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程子华的遗憾:红军元老、四野悍将,功高位重,为何错失大将军衔

    2024.01.2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程子华将军,身为19个兵团司令员之一,在其余18位司令员全都授衔、至少评为上将的情况下,他却与军衔无缘。

    到底是什么原因?

    近些年,随着网络资料发达,很多人开始借电影《大决战》中的一幕,也就是毛主席批评程子华擅自打密云一事,妄自揣测地说,大概因为毛主席的批评,所以程子华才错失大将军衔。

    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或者说有无道理呢?

    一、不救中央红军?

    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程子华是货真价实、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的战将之一。

    能够跻身19个兵团司令之一,足以说明一切。

    但事情蹊跷就蹊跷在这里。

    如果19个司令有好几位都没有授衔,那就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了。

    19个司令,18个都授衔,唯独程子华一个人没授。这其中似乎就有一定原因了。

    有细心的军迷朋友分析史料,或许会拿1935年不救中央红军来说事。

    接下来就分说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看看此事会不会影响程将军的地位和评价。

    1935年,徐海东、程子华等人在陕甘根据地立住了脚,打退西北军和东北军的“围剿”。正准备继续乘胜进攻东北军,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

    这时突然发生一个意料之外的情况,我军在战利品中发现一份国民党军的文件,上面说中央红军已经进至甘肃天水地区。

    军团几位领导人觉得,应该立即前去接应。

    程子华当时担任红十五军团政委,他不太同意贸然前去。因为当时距该文件所说之事已有一月之久,中央红军应该早就到达陕甘苏区了,迟迟未到,说明有别的事情,很大概率已经不在天水了。

    如果我们现在就去接应,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接不接得上另说,反而会造成陕甘根据地兵力空虚。东北军此时来攻,我们怎么应对呢?

    程子华在长征时受了重伤,此时仍无法行走,他着急地让人用担架抬着,来到军团前方指挥部,与徐海东等人商量。

    大家都觉得程子华说的有道理,最终决定,不去接应,而是继续主攻进攻东北军,调动敌人北上,给中央红军制造北上东进的战略空间。

    此事后来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中央红军并未因为无人接应而产生多大的损失。

    但是抗战时期延安整风,曾有人追问过此事的决策过程,并质疑红十五军团出于什么考虑。伟人并没有深究,因为结果很清楚,不用追什么责。但因为当时程子华在晋察冀代理军区工作(聂帅当时在延安工作,直到抗战结束,故一把手工作由程子华负责),好像事情没有说清楚一样。

    1954年,有人再度追问此事。程子华有了专门解释的机会,把事情的前后经过都讲明白了。中央有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询问,确认这只是作战方针问题,不涉及其他,故而这件事彻底终结,此后再也没有人问过。

    所以,此事对程子华的军衔没有任何影响。

    二、打密云究竟错还是对?

    下面我们就说说网上议论最热的打密云事件。

    此战发生在1948年12月,是平津战役中较为重要的新保安战役中的一个支线战斗。

    当时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华北部队进攻张家口,企图把傅作义的王牌军35军歼灭,进而彻底粉碎傅作义据北平城死守的设想。

    华北出动两个兵团打35军一个军,其实不占优势,因为这个军有1万多人,不仅武器装备美械化,配备了400多两大卡车,一多半兵员都可以装上车行进,速度非常快。这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很少有的配置。

    当然,这也是傅作义敢于在华北解放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还敢派35军西进张家口打通平张线的底气所在,一有情况就可迅速撤回。

    伟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给35军来了个西、南、东北三面夹击。

    西南两面,是华北二杨(杨成武、杨得志)两大王牌兵团,东北这一路,就由东野先遣兵团来堵35军。

    程子华就是东野先遣兵团司令员。

    本来在伟人的计划中,程子华兵团要备道兼行,以最快速度掠过北平,直插张家口。

    但程子华兵团经过北平时,忍不住打掉了密云县城。

    1991年拍摄的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反映了这个细节,说傅作义因此察觉东野入关,急令35军加速撤退。

    35军军长郭景云接令立即向北平撤退。

    此时引发连锁效应,一是杨成武兵团没在张家口挡住35军。二是杨得志兵团距离张家口太远,也没及时赶上。三是程子华兵团也无法及时赶到。

    总结论是,包围圈没有形成。

    电影中伟人对杨成武和程子华都很生气,尤其是指责程子华兵团多此一举打草惊蛇。

    坊间就是根据这个片段,开始胡乱展开,说程子华彻底惹恼了伟人,导致以后的不信任。

    很遗憾,这是完全偏离事实的乱猜。

    真相是,三个兵团虽然没在张家口围住35军,但因为后续纠错能力超强,杨得志速度非常快,程子华也拍马杀到平西,三大兵团在新保安把35军包了饺子。

    尤其是程子华,打密云并没有影响向西进军。因为他只用了一个纵队打城,而让另一个纵队继续全速前进,就是这个前进的纵队在北平西面加入战团。

    一场激战,我军不仅全歼35军,逼的郭景云自杀,而且还把前来救援的傅作义104军、16军两个军也基本吃掉。

    战役目的达成了,还非常漂亮,新打下的密云也成了我军在北平外围一个坚实据点。

    中央非常高兴,把三个兵团都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顿。

    程子华将军晚年撰写回忆录,如实记录了整个过程。

    不仅真实详细地说了如何打密云,还把前期如何在北平附近展开部队,也都说了。据程将军回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傅作义的部队吸到北面,为西面华北部队创造机会。

    也就是说,我军并没有隐瞒东野入关的消息。因为根本瞒不住嘛!近百万大军,蒋军飞机天天头上飞,怎么瞒?事实上101后来察觉到部队行军消息已经被国民党军侦知,就不再绕道长城诸口入关,而是直接取捷径从山海关走。

    程子华将军如果真的受到严厉批评,那么记录这一段肯定语焉不详。

    相反,他说的很明白很真实,这说明他并不怯。回忆录最后还说,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了三个参战兵团。

    这个说法,得到了史料支撑。12月10日,军委一份电报中,就是嘉奖二杨和程兵团的。

    除此之外,中央军委为了加强平绥线(北平至绥远)作战的统一指挥,命令程子华为平绥前线委员会书记,罗瑞卿为副书记。华北杨成武兵团、杨得志兵团都受程子华指挥。

    试想,如果伟人真的把密云之战定性为不听指挥、乱打一气,还会把这么重要的指挥之任交给程子华吗?

    电影《大决战》虽然高度还原了史实,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影片中对伟人的态度是做了一定艺术演绎的,历史细部有一定夸张虚构的成分,目的是要观众注意到密云这个细节的重要性。

    这自然无可厚非。

    无奈有些热心观众入戏太深,习惯用阴谋论看待问题,胡乱归因结果,得出伟人不信任程子华的可笑结论。

    试问,如果真的不信任,怎么后来还会在平津战役结束后,任命程将军担任北平警备司令员兼政委呢?又怎么会任命他为四野十三兵团司令员呢?要知道,这个十三兵团可不是一般兵团,其战斗力在四野是数一数二的。

    三、真实原因是什么?

    1955年授衔有一个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从军队转入地方工作的解放军将领,原则不再授予军衔。比如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人,这几位可都够得上元帅军衔,但因从事政府工作,就不再参与评衔了。

    程子华也转地方工作了。1949年9月,程子华调任山西省委书记。

    这一任命看似突兀,把一个战将拉到后方主持地方工作,是不是资源浪费?

    其实置诸当时大背景,就会恍然大悟。

    渡江战役之后,各大野战军席卷南方,无论敌我,都能意识到后续不会再有大战。中央迅速转换了工作重心,把大批优秀的将领调到各条战线上主持其他工作。相比前线,中央机关、各省市更缺干部,尤其在新中国百废俱兴情况下,更需要大批能够独当一面、善于做开创性工作的好干部。

    所以,各大野战军都抽调了很多干部支援其他战线。

    单是四野,我们熟知的就有刘亚楼、萧劲光、程子华三位重量级人物。刘亚楼去当了空军司令,萧劲光当了海军司令,这三位几乎是前后脚离开了前线战斗,各自去做独当一面的工作。

    到1950年10月,山西形势基本稳定之后,程子华又调任全国供销总社主任。

    到1955年授衔时遇到一个难题,很多军队干部都是几十年厮杀出来的,对军队很有感情,如果因为转到地方工作就不给授衔,未免让许多同志寒心。

    主持授衔的罗荣桓考虑得比较周全,提出了一个方案:

    与军队有历史联系和与某一地区有联系的代表人物”的军衔,采取三种方式办理:第一种是“须评定军衔又授予的”,第二种是“只评定军衔不授予的”,第三种是“只授予预备役军衔的”。

    对程子华,最初是准备授予预备役大将军衔的。可见当时军内对程子华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毕竟,他在红军时期与徐海东搭档,东野时期一度与黄克诚、萧劲光等人并驾齐驱,平津战役能够指挥二杨,那两位都是华北的顶尖人才,上将中的翘楚,足见程子华的水平。程子华如果授衔,起点就是上将,完全有竞争大将的潜力。

    但最后仍然遗憾地的与军衔擦肩而过。

    程子华的遗憾尤其大一些。

    三大战役前后,到新中国成立,我军共有19个野战兵团,其中我军自己组建的有16个,国民党军起义的有3个。

    兵团司令员、政委名单及授衔情况如下:

    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上将。

    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大将。政委王世泰,未授衔。

    三兵团员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均为上将。

    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大将。

    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均为上将。

    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上将。政委谭启龙,未授衔。

    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政委袁仲贤,未授衔。

    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上将,政委郭化若,中将。

    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均为上将。

    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大将。

    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未授衔,政委萧华上将。

    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政委莫文骅中将。

    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均为上将。

    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元帅。

    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政委罗瑞卿,大将。

    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上将。政委李井泉,未授衔。

    以下三个兵团是国民党军起义部队: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陈明仁,上将。政委唐天际,中将。

    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上将。政委王震,上将。

    二十三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上将。政委高克林,未授衔。

    发现了吗?

    只看十九位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是独此一家。

    但如果把范围扩大,从兵团司令员、政委全部名单看,并不是程子华唱独角戏,还有好几位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兵团政委,也因为到地方工作而未能授衔。

    如果这还不足为比,我们看看另两位功劳、地位更高的人物:二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三野副政委谭震林。

    张际春是我军最早的一批老政工,当过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一直是刘邓二位的得力助手,与参谋长李达堪称中野两大天神。他比程子华离开部队晚得多,直到1954年才离开西南军区到中央担任中宣部副部长。

    论资历、地位,至少也是上将起步。

    谭老板就更不用说了,新四军的牌面人物,长期与张云逸大将并驾齐驱,党内地位甚至能稳压粟大将一头,也是上将起步、有资格竞争大将军衔的一位老功臣。

    正是因为这些牵涉方方面面利益、矛盾的问题,使罗荣桓很难拿定主意。

    当时最初拟定的一个过程性名单中,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被推荐为大将。伟人难以割舍,这些人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对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但授衔之事,又不能过多过滥。

    李、谭、邓、张四位集体向中央表态,我们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既没有军队兼职,也与军队事务一点关系都没有,就不参与评衔了。

    高风亮节,雅重一时。

    一度多达22人的大将名单,最后一再削减压缩,成了十人大名单。

    与程子华性质差不多,都是从军队转到地方工作的有21人,经过中央反复衡量,只给其中6位与军队事务有关的领导干部授予军衔,其余一概不再授衔。

    程子华就此尘埃落定,没有评定军衔。

    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没有哪一条具有决定性意义。

    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什么不信任,更没有什么阴谋论。

    单字解释: 程 子 华 的 遗 憾 红 军 元 老 四 野 悍 将 功 高 位 重 为 何 错 失 大 将 军 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