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5个公然背叛曹操的牛人,有2人智谋比肩郭嘉,1人和张辽齐名

    2022.12.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曹操乃是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一生征战天下30余年,当年的18路诸侯基本已经被曹操平定。三分天下独占其二,那么曹操凭什么如此霸道,归根结底曹老板还是得依赖于手底下的良将和谋臣。

    不过话又说回来,曹操身边虽然有不少良将谋臣,但是也有不少反叛曹操的大将和谋士。总结起来一共有5位牛人,他们曾经公然背叛曹操,并且在他们5人之中有两人智谋不亚于鬼才郭嘉,有一人武力值不俗,至少是和张辽齐名的。

    这5个公然背叛曹操的牛人又是谁呢?难道是曹操给他们的福利待遇不好,还是工资太低?为何要背叛曹操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看到底是哪5个牛人敢公然反叛曹操,曹老板。

    第一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陈宫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当年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之后,陈宫便跟随曹操左右,替曹操出谋划策,并且陈宫还替曹操搞到了第一块地盘兖州,足见陈宫本事之大。

    在史料《世语》之中记载,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看看这就是陈宫的实力,仅凭一人之力便说服济北相鲍信,并且让他支持曹操,随后曹操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率军征讨黄巾军。

    然而正当曹操事业处于上升阶段之时,作为首席谋士的陈宫竟然带头反叛了曹操。公元194年陈宫在东郡叛迎吕布,并且最终率众迎接吕布让其担当兖州牧,占据濮阳。那么陈宫为何会一声不吭便奉吕布为兖州牧呢?

    这不是打曹操的脸吗?陈宫为何会带头反叛曹操呢?起初陈宫带头奉迎曹操为兖州刺史,曹操板凳还没坐热陈宫便又反叛曹操,这到底是为何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曹操损害了兖州本土士族们的利益。为何呢?陈宫此前奉迎曹操担当兖州刺史其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曹操能够平定黄巾军,然而曹操却是将青州军和黄巾军合二为一,最让兖州本土士族头痛的是曹操还把兖州的地盘分给青黄二军,陈宫作为本土士族的代表人物,出面反对曹操也是情有可原的。

    况且当时曹操已经斩杀了兖州名士边让,除此之外早年的曹操在明知吕家是被冤杀的之后,还是坚持将吕伯奢刺死,这种做法让陈宫更加愤怒。因此对于陈宫来说,他宁愿选择辅佐吕布也不愿意再和曹操站一个队。

    第二位反叛曹操的牛人乃是张邈

    张邈,字孟卓,乃是东平寿张人。在曹操攻打徐州之时,曹操曾经对他家人说:如果他这次回不来,可以去投奔张邈。史料《三国志·卷七·魏书七》中记载: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从史料记载来看,曹操和张邈的关系其实还算是不错。

    那么为何张邈会和陈宫一样,选择背叛曹操呢?原因也是比较简单,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当时曹操的做法有些过头,不但斩杀了边让,而且还收编黄巾军,将不少地盘都给了此前的黄巾军。

    曹操的做法让兖州士大夫们包括张邈在内,都倍感不安。因此,张邈才选择背叛曹操,一劳永逸。而张邈也在陈宫的带头之下,选择奉迎吕布为兖州牧。

    公元195年,吕布向东撤退,当时张邈向袁术搬救兵,结果在中途被下属杀害,死得有点可笑。

    第三位反叛曹操的牛人乃是毕湛

    毕湛乃是曹魏的别驾,在三国时期所谓别驾,一般是一州刺史的佐官。毕湛作为一个小小的佐官,他是怎么敢反叛曹操的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当时张邈反叛之时将毕湛的家人劫持,最终毕湛才选择反叛曹操。

    在吕布兵败之后,毕湛再次落入曹操之手,然而曹操并没有责罚毕湛,而是将他放生。

    第四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荀彧

    第四位反叛曹操的人在曹魏集团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此人正是荀彧,人送外号荀令君,乃是曹魏日后的尚书令。荀彧早期建议曹操建都许昌,并且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占据有利的主导地位。同时荀彧帮助曹操打败张绣、吕布、袁术、刘备、袁绍等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曹魏顶尖谋士郭嘉所提的十胜论,其实至少有一半荀彧此前已经对曹操讲过,只是当时曹操并没有太过重视。但是即使如此,荀彧最终还是和曹操走到了断头路,荀彧荀令君不打算再继续替曹操效力。间接来说就相当于是荀彧已经和曹操划清界线,等同于反叛曹操。

    那么荀彧为何会反叛曹操?为何不选择继续替曹操出力呢?原因非常简单,荀彧虽然此前一直效力于曹操,但是荀彧内心却还是向着大汉的。因此在曹操准备称王之时,荀彧就表示反对,曹操恢复丞相制度之时荀彧同样也不支持。

    后来曹操修建铜雀台,大肆宣扬他的高功颂德,并且当下不少文臣武将建议曹操改朝自立,然而当时荀彧却非常反感,曹操知道荀彧反对他称王,但是又不敢明面上斩杀荀彧,毕竟荀彧的功劳那可是世人所共知,如果斩杀荀彧,相当于是曹操自己打自己的脸。

    由于荀彧反对曹操称王,曹操也不得不慎重,曹老板在回答众臣要不要登基称帝之时说道:假如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他曹操这辈子是肯定不会称帝了,但是他的儿子可以!

    由于荀彧强烈的反对态度,最终收到了曹操的一份大礼,那就是一个空盒子。荀彧见到空盒子之后自尽而亡,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郁闷而亡。史料《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第五位反叛曹操的牛人正是于禁

    于禁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正所谓每逢大战五子当先,这里说的五子,正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而于禁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本身武艺值不弱,并且跟随曹操征战天下多年,但是最终于禁在襄樊之战时却选择投降关羽,最后流落到孙吴之手。

    于禁在襄樊之战公然投降他人,这个做法无异于是打曹操的脸。当时曹操听闻于禁投降之后,便当着众文武的面哀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对于禁的做法表示不解,并且一个哀字足以抹杀于禁的功劳及战绩。

    在于禁投降关羽之后,首先是被关押在荆州的江陵,不过后来关羽又兵败,于禁又被收编到孙吴,在曹丕登基之后孙权向曹魏示好,于是又将于禁送回曹魏,如此折腾下来算是把于禁的老脸全都给丢尽了,最后于禁羞愧而死,被曹魏集团追谥厉侯。

    纵观于禁一生,虽然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数十年,但是在于禁生平最后一战之中却当起了怂货,以至于落得个羞愧而死的下场,本可配享曹操庙庭,然而由于投降关羽、追从孙权,不但失去配享曹操庙庭的机会,同时还让子孙蒙羞,细想起来于禁是极为不划算的。

    整体分析来看,在反叛曹操的几人之中,陈宫和荀彧智谋可以比肩郭嘉,而于禁足以和张辽齐名,与张辽不同的是于禁是出恶名而已。

    单字解释: 个 公 然 背 叛 曹 操 的 牛 人 有 人 智 谋 比 肩 郭 嘉 人 和 张 辽 齐 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