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沙俄占了便宜,咋还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一文了解

    2023.01.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沙俄占了便宜,咋还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一文了解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之间正式缔结的第一个条约。

    这个条约的订立,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中国收回了被沙俄侵占的一部分领土,制止了沙俄对黑龙江的进一步侵略,使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俄国事实上承认侵略中国黑龙江地区为非法,同意把侵入这一地区的沙俄军队撤回本国;另一方面,沙俄通过《尼布楚条约》把中国方面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纳入它的版图,把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初步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标。

    《尼布楚条约》的全部条款及交涉过程都清楚地表明,这个条约是经过平等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

    1、沙俄为何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同时应该看到,虽然沙俄在平等基础上同中国订约划界,同意将俄军撤出黑龙江流域,但是往后的历史进程证明,它并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的打算。

    从这一野心出发,沙俄方面自18世纪40年代便开始攻击和歪曲《尼布楚条约》,否认这个条约的法律效力,为侵略中国领土制造舆论。

    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沙俄趁机大举入侵,吞噬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这时起,歪曲《尼布楚条约》以掩饰其强盗行径,更成了沙俄的惯用手段。

    沙俄侵略者歪曲《尼布楚条约》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竭力把它描绘成对俄国不平等的条约,硬说该约是中国以武力“强加”于沙俄的,中国通过该约“割占”了沙俄的领土。

    早在1740一1741年,帝俄科学院院士米勒尔就叫嚷《尼布楚条约》是“被迫”签订的,“违反国际公法”,“俄国被欺骗了”,受了损失,因此应该坚决要求补偿,占领黑龙江。

    到1858年中俄瑗珲谈判时,俄方也声称《尼布楚条约》是在清军压力下签订的,并且把这作为俄国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的一项“理由”。

    后来,沙俄“汉学家”瓦·巴·瓦西里耶夫更露骨地说:

    “整个(尼布楚)条约是在丧魂落魄的惊恐中或暴力威胁下写成的”,“一切都让给了中国,而不曾给俄国任何一点好处”。如此等等。

    所谓中国通过《尼布楚条约》“割占”了俄国的领土,这个说法完全是伪造历史。

    当沙俄哥萨克侵入黑龙江的时候,这个地区归入中国的版图已经近1000年。

    《尼布楚条约》只是从法律上再一次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属于中国的事实,规定沙俄侵略军必须从这个地区撤走,怎么能说是“违反国际公法”呢?苏联早期历史学者哈恩斯基曾在1927年出版的《自古至今的中国》一书中指出,《尼布楚条约》使俄国“放弃了它在黑龙江侵占的全部土地”。

    安德生在1936年发表的《十九世纪沙俄同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一文中也指出,《尼布楚条约》订立后,“俄国失去了它在前半个世纪中靠损害中国”而获得的大部分土地。

    中国收回被沙俄侵占的固有领土,完全符合尊重双方主权和平等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沙俄侵略者把这件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说成是中国“割占”了俄国的领土,使俄国受了损失,岂不是荒谬绝伦?

    实际上,中国方面不但没有通过《尼布楚条约》割占俄国的一寸土地,反而将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以西包括尼布楚在内原属中国的一些地方让给了俄国,并接受俄方的要求,同意将原属中国的乌第河流域作为未定界地区,两国暂不划界,另行议定。如果说这个条约割让了土地,那也是中国割给了沙俄,而不是沙俄割给了中国。

    2、究竟是谁侵略谁?

    至于说什么中国以武力把《尼布楚条约》强加于沙俄,更是血口喷人。

    沙俄早期侵略中国的历史,和清政府为和平解决中俄边界问题所作的一贯努力,充分证明了这一提法的荒谬。

    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前,沙俄对中国实行野蛮的武力侵略已足足有几十年,清朝政府曾在1670年、1676年、1683年和1685年多次呼吁沙俄停止武力侵略,和平解决两国间的边界问题,均遭拒绝,最后才被迫实行自卫,对沙俄人侵者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1686年沙俄因武力侵略受挫,表示接受清政府提出的和平倡议。

    当时中国军队在雅克萨节节胜利,孤城唾手可得,但清政府获悉俄方同意和谈后,立即下令无条件地解除对雅克萨的包围。这一行动充分表明了中方的和平诚意,为中俄尼布楚谈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米勒尔等人颠倒侵略与被侵略、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抹煞中国方面的和平努力,把侵略成性的沙俄打扮成受压迫的一方,把被侵略的中国说成是侵略者、压迫者,企图歪曲尼布楚谈判的过程和《尼布楚条约》的性质,这是绝不能得逞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

    第一,清政府接受俄方的要求,同意在尼布楚举行谈判,这个事实也足以驳倒所谓中方对俄方施加军事压力的谎言。

    谁都知道,在沙俄占领下的尼布楚,是当时俄国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黑龙江流域的头号军事重镇,是一个经营多年、配置重兵的侵略堡垒。

    尼布楚城上架设的是沙俄的大炮,并不是中国的大炮。在尼布楚城下举行谈判,实际就是在沙俄大炮的射程内谈判。

    因此,任何人都不难断定:在谈判双方中,俄国是在军事上占据明显的有利形势的一方,中国是处于不利形势的一方。清政府同意在这样的地点举行谈判,充分表现了中国的和平诚意,什么“武力逼签”之类的帽子,对中国是根本不适用的。

    第二,尼布楚会议上中俄双方卫队的人数比例,也证明中国以武力“逼签”条约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尼布楚谈判前夕,中俄双方曾就担任会场警卫的两国卫队人数进行过充分协商。

    当时,俄方提议各带300名卫士赴会,中方对此表示完全同意,并且主张双方卫队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俄方反对这一主张,认为不应限制携带武器;中方坚持两国卫队至多只准携带不用火药的冷兵器,不得携带任何火器进入会场。

    最后,中方的合理主张终于为俄方接受,双方圆满地达成协议。

    这一事实说明:

    一是中俄双方在会上的卫队人数完全相同,因而根本不存在中国以优势兵力威胁沙俄的问题;二是关于任何一方不得携带火器赴会的建议,正是中国首先提出并始终坚持的,这突出地反映了中方要求谈判能在不受武力威胁的情况下举行的愿望。

    在整个尼布楚谈判期间,中国使团一贯严格遵守上述的协议,从未在会上增加过一兵一卒,更不曾像俄方那样密令卫队暗中揣着禁止携带的火器—手榴弹赴会。可见,米勒尔等人所说的中方“以武力逼签”《尼布楚条约》,纯属凭空捏造。

    3、中国以武力“威胁”沙俄?

    第三,当时中俄双方在尼布楚一带总兵力的对比,也证明中国以武力“威胁”沙俄的说法完全违背历史真实。

    1686年戈洛文从莫斯科出发时,随行军队有500多人,途经西伯利亚时又增募1400多名,共达2000人左右,这个数字是当年波雅科夫一伙武装入侵黑龙江总人数的15倍。

    就连《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的作者沙斯京娜也毫不讳言地说,戈洛文随带的这支部队,“在当时无疑是一支相当可观的武装力量”。

    此外,先已盘踞在尼布楚、雅克萨、额尔古纳堡以及色楞格斯克、巴尔古津、乌金斯克、叶拉文斯克、伊尔根斯克、车勒姆宾斯克等处的沙俄军队,数目也有2000人,总计戈洛文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地区可以支配的兵力共有4000人左右。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沙俄在尼布楚一带招募的鄂温克族伪军在内。

    沙俄政府一方面要求清军撤雅克萨之围,表示愿意进行和谈;另一方面却派遣如此庞大的作战部队随同使团东来,这一违反国际惯例的行动当然不能不使中方有所戒备。在俄方先已向中国黑龙江地区派出大批作战部队的情况下,清政府相应地派遣一定数量的护卫兵力,是完全必要的。

    没有这支兵力,就不足以保障清朝使团安全和免受俄军威胁,就说不上使谈判在平等基础上正常进行。沙俄侵略者竭力夸大随使团前往的清军人数,连船夫、纤夫和清朝使臣的大批家人、夫役等非军事人员也都算作战斗部队,企图造成谈判是在中国优势兵力胁迫下进行的假象,借以证实自己的谬论。

    他们信口开河,越说越神,有些人说尼布楚的清军达1万名,还有人说多达1.5万名,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事实上,根据可靠记载,1688年清朝使团仅带800名卫队赴色楞格斯克,中途为噶尔丹叛军所阻,被迫折回。第二年清朝使团改道赴尼布楚,因获悉戈洛文带来重兵,于是酌增护卫兵力,分为水陆两路,由水路前往的黑龙江兵共为1500人,《清圣祖实录》等书记载相同。

    《张诚日记》则明确地记载:从陆路随同使团赴尼布楚的警卫部队共为1400名。

    张诚是尼布楚谈判的参加者,本人又是从陆路前往的,所记自属可信。总计中国在尼布楚的水陆两路共为2900人,同当地俄军人数大体相当。

    4、沙俄当时对《尼布楚条约》是否满意?

    第四,《尼布楚条约》是不是中国强加于沙俄的不平等条约,从当时沙俄使臣对该约的态度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在条约正式签订的前夕,中俄双方曾就签约程序问题交换过意见。

    当时,中方曾提议两国使臣只盖印,不签字,也不必互换条约文本;俄方却坚持必须签字、盖印和互换文本,认为非如此不足以保证该约的法律效力。

    同时,俄方还强调两国使臣必须表明他们的君主履行条约的责任和决心,“要求双方都作一种誓言,其中规定尽可能严格的义务。最后,中国人采用了俄国人的誓文”。

    这一切都证明,俄方对于签订该约是积极的、主动的。

    如果《尼布楚条约》是强加于沙俄的“不平等条约”,那么,戈洛文为什么对于签订该约心情如此急切,生怕《尼布楚条约》成为一纸空文,希望该约切实生效呢?

    俄国使团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感到极为高兴的。

    在双方互换条约文本以后,俄国使臣上前同中国使臣热烈拥抱。这时,俄方喇叭、铜鼓、风笛、长管齐鸣,乐声大作,戈洛文等用香槟酒和甜酒款待中国使团,频频举杯祝贺条约的订立,并恳留中国使团多住一天再回北京。

    双方交谈约3小时,最后夜色已深,索额图等起身告辞,俄方全体使臣送中国使臣走了一段路,分手时他们又同索额图等拥抱,并派人提灯笼送中国使团直到河边上船。

    第二天,戈洛文又派员向清朝使臣赠送礼品,“以纪念双方使团要员之间在前一段时期建立的真挚友谊。”

    来使转述戈洛文嘱咐的话说:

    所赠都是他珍爱之物,为了感谢中国使臣,即使价值万金,也不足为贵。貂皮、猞猁皮表示他热忱之情;自鸣钟系有声之物,象征大臣分别后仍可声息相闻;望远镜能视远方;银壶、银杯可开怀畅饮,以示别后彼此怀念,如同相见。言为心声。

    如果《尼布楚条约》真是俄国在清军压力下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那么戈洛文等何以会如此兴高采烈?

    还应该看到,当时沙俄政府对于订立《尼布楚条约》也是极为满意的。

    沙皇彼得一世和伊万五世曾为此下令表扬使团,赏给金质奖章,连随同使团前往尼布楚的军役人员也都获得了升迁。

    戈洛文更是飞黄腾达,在回到莫斯科后立即受到沙皇召见,当场由外交事务衙门大臣乌克兰因采夫讲话,称赞戈洛文同中国议定边界有功,并称:

    “陛下谕令告诉你:你在达斡尔地区色楞格斯克城下为陛下效力期间,同中国使臣举行了会议。赖上帝保佑,并托陛下洪福,经过同中国使臣的多次谈判,缔结了和约,划定了边界,互换了约文。根据哪些条款缔结了和约,划定了边界,同中国使臣和军队长官交换了什么约文,这些陛下都知晓。”

    在这个讲话的文本上乌克兰因采夫还做了一个批注:“陛下赐恩,对其勤勉效忠予以表彰。”

    从此以后,戈洛文深得彼得一世的信任,曾先后主持过兵器事务衙门、财政事务衙门、交通事务衙门和当时新成立的海军事务衙门,并获得海军上将、陆军元帅、伯爵等一大串显赫的官爵头衔。1699一1707年间戈洛文主持外交事务衙门,成为沙俄外交界的第一号人物。

    试问:如果戈洛文是一个签订了屈辱条约的代表,怎么会成为有功之臣,受到沙皇如此特殊的赏识、信任和重用呢?

    5、沙俄诋毁《尼布楚条约》的手段

    沙俄侵略者诋毁《尼布楚条约》的另一个重要手法,就是随心所欲地曲解约文,制造混乱,把该约规定的界河、界山统统“搬家”,企图证明该约关于边界的条款“含糊不清”,没有法律效力,以适应克里姆林宫的侵略扩张政策的需要。

    例如,米勒尔就故意把流入黑龙江的阿玛杂尔河,说成是大格尔必齐河;他认为依俄国的利益来说,最好以阿玛杂尔河为国界。

    另一个沙俄扩张主义分子涅维尔斯科依的野心更大,竟想把作为中俄两国界山的外兴安岭从黑龙江以北搬到南岸来,胡说外兴安岭在乌第河上游折向南行,穿过黑龙江和松花江,一直延伸到朝鲜边界而达日本海,因此按照《尼布楚条约》,黑龙江下游和滨海地区不能认为是中国领土。

    这些说法真是利令智昏,荒谬绝伦。

    《尼布楚条约》关于中俄两国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的规定,内容清晰、明确,根本不容歪曲。

    至于中俄东段边界的主要定向标记——外兴安岭的走向,那就更加清楚了。

    《尼布楚条约》第一款规定:

    中俄两国边界自格尔必齐河发源处起,顺外兴安岭“直达于海”,“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这就说明,外兴安岭(俄名斯塔诺夫山脉)是指黑龙江和勒拿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而“直达于海”的意思是指直达于鄂霍次克海。

    涅维尔斯科依竟声称这条山脉在乌第河上游附近折向南行,穿过黑龙江和松花江,直到朝鲜边界而达于日本海。

    按照他的说法,黑龙江以南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中国领土似乎也应当划归俄国!这种包藏祸心的谬说,由于太不顾起码的地理常识,连一些稍微尊重事实的旧俄学者都不得不承认是“牵强附会”之论。

    总而言之,在早期中俄关系史上,沙俄自始至终是侵略的一方,中国是被侵略的一方;清朝政府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坚决抵抗沙俄入侵,促成了中俄尼布楚会议的召开;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平等谈判庄严缔结并有利于俄国的,决不是中国用武力逼签或有损俄国主权的;条约所规定的中俄东段边界是明确、具体的,决不是含混不清,可以任意解释的。

    米勒尔和涅维尔斯科依之流挖空心思歪曲《尼布楚条约》的性质和内容,妄图为沙俄侵略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然而,历史不容任意篡改,谎言到底代替不了事实。他们越是颠倒黑白,他们的历史伪造者的面目也就暴露得更加清楚。

    单字解释: 沙 俄 占 了 便 宜 咋 还 认 为 尼 布 楚 条 约 是 不 平 等 条 约 ? 一 文 了 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