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宋美龄的迟暮时光:出奇的长寿,最痛苦的就是面对亲人的不断死亡

    2023.07.0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8年11月,宋美龄再次远赴美国,为自己的“真命天子”蒋中正去要外援,用以继续支撑庞大的内战开支。这一次宋美龄落空了,美国的那些政客们,算盘拨得相当精明,眼瞅着蒋家王朝行将覆灭,有如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的垂死者,再去拯救似乎意义不大。

    宋美龄心有不甘,在美国驻留达一年多,直至蒋氏败退至台湾。1950年1月,宋美龄乘机回台湾,飞机在台北松山机场降落。当她踏上台湾的那一刻,心中有种难以名状的滋味:党国如此,难道是天意?

    像宋美龄这样至死都站在官僚资产阶级立场上的人,与蒋介石一样,始终都不会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深刻而质朴的千古道理。

    当见到蒋介石时,宋美龄发现仅仅一年多不见,蒋氏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眼皮松弛,神情阴郁,老态毕现。

    夫妻俩执手相见,“竟无语凝咽”,这份“凝咽”的心情,其实是异常复杂的,似乎与男女之情的关系不大。

    从此之后,宋美龄基本上都在台湾陪伴着蒋介石,两人的闲暇时间增多,每天都能在一起喝喝茶(饮料),看看书,坐车去台北郊外观景,抑或是爬爬山,两个人每天都能共同用餐,这在过去的岁月,是很难实现的。

    宋美龄与蒋介石都是基督徒,每周日固定的祷告活动,他们一定要去官邸附近的凯哥教堂完成。

    进入七十年代,蒋介石的身体频繁发病,住院次数与时间增多,宋美龄身体尚好,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也住进医院,为的是陪伴蒋介石,怕他孤苦寂寞。

    1927年12月,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结婚,两个相差13岁的中年人结合在一起,当时世面上都说他们是政治联姻。彼时,蒋介石选择宋美龄,确实有前途的考量因素在里面,然而四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他们之间早就不是什么单纯的“政治婚姻”那么功利、那么简单。

    宋美龄的“三观”与蒋介石有太多的契合之处了,两个人立场出奇的一致,这个“立场”,大到政治观点,对待国、民的态度,小到具体的事务处理意见。

    只是随着王朝的覆灭,蒋介石还想着“反攻”,同时要尽力维系家庭在台湾的统治,于是他渐渐地把长子蒋经国推至前台。宋美龄与蒋经国,自打第一次见面后,基本上维持着客气的、礼节性的关系,这个继母把父亲从亲母那里“夺走”,而且这个继母太过于贪婪,下属官吏的送礼,她一概不拒,当然,能够送到宋美龄眼前的,肯定也并非一般性的小礼物。

    而宋美龄与蒋经国最大的、最早的一次冲突,就是在败退台湾之前,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搞的一次“打虎”运动,他抓了扬子公司老板孔令侃,令宋美龄大怒,也把蒋介石惊动了,面对“打虎”运动触及到自己“四大家族”的利益,蒋介石再也不支持儿子继续“运动”下去。

    小蒋吃此一败,得罪了继母,身后落下一堆笑料,身心受到打击,他有如醍醐灌顶一样,完全明白了身在蒋氏集团里,以后应该如何“为人处世”。

    既然与蒋经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与蒋经国又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合作,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深知与其留在台湾,不如远走他乡才好。于是,宋美龄在当年9月17日,就搭乘“中美号”飞机赴美。

    宋美龄与蒋介石没有一儿半女,她的离开其实是充满着悲伤与无奈,只是一些面子上的事儿还是要做一做,在离开台湾前,宋美龄还特意发表了一篇文章——《赴美就医行前书面谈话》,把赴美的原因,归因为要去治病。

    但是人们还是从中品味道到她内心的那种滋味。时隔一年,宋美龄再次返台,短暂停留之后,她又返回美国,临走的时候,她将过去数十年间积累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97箱大行李箱,全部空运至美国,全岛哗然,也令小蒋异常尴尬。

    来到美国,宋美龄定居在纽约,先是住在长岛蝗虫谷的拉丁镇,孔祥熙当年购买的一幢大别墅里,为了住得舒适,宋美龄特意掏出120万美元,对房屋进行了个性化的重新装修。

    这幢两层的西式建筑,一楼设有餐厅、客厅和厨房,室外还搭建有一间高档的玻璃屋,是宋美龄用来晒太阳的,时人称为“太阳间”。二楼则是设有大小卧室,光套间式的卧室就有4个之多。

    这座别墅不仅是只有房屋那么简单,它还拥有周围大片的土地,占地多达34英亩,四周花园开阔,古木参天,当时在美国本地居民当中,都十分罕见,足可见孔祥熙这位国民党前财政部长生活多么豪奢。

    当时宋美龄总共带了25名随员到美国,就连专门给她缝制旗袍的裁缝都带着呢。

    不过,这处别墅虽然十分的气派,但是它地位郊区,很久的时间里,交通都不便利,加上冬天纽约地区常常下大雪,出门散心、购物都更加不方便。

    随着身体日渐衰老,宋美龄搬至纽约城里的84大街东河的“葛莱西”官邸,它是一栋15层高的公寓,宋美龄将9层10层买下,又将随员减少至6人。公寓紧邻东河,距离市内各大医院也很近,还正对着公园。

    别看宋美龄陪伴蒋介石在大陆时,频繁发动对人民的战争,与工农群众都势不两立,不给贫苦人活路,她对自己的家族亲人,还是非常在意的。

    她特别喜欢子孙满堂的场面,每年重要的节日,比如农历新年、西方圣诞节,宋家的亲人,以及蒋氏的亲人能来的都会来到她身边问候。

    宋美龄虽然与蒋经国不太对付,可是她与蒋纬国的关系却很好,与蒋家第三代、第四代的关系更加融洽。

    她希望上帝能够多给予自己与亲人一些生命时光,能够再多一些相聚与陪伴。只是上帝似乎对她特别垂青,给予她106年的寿命,并且让她在安详之中离世,但是对家族其他人,却没有这么“善待”,他们死前或者是遭受到极大的病痛折磨,或者是年寿不大。

    1969年,宋家六兄妹中,年龄最小的宋子安竟然最先病逝,年寿63岁。

    1971年,宋子文去世,年寿77岁,死前没有任何兄弟姐妹在旁边,死后,他们也没有来参加葬礼。

    1973年,宋霭龄去世,年寿84岁,生前受癌症折磨;1981年,宋庆龄去世,年寿88岁,生前患有严重的冠心病、肝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1983年,宋子良去世,年寿84岁;1988年,蒋经国去世,年寿78岁,生前饱受糖尿病、肾癌折磨;1989年,蒋孝文去世,年寿54岁,生前饱受咽喉癌折磨。

    1991年,蒋纬国去世,年寿81岁,生前饱受腿疾、主动脉剥离症困扰;同年,蒋孝武去世,年寿46岁,生前饱受胰腺癌折磨。

    亲人的接连去世,给予宋美龄的打击是很大的,特别是人到晚年时,更是见不得死别的事儿。最令宋美龄难过的,一是蒋介石的离世,二是外甥女孔令伟(俊)的离世。

    孔令伟生前,也是倍受疾病折磨,宋美龄还去看望过。孔令伟是宋美龄最喜爱的晚辈,她喜欢称孔令伟为“珍妮特”。这位性格自小就十分乖张,成年后又放荡不羁的女子,晚年在病魔的折磨之下,境况异常凄凉。

    孔令伟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一头苍苍白发,稀散地披在脸上、枕上,一只手悬在床边,瘦削、发黄的皮肤有如薄塑料,紧贴着青筋暴起的骨头,各种医疗皮管、针管从她的身上绕过。

    她生前曾经向宋美龄凄惨地说过,她觉得自己的生命里只有那些导管、针管,她不想再这样活下去,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而此时业已95岁的宋美龄,除了听力、视力不好,有皮肤病之外,身体居然没有什么大毛病。

    面对着自己挚爱的外甥女,受到疾病如此痛苦的折磨,宋美龄除了安慰她之外,竟也无能为力。这次见面之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孔令伟就去世了。

    该走的都会走,我无能为力,上帝也无能为力。

    说这话的时候,宋美龄已经是泪流满面。

    当第三代、第四代人都已经陆续离去时,异常长寿的宋美龄心里只能一次一次承受着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

    2003年10月,宋美龄去世,年寿106岁,生前,她曾经对子孙们说:

    我看着你们一个个出世,这些年又一个个相继离去,但愿人长久,可惜人世间没有永久。

    也许只有离去,对宋美龄来说才是一种解脱吧。

    单字解释: 宋 美 龄 的 迟 暮 时 光 出 奇 的 长 寿 最 痛 苦 的 就 是 面 对 亲 人 的 不 断 死 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