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许世友去北京开会前,耿飚向军委下指示:不要给许司令员派专机了

    2022.06.2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82年,全国人大即将召开例行大会,许世友将军也要北上参会。在人大会议召开前夕,军委秘书长耿飚向军委办公厅作出指示:“此次人大会议,不要给许司令员派专机了......”

    邓小平与耿飚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一生最为崇敬者,就是毛主席。1976年毛主席逝世,三年后,许世友将军受命指挥了广西方向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作战结束后,已经73岁高龄的许世友调任中央军委常委。

    他向中央提出,自己身体不好,不再工作。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许世友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但他的身体不适应广州的潮湿气候,许世友也不想继续留在北京,他曾长期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对南京有深厚的情感,许世友请求到南京休养,安度晚年,得到中央、以及中央领导人邓小平的批准同意。

    许世友再回南京生活,并未住在他之前的家。而是迁居住在中山陵8号,这是孙科当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建造的。

    许世友与家人住进这座颇有历史传统的二层楼房,开阔宽敞的院子中,他下令将草坪全都挖掉,种上小麦、高粱、玉米、红薯等弄农作物,院子靠近马路的围墙下,许世友让人修了一排猪圈,他喂猪、养鱼、养兔子,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许世友将军在这样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十分满足。

    晚年的许世友过上了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他求,但他没有放弃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一有机会,许世友就深入农村、学校、军队去做调查研究,并及时向地方党政机关、军区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他非常响应国家的号召,许世友住在南京,随着年迈,他身体越来越不好,以前是通过爬山、打猎来锻炼身体,到后来,每天就散散步、坐坐车,他说:“坐车子颠一颠,也是运动。”

    许世友与工作人员闲聊时,得知我们国家汽油紧张,军区领导用车都是定量供应,虽然政策没有到他这里,但许世友自己却坚持,不再坐车“颠一颠”了,每周他只两次乘车,去疗养院治疗自己痛风的老毛病。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会议前夕,中央将决议的草稿下发,引起各地的广泛讨论。说到过去,当然也提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许世友将军一生对毛主席绝对忠诚,他常说:“活要尽忠,死要尽孝。”他所说的“忠”,即是忠于党,忠于毛主席。

    对于毛主席下的决定,许世友将军定会贯彻执行。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许世友悲痛难言,义无反顾地进京守护。

    而今,再谈起过去的事情,有些人竟然利用许世友耿直爽快的性格大肆编造一些故事,引起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对许世友的各种猜测与讨论。

    1982年,人大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许世友也要从南京北上来京开会,按照他的级别,到北京开会,按理是由专机接送。

    结果许世友还未出发前,军委秘书长耿飚向军委办公厅作出指示:“此次人大会议,不要给许司令员派专机了,请他坐民航来京。”

    耿飚深层次的用意是,要许世友将军在人民群众露露面,也让子虚乌有的谣言彻底散去。事实上,耿飚秘书长的这一指示,是经中央领导人杨尚昆安排同意的,杨尚昆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他好,相信许世友同志是个明事理的人……”

    很快,许世友的秘书李福海就收到通知:“今年人大不派专机接你们了,请你们从民航走,而且许司令必须亲自通过候机大厅见见群众。”

    李福海向许世友报告了中央军委的指示,许世友当即同意了下来。

    出发前往北京开会这天,许世友早早就穿戴整齐,收拾好东西,与随行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就抵达机场,人来人往的候机大厅里,人们注意到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将军,并鼓掌欢迎许世友。

    在人群充满崇敬的注目中,许世友亲切地与人们打着招呼,走过大厅。许世友乘坐民航飞机顺利抵达北京。

    会议间隙,许世友见到了老友杨尚昆,他深知杨尚昆、耿飚等人的良苦用心,许世友紧紧握住杨尚昆的手,情真意切地表示:“你凡事处处为我着想……”他没有再说下去,个中深意,老友们心照不宣。

    精神抖擞在机场现身的许世友将军,将一切虚无的谣言不攻自破,这亦是杨尚昆、耿飚等领导人希望见到的结果。

    此行赴京,可谓收获满满。

    但,许世友将军也有偏不去北京的时候。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年迈的许世友将军身体已大不如前了,尽管他自信地告诉身边人:“我脑子清楚,手脚也灵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病,你们就别为我操那么多心。”他仍像往常一样,坚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但身体常常出现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也在告诉他,身体出现了一些毛病。

    许世友不以为意,南京的军区党委领导却相当重视此事,许世友病情严重,领导人们都希望许世友能到北京去好好治疗,许世友的老部下聂凤智受命来劝他,到北京治病。

    聂凤智

    对于聂凤智的到来,许世友很高兴。聂凤智将话题转到他的身体上,那时许世友还正在参加中顾委会议,聂凤智建议他会议结束后,直接去北京,到301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许世友干脆回答两个字:“不去!”

    聂凤智没有放弃,还在劝他,表示北京的治疗条件要比南京等好些,劝他要为自己的身体着想,但许世友还是坚持两个字:“不去!”

    无论聂凤智,又或是其他人如何劝,许世友都坚持不到北京去,开完中顾问会议,他又要回到南京。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北京,北京的医疗条件好呀。”许世友便说道:“北京的路太窄。”

    许世友晚年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一直都守在南京这片他热爱的地方,依然住在南京中山陵8号。至于负责为他治疗的医疗小组,是中顾委、中央军委、南京军区的各位领导同志决定,从南京军区总医院抽调医护人员组成的,这些医护人员时刻守在许世友床前,对许世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病情还能控制时,许世友喜欢运动,能动的时候他就尽量出去兜兜风,但后来许世友的病情愈发严重,他不得不离开中山陵8号的家中,被送到南京军区总医院。

    党中央、中央军委都非常关心他的病情,经常打电话到南京,或者派人到南京来看望,就连杨尚昆,也亲自到南京来,看他。

    杨尚昆来时,许世友还在昏睡中,迟迟没有醒过来,工作人员在他耳边喊:“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来看你啦,是从北京来的,是代表邓小平来的......”许世友始终没有反应,这时病重的他已经和老友杨尚昆说不上几句话了,更再难像那次开会时一样,紧握住老友的手。

    许多许多人的关怀最终都没有留下这位一生忠肝义胆的将军,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病逝,在历史上留下他一世威名!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实的动人的历史!

    单字解释: 许 世 友 去 北 京 开 会 前 耿 飚 向 军 委 下 指 示 不 要 给 许 司 令 员 派 专 机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