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传奇将军陈赓,为何在大将名单上只排名第四?前三位皆有特殊功勋

    2022.10.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那个激荡的年代,有一位坚韧不拔的革命者,他的名字叫陈赓。虽然他在党的早期和红军的早期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升迁时,他却一直低于他的老同学徐向前。这个差距主要源自陈赓在军职上的不利地位。

    坎坷峥嵘:陈赓的军旅传奇

    陈赓,年轻时就投身党的怀抱,毕业于黄埔一期,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的一段传奇。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偏向他。在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他的职务和地位总是不如徐向前高。在大革命时期,陈赓曾担任红军主力红12师师长,而徐向前则在他的领导下担任团长。这一职责虽然光荣,但并没有为他带来军职上的飞升。

    同样,粟裕虽然在红一方面军担任红64师师长,但这并非主力师,而是地方红军升格的“小师”。黄克诚则担任红三军团红4师政治部主任,也未达到陈赓的级别。然而,命运对陈赓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南昌起义后期,他不幸负伤,被迫前往上海接受治疗,而徐向前则继续在前线英勇战斗。这使他未能参与到几大苏区红军的创建工作,远迟于徐向前。

    直到1931年底,他才到达鄂豫皖苏区,最初的职务仅是红军的团长,这也是造成他在军职上不如徐向前的一个原因。1932年,他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再次受伤,情况十分危急,迫使他秘密前往上海接受治疗。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离开前线,反而选择留在那里,继续担任“特科”的重要职务。尽管职责繁重,但他坚守在野战部队的工作岗位上。

    然后,意外的背叛导致他被捕,两年之久,他在南京、南昌等地被关押,直到1933年底才逃脱。这一切,也是他那位校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然而,这两年正是红军蓬勃发展的时期。在陈赓被捕的那段时间里,粟裕已逐步晋升为军团参谋长,黄克诚则担任了师政委的职务,而徐海东已经担任红25军的军长。而陈赓重获自由后,回到江西苏区,首次的职务是“彭杨步兵学校”的校长,仍未能即刻回到野战部队。

    长征开始时,陈赓领导的“干部团”主要由该步兵学校的学员组成。虽然他的确有重要职责,但他的军衔远远达不到红军军团长或军长的标准。直到1935年底,陈赓终于回到了野战部队,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红1师师长。然而,在历经四年的艰辛跋涉后,他的军职几乎没有提高,仍然是师级首长,这令人感到遗憾。

    要知道,当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干部都按照新的编制被降职使用。方面军首长成为师级领导,军团长则成为旅级领导,而师长通常被降为团级领导。陈赓步入八路军129师,肩负第386旅旅长的重任,这职责,非同凡响。他的前路似乎铺满了荣耀的阶梯,然而,却是一场超越想象的破格提升。

    纵观他的资历、党龄以及特殊的军事背景,他被选中代理红31军的职务,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起点。虽他可能无法成为开国元帅,但却已迈入了大将的行列,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期待。

    然而,抗战胜利后,他的前方道路并不如他所愿。曾有命令,命他领部队前往东北,那里的副司令员职位似已为他准备。然而,命运无常,这一指令被抹去,陈赓仍身处晋冀鲁豫军区。当时,尚未有兵团的概念,他只得继续履行纵队司令员的职责,尽管略显受限。

    转机出现在1947年的夏日,陈赓成为第4纵队司令员,指挥着4纵、9纵以及38军的起义部队。他集结这些力量,形成了令人瞩目的“陈谢集团”,毅然南渡黄河,扛起了经略中原的重任。

    时局将他推向了军委直接指挥的位置,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军区副职的地位。陈赓的威望和他所指挥的兵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曾有计划,以“陈谢集团”为核心,塑造“豫鄂陕野战军”。这如愿以偿,必将使陈赓成为野战军司令员。然而,命运再度左右,这一美好构想被废弃,第4和第9纵队重归“中原野战军”的旗下。

    至1948年5月,当中原野战军更名时,陈赓仅履行第4纵队司令员之职。即便中野整编成为第二野战军,他也未能升至野战军首领,只成为了二野前委的一员。尽管后来陈赓担任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和志愿军副司令员等高职,但这些都是建国后的职务,而在中国共和国诞生之前,他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军职,也仅仅是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的大授衔成为一个历史分水岭,陈赓的职务成为一项被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命运却似乎总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在那个伟大的军事领袖名单中,只有许光达和王树声被正式认定为“正兵团级”,而其他八位则被评为“军委委员级”——也就是二等二级。

    这八位杰出的大将的排名并不仅仅基于军衔,而是涉及他们在革命前夕的职务和特殊贡献。当时,陈赓之所以位列第四,根植于前三位大将拥有相当特殊的战功和地位,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可避免的。

    崭露头角的军事巨星:粟裕的传奇征程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一位军事领袖崭露头角,他的名字叫粟裕。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职和战功在解放战争中让人赞叹不已,使他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大将。粟裕的军事生涯从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开始。他在这些职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坚韧的性格。

    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军队需要坚定的领袖来引领他们走向胜利,而粟裕正是这样的领袖。他勇敢地站在战场的前线,带领他的部队与敌人激烈交战,为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粟裕的卓越之处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职务上,更体现在他的战功上。作为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实际指挥官,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他的计谋和勇气使他能够制定出精密的战略,迅速地应对敌人的行动。他的部队经常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但粟裕总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在一段时间里,粟裕甚至代理过野战军前委书记的职务,这显示出他在军队中的高度信任和领导地位。虽然他的资历或许不足以成为开国元帅,但他几乎有可能被封为帅级将领,这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华。

    徐海东:中国革命的坚定支持者

    徐海东将军,一个名字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虽然他的一生饱受疾病折磨,但他的职务和级别从未低下。他的故事,是一段坚定支持和正确决策的传奇。

    徐海东出生在红色的土地上,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他率领着红25军,早早地抵达陕北,等待着历史的命运。毛主席率领着红一方面军,也开始了长征,命运将在陕北交汇。

    那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中国革命的命运摇摆不定。在这个紧要关头,徐海东作出了坚定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支持并拥护毛主席的领导。这个选择,如同一颗微不足道的种子,却在中国革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毛主席和徐海东的合作,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幕壮丽画面。他们共同策划,共同奋战,确保中国革命的中心在陕北顺利建立。这个选择,看似微小,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毛主席看到了徐海东的杰出表现,特别提议将他列为大将名单中的第二位,没有引发任何争议。这个提议,是对徐海东坚定支持的最高褒奖。

    黄克诚:中国抗战英雄的传奇征程

    中国的抗日战士中有一位备受尊敬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黄克诚。他是一位坚定的抗日战士,一位充满智慧和忠诚的领导者。他的故事跨越了中国解放战争初期和后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

    黄克诚并不是一个很多人熟知的名字,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中国革命的无私贡献却让他成为历史的重要一部分。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领自己的部队前往东北,成为东北解放初期的核心力量之一。他的部队是少数几支完整出关的主力之一,而且在东北地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使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黄克诚在解放战争初期就晋升为大军区的副职,职位高于一位受人尊敬的领袖陈赓。这显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卓越的战略眼光。他在冀察热辽分局和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担任高级职务,早于陈赓成为兵团司令员一年。

    然而,真正的高潮出现在1954年,当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次公布了他们的领导名单。黄克诚被列为副总参谋长的第一位,而陈赓则紧随其后。这明确显示了黄克诚和陈赓的大将地位,而这个地位早在此前就已经确立。

    最终,中国建国后,开国十大将的名单揭晓,黄克诚的名字镶嵌其中。他与其他九位杰出的将领一同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对他卓越贡献的最高褒奖。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表现在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传 奇 将 军 陈 赓 为 何 在 大 将 名 单 上 只 排 名 第 四 ? 前 三 位 皆 有 特 殊 功 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