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安史之乱时的柘羯是什么人?与曳落河有什么关系?一文说清楚

    2023.02.21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六》:(安国)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犹中国言战士也。

    以新唐书的记载,柘羯是一群骁勇善战的武士,来自于西域安国,安国为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大多是粟特人,居住在妫水流域,今中亚的阿姆河流域,此处并未说明柘羯的族籍,昭武九姓除了粟特人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的胡人,比如铁勒、突厥、突骑施、葛逻禄等。

    对于柘羯,学术界有三种认识,分别是:

    1、地名说

    有人认为柘羯(tuòjié)是个地名,在撒马尔罕附近,由于该地男子身材魁梧、体质强壮,常常被征召去当雇佣军,因此以地名“柘羯”引申为由当地男子组成的军队,柘羯是波斯语的音译,《大唐西域记》中作赭羯(zhějié),都来自于波斯语chaj的音译。

    柘羯

    2、族名说

    有人把柘羯与塞种人(斯基泰人)相联系,古代波斯人称塞种人为Saka(萨卡人),波斯军队中也有塞种人,其人骁勇善战,以雇佣军形式存在,后来Saka引申为骁勇善战的雇佣军,突厥强大后,一度占据了中亚。

    有部分骁勇善战的突厥人充当中亚粟特人的雇佣军,粟特人以经商为主,其人有钱,但其国小战斗力弱,把Saka称为柘羯或赭羯,意思就是勇猛雇佣军。

    陈寅恪认为柘羯是索格狄亚那(中亚细亚古地名,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今乌兹别克一带)杂胡之一,即昭武九姓胡之一。

    3、职名说

    有人认为柘羯、赭羯是波斯语tchakar的同名异译,这个词在中亚康居一带也作卫士或战士的意思,在中亚布哈拉、撒马尔罕一带,土著居民多为穆斯林,但其君主和士兵多为突厥人,其官方语言称战士为柘羯、赭羯,也就是说柘羯就是卫士或战士的意思,是一种职业,大多数人也认可这种说法。

    粟特人

    《旧唐书列传卷五十四》:十二月,禄山渡河,陷陈留,入罂子谷,凶威转炽,先锋至葵园。常清使骁骑与柘羯逆战,杀贼数十百人。

    《新唐书列传卷六十》:禄山渡河,陷荥阳,入罂子谷,先驱至葵园。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拓羯数十百人。

    在新旧唐书中,都出现了柘羯参与安史之乱的记载,但此处记载完全不一样,旧唐书记载的是:安禄山渡过黄河,攻陷陈留,进入罂子谷,凶恶的威风更加嚣张,叛军先锋到达葵园,封常清派出骁骑和柘羯与叛军交战,杀贼数十人到一百多人。

    新唐书的记载是:安禄山渡过黄河,攻陷荥阳,进入罂子谷,叛军先锋到达葵园,封常清派出骁骑以对抗叛军,斩杀拓羯数十人到一百多人。

    旧唐书记载的拓羯是封常清手下的军队,新唐书记载的拓羯是安禄山手下的军队,这完全是相反的记载。

    安禄山和唐朝均有拓羯

    杜甫有首诗,名字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其中有“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的诗句,花门指的是回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回纥越过沙漠,拓羯渡过临洮,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中,回纥是唐军的外援,一直帮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那拓羯想必就是唐朝的雇佣军了,或者引申为唐朝所有的外族援军。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一十七》:巡使南霁云等开门径抵子琦所,斩将拔旗。有大酋被甲,引拓羯千骑麾帜乘城招巡。

    睢阳之战,张巡命令部将南霁云等人开城门径直奇袭叛军尹子琦营帐,杀贼将砍军旗。有一个贼兵大头目身披铠甲,领拓羯骑兵千人挥旗要登城向张巡招降,这说明唐军和叛军中都有拓羯,因此拓羯是雇佣军的成份确认无疑,只要给钱就卖命

    那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组成拓羯(柘羯)的是什么人?或者说是什么民族成份?

    拓羯不看民族,只看骁勇

    《通典突厥上》:颉利之败也,其部落或走薛延陀,或走西域,而来降者甚众。酋豪首领至者皆拜将军,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柘羯不至。

    《大唐西域记》:(康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

    柘羯也叫拓羯、赭羯,以史书的记载来看,主要来自中亚的昭武九姓,上文讲到安国,这里又有康国,都在中亚的两河流域,柘羯指的就是中亚康国、安国等昭武九姓国招募的粟特精兵。

    谭其骧曾划定了昭武九姓的具体地域,葱岭以西到达咸海,北起亚历山大,南抵兴都库什山,就是昭武九姓之国,这里就是柘羯的故乡,也就是说,柘羯有大多数是粟特人。

    其实在突厥人军队中也有柘羯,颉利可汗被唐朝击败后,其部众或者投靠薛延陀,或者远走西域,或者投降唐朝,很多部落首领被唐朝封为五品以上的官员,只有柘羯不愿意投降,因为柘羯是雇佣兵,谁能出钱,就投靠谁。

    安禄山是粟特人

    安史之乱的首领安禄山就是粟特人,据专家考证,史思明也有可能是粟特人,也就不难理解安禄山手下会为什么会有柘羯,安禄山手下还有何千年、何思德、安守忠、曹将军、曹闵之、史定方等粟特人出身的武将。

    粟特人素以经商闻名于世,打仗其实并非所长,但粟特人经商手中有钱,花钱来雇佣一些骁勇善战的本族人也属正常,招募柘羯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勇健,作战熊猫,身体强健,而符合这条标准的大多就是游牧民族。

    唐朝时期的游牧民族太多了,最大的就是突厥,突厥内部民族成份相当复杂,突厥灭亡后,其部落四分五裂,与安禄山对峙的东北地区主要有:奚、契丹、室韦、靺鞨、突厥、高句丽、同罗等民族,因此有部分专家认为安禄山手下的柘羯主要民族成份是:粟特、奚、契丹、室韦、靺鞨、突厥等,以粟特为主,其他胡人为辅

    也就是说选拔柘羯的标准是勇健而不是民族,所以不同民族的勇健者都有可能被选为柘羯,换言之,柘羯是一群外族勇健者组成的军团或雇佣军

    曳落河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二》: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馀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五十》:(安禄山)养同罗、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人为假子,教家奴善弓矢者数百。

    曳落河跟柘羯是差不多的意义,只是背后的文化地域不同,安禄山手下有大量的曳落河,当时有野心的将领都喜欢收养胡人养子,安禄山手下八千曳落河都是其养子,骁勇善战,曳落河同样是突厥语音译过来的,是壮士的意思,与柘羯意义相近。

    曳落河跟柘羯一样,都是不分民族成份招募而来的壮士或战士,都是骁勇善战,但两者也有不同。曳落河跟柘羯相比,有三个不同:

    一是民族成份不同,曳落河以同罗、奚、契丹为主,柘羯以粟特为主

    二是地域文化不同,曳落河来自突厥语,柘羯来自粟特语,曳落河背后的地域或许在华夏的北方,而柘羯背后的地域在中亚。

    曳落河是安史叛军特有的军队

    三是军团性质不同,柘羯是雇佣军,有钱就能雇佣,唐军和安史叛军都有柘羯就是这个原因,曳落河非雇佣军,而是以特殊关系存在的一种军团,比如与首领的养子关系。

    曳落河以步兵为主,在《新唐书,史思明传》中有“禄山伪署范阳节度使。始,麾下骑才二千,同罗步曳落河止三千”的记载,把曳落河与骑兵分开,因此曳落河是步兵。

    柘羯以骑兵为主,在《旧唐书封常清传》中有“常清使骁骑与柘羯逆战,杀贼数十百人”的记载,骁骑与柘羯对战,骑兵对骑兵才合乎逻辑,因此柘羯是骑兵。

    单字解释: 安 史 之 乱 时 的 柘 羯 是 什 么 人 ? 与 曳 落 河 有 什 么 关 系 ? 一 文 说 清 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