是冷热兵器各占一半。换句话说,湘军当时只是一支“冷热兵器混杂”的准现代军队。

    不过,曾国藩作为一个资深儒学家,平时饱读诗书。成为军事统领后更是经常看一些军事古书,他自然知道热兵器的厉害:例如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就是他最重要的一本参考书籍。

    所以,曾国藩知道湘军装备先进枪炮的重要性,但他的算盘却打得比较精。首先,他要考虑到当时士兵的文化水平问题。

    毕竟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很多中国士兵在参军前,大字都不识一个。他们对于战争的理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大刀长矛层次上。

    而那些先进的洋枪洋炮,绝大多数人几乎都没有摸过,甚至都没有看到过。其实,装备洋枪洋炮的军队,不仅仅是简单地教你放枪就可以。我们参照当时欧洲的排枪战术,指挥一支清一色的火器军队作战,是一件十分考验纪律和训练的事。

    欧洲军队的排枪战术历经两百年的发展,而当时清军虽然能装备上一些洋枪洋炮,但战术方面还未能学到一点“皮毛”(参照清军对八国联军的历史战绩)。

    所以说,这种战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学会的。曾国藩也看清了这一点,他认为:即使给自己的湘军全部全部装备上洋枪,到了战场上也是“乱放一气”。

    除了曾国藩对士兵素质没有信心外,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钱。毕竟,买大量洋枪洋炮,是要花很多银子的。

    而当时湘军其实四处缺钱,因此曾国藩对部下的“劫掠”行为,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军费实在吃紧了,就向占领区的商人们强征税收,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得到清政府默许的。

    因为清政府当时也没有钱,就算有,朝廷也不敢给太多的军费给湘军。毕竟,慈禧对曾国藩的这支汉人武装可不是百分百信任的。

    但湘军长年和太平军作战,要消耗的财力物力自然不小。所以,曾国藩必须把仅有的军费花在“刀刃”上。至于购买大量洋枪洋炮的费用,曾国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不出,也不愿拿。毕竟,对面的太平军也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

    当然了,曾国藩虽然打心底不愿多买洋枪洋炮。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一点也不糊涂:如果大战在即,湘军前线指挥官提出要求,还是会多多少少给他们买一些送过去。

    至于他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藩一向都是十分宠爱的!而这一次曾国荃的进攻目标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既然曾国荃几次开口讨要了,曾国藩还是妥协了:买了一批洋枪送过去。

    但是这些好东西也不是白给的:曾国藩给弟弟还附赠了一堂“思想课”。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写信时一再强调:不要老是依赖洋枪洋炮,还是少用为好!要坚持以“抬鸟刀矛和劈山炮”为根本。

    曾国藩是多么精明的人,他不是不敢用,不想用,而是真的用不起!但对部下和弟弟总不能这么说吧,要不然显得他太小气了,那样说的话属下们就会感到很寒心的。

    其实从一些史料上来看:曾国藩并不抵制洋枪洋炮,他多次给湘军各营送洋枪洋炮的记录也是真的,只是数量都不多而已,每次也就买个几百支。

    如果曾国藩真不知道“洋枪洋炮”的好处,后来也不会去创办什么“安庆内军械所”。而他的徒弟李鸿章,更是对洋枪洋炮如痴如醉了:他麾下的淮军,火器逐渐成了他们的装备主流。

    图源网络,侵删!

    单字解释: 曾 国 藩 洋 枪 洋 炮 还 是 少 用 为 好 ! 其 中 的 苦 衷 只 有 他 自 己 知 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