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侯镜如是我军的内应?毛主席致电林彪:对侯镜如等匪首要进行分化

    2022.07.0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老覃在昨天写了《辽沈战役,林彪称赞“塔山村的那个营放得好”,那个营是谁放的?》一文,讲的是辽沈战役发起后,林彪在收到华北敌军向葫芦岛增兵的情报后,曾对是否继续攻打锦州有过短暂的犹豫,但他很快坚定了信心,决定继续执行打锦州的计划。

    他认为,占领锦州的关键在于阻击向锦州增援的援兵。

    向锦州增援的援兵有两路,一路是来自沈阳方向的援敌,另一路是来自锦西、葫芦岛方向的援敌。

    来自沈阳方向的援敌距离尚远,亟需解决的是来自锦西、葫芦岛方向的援敌。

    1948年10月4日早晨,林彪经过详细研究敌情和战前形势,决定将四纵和十一纵安排在塔山地区防御和消耗敌人,他在发给第二兵团、四纵、十一纵等的电令中特别强调是“攻势防御”,而“不是运动防御”。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恶仗。

    现在,我们观看电影《大决战》,剧中的林彪在得知塔山守备团伤亡过半时,对刘亚楼说:“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成为了一句足以说明塔山阻击战惨烈程度的著名台词。

    时任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曾回忆说,这句话并非艺术创作,的确是林彪的原话。

    胡奇才还谈到,在塔山阻击战开打前,我军原来是做准备以一万人的伤亡代价来守塔山的,当时,所有的参战人员都写了血书。

    前面提到的林彪在1948年10月4日发给第二兵团、四纵、十一纵等的电令中,赫然这样要求:“必须死打硬拼,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多少计算胜利,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

    根据《罗荣桓传》里面的记载,罗荣桓在战前感到不放心,还专门派参谋处长苏静到塔山前线去给四纵打气。

    四纵上上下下都喊出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因为苏静的到来,四纵党委又发出了《告全纵指战员书》和《告全纵共产党员信》。

    全纵将士庄严地举行了阵地宣誓。

    10 师政委李丙令当众宣布:“我誓与部队同生共死,死守阵地!”

    12 师师长江燮元用木棍在阵地上划定了自己坚守的位置,表示自己决不后退一步。

    一时间,“死守阵地”,“寸土必争”、“与阵地共存亡”等口号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塔山前线。

    老覃在这里说一下,在前些日子,老覃写了《卫立煌是我军的卧底?林彪:他在东北战场上给我制造了很多麻烦》,就卫立煌将军在东北战场的一系列表现来说明他当时并非我军的卧底。

    有读者却不以为然,留言说:无须多言,卫立煌和侯镜如都是我军内应,不然,我们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卫立煌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我党深有好感不错,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欣然从海外归来。

    但要说他在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员时是我军的内应,实在是毫无证据。

    为此,老覃特意在第二天写了《辽沈战役,毛主席误判卫立煌,批评林彪的动作太慢,说:值得检讨》一文,着重引用了毛主席误判卫立煌会从沈阳发兵救援长春和锦州,在9月29日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该电报一再警告:“卫立煌赴宁与蒋、顾(祝同)、何(应钦)会商,廿七日返沈,必是决定接出长春之敌和增援锦州之敌无疑。”

    “无须多言”,如果卫立煌真是我军内应的话,毛主席就不会如此紧张了,也用不着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林彪等人示警了。

    本文来说说侯镜如。

    侯镜如和卫立煌“亲共”不同,他的确是在1925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南昌起义。

    但他在1931年顾顺章叛变后,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此后,他经黄埔同学介绍前往开封,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所属之开封行营咨议,从此在国民党阵营安身。到了1948年,他脱离组织已经17年了。

    另外,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他从香港返回大陆定居,任政务院参事。此后四十余年间,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及第七届副主席。

    不过,没有任何资料表明,侯镜如在辽沈战役期间充当了我军的内应。

    尽管曾担任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的李建国先生在《辽沈战役研究》一书中言之凿凿地称:“(侯镜如)1947年又与我党建立了秘密联系,他当然不会拼命为蒋介石卖命。”《史学月刊》常务副主编翁有为也在《侯镜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书中称颂侯镜如“对塔山战役取得胜利起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侯镜如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中共和解放军”。

    但根据总政治部联络部编写的《华北军区敌军工作史》中所收录,由当事人李介人、薛成业、季鸿所撰写的《策动国民党第九十二军起义追记》里面的记载, 李介人、薛成业、季鸿等人在1947年8月开始不断试图策反侯镜如,侯镜如均无任何表态。

    也就是说,我党从1948年8月开不断尝试与侯镜如接触,但到了侯镜如援锦之时,侯镜如并未有任何回应。

    中国文史出版社于1985年11月出版的《辽沈战役亲历记》中,也收录有侯镜如写的《第十七兵团援锦失败经过》,他在该文中也只谈到了对援锦的前景感到悲观,在行动上不十分积极,没敢写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中共和解放军”,更不敢写“对塔山战役取得胜利起了独特的积极作用”。

    侯镜如从塔山败退后,率部撤至津塘一带。

    毛主席于1948年12月19日18时致电聂荣臻并告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要求他们

    “从各种线索与傅作义、侯镜如甚至刘化南这些匪首进行谈判和分化”。毛主席还补充说

    “谈判和分化只是达到歼灭他们的一种手段”,“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彻底解除他们的武装,并将这些匪首逮捕起来。”到了1948年12月21日24时,毛主席再次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分析侯镜如的心态,说“侯镜如从葫芦岛撤回很悲观”,要求林彪等人“用送信劝降方法去试一试”,不行的话,就“起草公开的劝降书”,“作口语广播”,“在前线印发传单”等等。

    如果说,侯镜如在塔山之战中已充当了我军内应,那么,毛主席就不会在塔山战后再煞费苦心地要求林彪等人对侯镜如进行劝降了。

    实际上,塔山之战打得非常惨烈。

    战斗从1948年10月10日晨打响,连接5日6夜,国民党军的数百门重炮,将上千成万发炮弹如暴雨一般倾泻到塔山阵地。

    那些天,塔山地区简直是天崩地裂,日月无光。

    我们的战士在浮土中随便一抓,就有一大把炮弹残片。

    国民党军还出动了海军和空军,海军中有包括最大的军舰“重庆”号巡洋舰在内的13艘军舰。

    军舰和飞机都疯狂地塔山阵地发射和抛掷炸弹。

    ……

    仗打得是如此惨烈,以至于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晚年回忆说:“打了一辈子仗,我亲眼见到过最惨烈的仗就是塔山阻击战,那场仗,真正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尸山血海!”

    战后,4纵12师34团因为打得顽强、英勇,被东北野战军总部授予“塔山英雄团”称号。

    同样顽强和英勇的第10师36团也被授予“白台山守备英雄团”称号。

    另外,10师28团则被授予“守备英雄团”称号,纵队直属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称号。

    那些“侯镜如是我军的内应”的说法,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淡化这场战役的惨烈气味,有意无意地削减我们这些英雄团的成色。

    单字解释: 侯 镜 如 是 我 军 的 内 应 ? 毛 主 席 致 电 林 彪 对 侯 镜 如 等 匪 首 要 进 行 分 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