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国最后的八年:国君被俘,名将陨落,公子嘉死不瞑目

    2023.07.0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电视剧《大秦赋》播完了,尽管和前几部相比,略有瑕疵,但人们终究还是心潮澎湃地看到了秦王扫六合的恢宏统一,战国那段伐交频频的历史也自此终结。

    站在秦国的角度上,这的确是一段慷慨激昂的历史,然而,战国的主角不仅仅是大秦,对于落败的山东六国,秦王扫六合是他们的一曲挽歌。

    《大秦赋》剧照

    一、秦赵交锋

    在六国之中,赵国是灭亡的尤其惨烈的一个,事实上自从长平之战落败后,赵国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秦国一鼓作气,一统天下的那几年,也是赵国最不好过的几年。赵国最后的八年,是一段血泪史。

    在这八年之前,赵国做了很多次挣扎,比较著名就是五国攻秦之战,参与的国家有楚、赵、魏、韩、燕,这并非他们第一次联合,强秦的扩张太恐怖了,赵国在长平被坑杀的四十万大军更是让这五国意识到,秦国的可怕已经不是一国之力可以抵挡的了,于是他们被迫联合起来,大军奔向了秦国的函谷关。

    然而这一次大战的结果在《史记》里仅有一句话:“秦出兵,五国兵罢。”,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生什么非常惨烈的战斗,五国联军就被打退了,就连值得记述的几个转折点都不曾留下过,这是最失败的一种进攻。

    长平之战

    秦国赢了,于是结果明显,六国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希望组织强秦进取中原,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灭亡的时间晚一些。

    赵国难道没有一战之力吗?或许有,与秦国疆域相连的赵国曾经也是不容小觑的强国,拥有过赵奢、廉颇、李牧这样的名臣,就算长平之战被打到险些灭国,最后还是守住了邯郸。可历史终究是没有偏爱赵国,哪怕是赵国最强悍的时期,也往往比秦国慢了一步。

    秦国的“商鞅变法”让它成为了列国之中的最强者,同时,商鞅变法之中的军功爵制让秦国的每一个16岁以上的男子都以上战场为人生目标,因为砍下敌人的首级,作为平民的他们就能过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于是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战争机器。这样的一支军队他们的意志是很难战胜的,即便后来赵武灵王搞了胡服骑射,也终究是迟了一步。

    可面对正待扩张的秦国,赵国的位置格外倒霉,秦国要东进,赵国是必经之路,所以当年秦国倾举国之力打赢了长平之战,虽然没有完全扫除绊脚石,但目的也差不多达到了,傲视中原的赵国彻底被打败了。

    商鞅变法

    二、反间之计

    五国攻秦失败后,赵国基本放弃了挣扎,公元前229年,发生了一件让无数史学家痛心的事情,名将李牧因为秦国反间,被赵王诛杀。

    杀死李牧的是赵王迁,史称赵幽缪王,这位国君只能称得上平庸,诛杀李牧,更是把他钉上了耻辱柱。那一年赵国本身已经足够混乱,连年的天灾让国都邯郸都陷入了饥荒,其他地方更是发生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象,对于国力日衰的赵国,这样的饥荒足以致命,秦国却看到了开战的机会,前来趁火打劫。

    不久,秦军大兵开赴邯郸,这支大军的统帅是和李牧同为当世名将的王翦。赵王迁慌忙派出李牧为大将军前去抗秦,另派司马尚为军中副将。

    作为名将的李牧虽然面对着一手烂牌,但依然尽了全力调度,在李牧的防卫之下,王翦的大军被阻在邯郸之外,这让王翦意识到,想要攻下邯郸,一定要除去李牧这个绊脚石。可是,李牧身为赵国大将军,王翦是杀不死的,最好的刀是李牧的国君,赵王迁。

    李牧

    王翦使用了当年对付老将廉颇的计策——反间计,当年正是秦国重金收买赵国臣子郭开,使他在赵悼襄王面前诋毁廉颇,才让廉颇至死再也没有得到国君起用,为秦国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郭开这个小人依旧得势,于是,秦国的密使以及大批财宝再一次进入了郭开的府邸,请他再为秦国鼓动一次唇舌。

    郭开果然收钱办事,立即就找到了赵王迁,他告诉心绪不宁的赵王迁,他得知了一个消息,大将军李牧和副将司马尚早就与秦人勾结,他们觉得赵国必败,所以和秦军约定,大战开始时,里应外合,一起攻城,诛杀国君,灭掉赵国。

    自古以来,没有君王不害怕臣子拥兵作乱,郭开几句话挑动了赵王脆弱的神经,没有经过详细的思索,赵王迁立刻就把李牧和司马尚强行召了回来,另外换了将领去前线带兵。接到命令的李牧惊怒万分,这正是决战时刻,国君此举,是把赵国安危弃之不顾,心系国家的李牧拒绝了回城的命令。

    但是这却恰好让赵王迁认为,李牧果然要反。于是这位君王设下了圈套将李牧骗来,让这位一代名将死在了自己人的包围圈里,这一年,距离赵国彻底灭亡还有不到八年。

    李牧剧照

    三、国破家亡

    这是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自毁长城的赵王迁很快就付出了代价,李牧一死,王翦再无对手,带领大军长驱直入,一路攻破邯郸,赵王迁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做了秦人的俘虏,这宣告着赵国的灭亡,这一年,是公元前228年。

    赵王迁作为俘虏被带回了秦国,秦王并不想优待他,直接将他流放到湖北一带的深山之中,赵王迁的一生,从此绝迹于史书,人们只从史料的寥寥数语之中推测,他在被流放几年后便一命呜呼,至于是自己病死的,还是秦王下令杀死的,人们不得而知。

    可升级此时的赵国还不能算作完全的灭亡,因为邯郸城破之后,不少贵族大臣在战乱中逃过一劫,他们奔出邯郸城,退守代郡,并且在这里拥立了新的国君公子嘉,史称王嘉">赵代王嘉。

    公子嘉剧照

    其实公子嘉本该是君主,他是赵王迁的哥哥,曾经的赵国太子,可是他的父亲偏爱幼子赵王迁,于是废掉了他这个太子。然而兜兜转转,最后,公子嘉阴差阳错成为了赵国最后一任君王,可他这个国君,却连首都都没有。

    在亡国的恐惧之中,赵国的君臣们创造了奇迹,在缺兵少粮的境况下,他们居然在代郡坚守了六年之久,在史书的寥寥数言之中,人们很难得知,王嘉">赵代王嘉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因为他流亡到代郡的时候,所有大臣加上亲随也不过只有数百人。但是这至少让他显得比自己的弟弟赵王迁好很多。

    不过,在统一的大势面前,赵公子嘉无力回天,在代郡坚持抵抗了六年之后,燕国也灭亡了。将燕国荡平的这支秦国大军没有闲着,而是直接将兵锋转向了王嘉">赵代王嘉,大兵压境,代郡城破。

    赵王迁剧照

    公子嘉同样成为了秦国的俘虏,不过秦王对他比赵王迁优厚许多,赏给了他和他的子孙一块封地,位置就在如今的陇西天水。如今天水的赵姓一脉,或许就是这位公子嘉的后人。

    历史仍在继续,但赵国的历史已经无法继续,他成为了秦王扫六合的一个配角,在国君庸弱,名臣受冤,天灾不断的情况下,说一句赵国气运已尽并不为过,历史是无情的,赵国的灭亡是历史的一件件偶然最终导致的必然,或许他曾经有过能翻盘的机会,可是最终,历史的天平还是倒向了秦国。

    数千年之后,秦赵两国的后人依旧在中原大地繁衍不绝,可是当年的战国七雄都已经成为过去,在匆匆的时光中,所有血腥和战火,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单字解释: 赵 国 最 后 的 八 年 国 君 被 俘 名 将 陨 落 公 子 嘉 死 不 瞑 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