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苏联的历史告诉世人:永远别小瞧站在身后的人,他们的破坏力才大

    2022.08.0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如果仔细观察苏联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联的每一任领导人都并非前任属意的,上台后大部分都与前任走的路线不同。

    但是时间拉长一点,他们在前任还活着时都是亲密的战友,所以给人一种“身边人才最危险”的感觉。

    列宁生前并不希望斯大林接班

    列宁与斯大林在革命道路上是亲密的战友,斯大林的手段确实很厉害,为苏联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列宁心中最欣赏的人是斯维尔德洛夫。

    斯维尔德洛夫是列宁一直以来坚定的支持者,曾经担任过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是苏俄首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1918年列宁遇刺后,斯维尔德洛夫又代为主持人民委员会一切事务工作,当时斯维尔德洛夫才33岁,年富力强,所有人都认为他会是下一任领导。

    但是没想到他在次年就因为流感而去世,比列宁逝世的时间还早。而列宁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没有精力再去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1922年,列宁首次中风后,完成了一份遗嘱交给妻子,里面就评价了托洛茨基、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六位苏共领导人,其中对斯大林的是: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1923年1月,列宁再一次为遗嘱做了补充,这次只是对斯大林一人的:

    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

    此时的他已经卧病在床,对于时局已无法改变,最终还是由斯大林继任了。

    斯大林继承后路线倒是与列宁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手段强硬了些,集中了些。

    赫鲁晓夫隐于背后

    赫鲁晓夫其实一开始并不喜欢斯大林,他在1923年从政之初是支持托洛茨基的,不过后面托洛茨基自己都站不住脚了,赫鲁晓夫也开始卖力为斯大林做事。

    在莫斯科、在乌克兰他都是坚决执行斯大林的策略,表现得极其忠心,因此才得到斯大林的重用。不过这个重用也是有限的,在苏联,赫鲁晓夫从来都不是斯大林之下的第二人。

    斯大林死前同样没有指定接班人,但最有继续成为领导的是马林科夫和贝利亚,说起来也是可悲,斯大林去世前一晚高层们就已将权力进行瓜分。

    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担任副主席兼内务部长,一个得到政府部门一个得到警察机构。

    而赫鲁晓夫只是书记处书记,远远不如前两人,不过这也有好处,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赫鲁晓夫隐于暗处,先是联络布尔加宁、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米高扬等实权人物,一同把贝利亚逮捕。

    贝利亚玩了一辈子的手段,最终被另一个会玩手段的人弄掉。

    马林科夫在拿掉贝利亚后,要成为苏联领导人按道理来说是顺理成章,但他比贝利亚经验还不足,完全不是赫鲁晓夫的对手。

    他每提出一项政策都被赫鲁晓夫以解决不了国家问题反对,想要改革也被抵制,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那个曾经笑眯眯地上门请求一起斗倒贝利亚的赫鲁晓夫有多可怕,但是已经晚了。

    很快马林科夫感觉到被针对,只能请求降职,成为苏维埃副主席,他也想要再争取一番,联络了一众元老进行夺权。

    不过赫鲁晓夫拉拢了著名的苏联元帅朱可夫,成功扳回局势,马林科夫只能黯然隐退,他倒没有性命之危,被下放到了哈萨克斯坦一个电厂做厂长。

    一把手、二把手都不是赫鲁晓夫的对手,从此他开始独揽大权,但他先做的却是全面反对斯大林。

    虽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积极意义的,但苏联是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不管是向工业社会过渡也好,抵抗法西斯也好,斯大林还是有功劳的,全面否定斯大林,那这段历史如何阐述?这会让苏联人从信仰上、思想上产生混乱,后果非常严重。

    被赫鲁晓夫提拔的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主政苏联十来年,他靠手段上台,最终也被人用手段弄下台,勃列日涅夫是反对派中最积极的一个。

    勃列日涅夫在斯大林时期混得也算不错,成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苏共中央书记,但这种日子只维持了半年。

    斯大林死后的第二天,苏联高层就宣布缩减中央主席团规模,主席团候补委员从11人缩减为4人,中央书记从10人缩减为3人,勃列日涅夫很不幸两个职务都没了,被马林科夫打发到海军政治部去当副主任,由此也可见勃列日涅夫当时连核心领导层都未进入。

    直到赫鲁晓夫掌权,勃列日涅夫被调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担任第二书记,到了哈萨克斯坦后勃列日涅夫积极响应赫鲁晓夫的政策,因此受到赏识重新进入苏共中央。

    此后的情况就是赫鲁晓夫提出的,勃列日涅夫绝对会支持,前者也将后者视为心腹,但前者没想到的是他去黑海度假时,后者联络了众多高层政变。

    相比于其他苏联高层,勃列日涅夫并没有很突出的方面,他能当上领导人,也恰恰是因为众人都觉得他平庸,互相妥协出来的结果,谁都没想到勃列日涅夫一干就是十八年。

    他在位期间,石油价格一路上涨,因此苏联经济看着发展很快,但是勃列日涅夫完全否决了赫鲁晓夫,尤其是在干部这一点上。

    赫鲁晓夫推行的是“干部年轻化”,取消了干部终身制,也是因为此事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才被弄下台。勃列日涅夫不想重蹈覆辙就完全把赫鲁晓夫又否定了一遍,导致腐败盛行。

    勃列日涅夫也不敢明面地恢复斯大林模式,因此让苏联的思想再一次动荡,变得更为混乱。

    否定全部的戈尔巴乔夫

    在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之间,还有两位较短的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

    安德罗波夫上台后迅速改革,纠正了不少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错误,大力肃贪,让苏联风气为之一好,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中兴之主”。可惜他本来身体状况就不好,只主政两年就病逝了。

    而契尔年科情况也差不多,只干了一年多也病逝了,接下来就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戈尔巴乔夫也是被安德罗波夫看好而进入核心的。

    前面的苏联领导人一般也就否定前任,但是戈尔巴乔夫却否定了所有领导人,他开始进行全面改革,推行“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几乎是否认了苏联所有优秀的东西,这就让苏联人从根本上遭到了打击。

    戈尔巴乔夫的智囊雅科夫列夫实际上是一个美国支持的人物,但是此人却能称为苏联宣传部长,彻底地否定苏共领导权。戈氏提拔的部下像谢瓦尔德纳泽、叶利钦等人都是痛恨苏联的人。

    最终也是叶利钦这个被戈尔巴乔夫大力栽培的下属站到了对立面,从而成为苏联的掘墓人。

    谁能想到当年能将国旗插在帝国大厦、一度让美国瑟瑟发抖的苏联,短短69年就崩塌了。这个结局跟太多因素都有关系,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领导人。

    从他们的领导人关系来看,基本都是曾经站在背后的人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最终把苏联弄得混乱不堪,以至于轰然解体。

    单字解释: 苏 联 的 历 史 告 诉 世 人 永 远 别 小 瞧 站 在 身 后 的 人 他 们 的 破 坏 力 才 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