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堪比刘备的三顾茅庐,朱元璋心目中的第一谋士是谁?不是刘伯温

    2024.04.1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话说朱元璋打江山时,求贤若渴,听说廻溪有过超级隐士朱升后,马上上演“二顾廻溪”,非要找到这位旷世奇才不可。

    当年冬天,朱元璋派邓愈重兵包围徽州城,元军依然进行了顽强的坚守,双方相持半月余,仍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呈僵持状态。朱元璋还是一如既往地前来“督战”,结果邓愈再次举荐朱升,说:“如果有朱升在,取徽州城如探囊取物耳。”对此,朱元璋的回答是:“然也。”见证了上次战役的神奇胜利,朱元璋对朱升的谋略和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邓愈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考虑到他上次拜访大张旗鼓地去请人,结果出现“人去楼空”的情况,朱元璋这一次学乖了,吸取教训后,把带领的队伍化装成商队,并带101匹战马,其中一匹为金马,乃是请朱升出山的礼物,并且美其名曰:以一敌百。

    接下来的情景跟《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三顾诸葛亮差不多。时正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然而,天寒地冻阻挡不了朱元璋求贤的决心和信心。在离草庐半里之外,为显诚意,朱元璋便下马步行,来到门前时,正遇见朱夫人。朱元璋忙施礼,问道:“令相公可在否?”朱夫人答:“昨暮方归。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朱元璋道:“既如此,且休通报。”于是叫手下“商人”站在外面等着,他徐步而入,见朱升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朱元璋拱立阶下。半晌,朱升未醒。望堂上时,见朱升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朱夫人正欲相报,朱元璋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朱升才醒,翻身问朱夫人道:“有俗客来否?”朱夫人道:“吴国公在此,立候多时。”朱升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朱元璋一看,走出来的是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满脸深深的皱纹,花白胡子,两眼炯炯有神。见朱升是个糟老头子,朱元璋心里有点失望,但还是赶紧施礼道:“终于见到了朱升老先生了。”朱升说:“请问您是谁?”朱元璋双手一抱拳,恭敬地说:“我是朱元璋。”朱升施礼说:“原来是朱元帅到了,我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夫,怎么敢劳您大驾屈尊下问呢?”于是赶紧把朱元璋让进屋里。

    进屋后,朱元璋开门见山地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恭维:久闻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如雷贯耳,恨不能早见。第二句话是自述:我本布衣,为了推翻元朝统治,拯救天下百姓,才起来革命的。第三是问策:如今元朝腐败,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恳请先生教我救国之策。

    朱升通过两次“试探”,已知朱元璋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而且胸怀大志,沉思了一会儿,说:“那我也同样送您三句话。”第一句话是高筑墙:要轻徭薄赋、减刑废苛,让百姓安居乐业;要广纳贤才、兴师重教,让士兵凝聚成一股绳。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战胜和抵挡强大的敌人,要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这是立足之本。第二句话是广积粮:要劝民农桑、广储食粮,有充分的物资准备;要积蓄力量,防患于未然,有充分的给养;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要有饭吃要有衣穿,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地让将士们为你死心塌地地卖命,这是发展之源。第三句话是缓称王:枪打出头鸟,不要过早地出头,过早地出头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你想称王,别人更想称王呢!谁想称王先灭了谁。要先继续臣服小明王,寻求他的“庇护”,蓄势待发,再图发展壮大,这是安邦之策。

    朱元璋听后,轻轻地重复一遍,突然眼睛一亮,喜上眉头,说:“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教。您这三句话,好像给我心里点燃了一盏明灯,使我豁然开朗。照这三句话行事,大业可成。您是让我操练兵马,积蓄力量;发展农业,备足军粮;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啊!”

    朱升见朱元璋对他的话理解得如此透彻,非常高兴,说:“您果然不是平常之人!”

    朱元璋闻言,拱手谢道:“先生的话让我顿开茅塞,使我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然而,现在纵观天下形势,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徐寿辉">徐寿辉已被架空),都是革命队伍,我不忍心兄弟相残啊?”朱元璋明明早就和张士诚“动武”了,还装着假仁假义,显然更是在试探朱升的心。

    朱升说:“我夜观天象,徐寿辉">徐寿辉不久于人世,陈友谅弑主必然会人心所背,众叛亲离,不足为虑;张士诚非立业之主,这天下日后必归将军您啊!”

    接下来,朱元璋便来最实际的了,要请朱升下山。请词当然还是很客套的:“某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某当拱听明诲。”这个时候,作秀是必要的。“作秀”有三种解释:一是表演、演出;二是展览宣传活动;三是弄虚作假,装样子骗人。朱升显然是属于第一种了,一来显示谦卑,二来作秀的需要,朱升自然也深谙其中之道,推托道:“升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就个人德性而言,作秀总比故作神秘、作威作福、肆意妄为好,比无恶不作更好。一个人作秀,说明他懂得礼义廉耻,有是非观念,至少还没有丧失良知。如果一个人作秀,并得到鼓励,就会越作越秀。果然,见了朱升的作秀,朱元璋也马上玩起了作秀。他突然擦了擦眼睛,神情极为伤感地说:“先生如果不出山,如何拯救这天下苍生啊!”说完,来了个“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挤出泪来,看来朱元璋天生就是当演员的好料子。

    OK,作秀到此算是点到为止了,如果再作下去,那就不是作秀,而是作假了,效果会适得其反。朱升见好就贴金,于是乎,说了这样一句“雷同”的话:“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接下来,朱元璋也要来实际的了,马上叫手下“商人”送上金马为“聘礼”,拜献金麻礼物。朱升当然还要接着秀一把,于是推辞不接受。朱元璋也得再劝,进行忽悠:“这并非聘请先生这样的大贤之士的礼物,先生是无价之宝,只是这份薄礼,略表我朱元璋一份心意罢了。”

    朱升只好极为“难为情”地接下了。就这样,朱升终于被朱元璋的诚意感动,下了山。朱元璋也没有食言,下山后当即拜朱升为中顺大夫,备顾问于内廷,参密命于翰苑。从此,朱元璋待朱升如师如父如敬上宾,到了“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的地步。

    单字解释: 堪 比 刘 备 的 三 顾 茅 庐 朱 元 璋 心 目 中 的 第 一 谋 士 是 谁 ? 不 是 刘 伯 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