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唐平西秦之战,唐军先败后胜,20岁的李世民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2023.06.2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他的计划是从太原打进关中,以长安为都城,建立政权。

    就在李渊起兵不久,金城府校尉薛举在陇西起兵,率军击败驻守在枹罕(今甘肃临夏)的隋将皇甫绾,又收编了宗罗睺及羌人钟利俗的部队,很快发展到聚众13万人,占据陇西、鄯州(今青海西宁)、廓州(今青海贵德)等地,成为一支割据势力。

    不久薛举称帝,自称西秦霸王,建立西秦政权,很快薛举就把眼光投向长安,派其长子薛仁杲攻打秦州(今甘肃天水)、扶风(今陕西凤翔),直取长安,这就与从太原往长安打的李渊产生了直接冲突,薛仁杲攻下秦州,薛举随即迁都秦州。

    西秦霸王薛举

    薛仁杲随后攻打扶风,与农民起义军唐弼交战,虽然最终薛仁杲击败了唐弼,但也耽误了时间,李渊于617年夏进驻长安,薛举失去先机,但此时的薛举拥兵20万人,实力强劲,战斗力强,成为李渊的头号劲敌。

    薛举占据的陇西有隋朝最大的牧马监,也就是养马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战马,还有很多养马的人,马在当时是战略物资,骑兵在当时是最贵的兵种,再加上陇右民风彪悍,战斗力强,薛举在当时的力量非常强,是李唐政权在当时最近也最强的敌人。

    618年夏,薛举率军攻打唐军占据的高墌(今陕西长武东北),同时分兵攻打豳州(今陕西咸阳北)、歧州(今陕西凤翔南),为了对付薛举,李渊派他的儿子李世民率军出征,这是李世民首次以主将的身份率军作战,但这一战以李世民的失败告终。

    高墌之战,薛举击败唐军

    李世民采取的战略是:坚守不战、企图以消耗战的方式逼迫敌军后撤,再趁机攻打。对峙十余天,李世民生病了,将兵权交于手下大将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同时对他们交待了一段话:

    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

    意思是: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

    当时的李世民年仅20岁,初出茅庐,刘文静、殷开山等将领看李世民年轻,并未听从他的命令,而是在高墌城西南列阵迎敌,薛举率军攻打唐军,另派出一支骑兵绕到唐军军阵之后,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大败,士卒阵亡过半,将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战死。

    秦王李世民

    随后薛举占领了高墌,随后又趁胜攻取了折墌(今甘肃泾川东北),李世民兵败退回长安,刘文静、殷开山等不听从命令战败被免去官职,唐朝遭遇重大挫折,而薛举则保持了战略进攻姿态,高墌离长安不过400里路,骑兵2~3天就能到达,对刚刚建立的李唐政权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薛举的军师郝瑗建议说:唐军刚刚被打败,损兵折将,人心动摇,现在可以率军趁胜攻打长安。薛举准备起兵却得了病,在出战前他找了个巫师占止凶吉,巫师说薛举生病是因为唐军搞的鬼,导致薛举发兵犹豫不决,耽误了攻打唐朝的最佳时机,没多久薛举就病重而死。

    薛举一死,其长子薛仁杲继承帝位,形势发生转变,618年秋天,李渊再次派李世民率军出战,讨伐薛仁杲,薛仁杲其人骁勇善战,性格强悍,在军队中有万人敌的称号,打仗胜多负少,继承帝位后,薛仁杲率军打了两场战役。

    薛仁杲

    一是泾州(今甘肃泾川)之战,薛仁杲率军围攻泾州,守将刘感死守不出,薛仁杲久攻不下,假意宣传粮尽退兵,派出高墌城民诈降刘感,说高墌城与刘感一起起兵反对薛仁杲,引诱刘感进入高墌城,刘感怀疑有诈,不敢进城,率军退走,结果被薛仁杲率军打败,刘感被俘虏。

    二是陇州(今陕西陇县)之战,陇州刺史常达在宣䘵州(今陕西彬县北)攻打薛仁杲部将,斩首薛部千余人,薛仁杲率军攻打常达,好几次都不胜,于是薛仁杲派出部将仵士政率军万人诈降,常达中计,被薛仁杲部将俘虏,其士卒尽数投降。

    李世民率领大军到达高墌城,与薛仁杲部对峙,这一次李世民采取的战略仍然是:避敌锋芒、耗其锐气、避而不战、等待时机再战

    薛仁杲派出大将宗罗睺迎战李世民,李世民就是不出战,双方在高墌城对峙60多天,薛仁杲粮食将要耗尽,而且部众开始离心,薛仁杲部将牟君才、钟俱仇、粱胡郎等眼见形势不对,率军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觉得决战的时机到了。

    李世民大败薛仁杲

    李世民命令大将庞玉、梁实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列阵诱敌,薛仁杲派宗罗睺到浅水原迎战唐军,双方交战时,李世民率领骑兵绕到宗罗睺背后攻击,宗罗睺腹背受敌,全军溃败,薛仁杲则逃进了折墌城。

    李世民率领2000精骑昼夜行军200里追击薛仁杲,赶到折墌城下,不久,其他唐军也到达折墌,将城池重重包围,城内守军本来就与唐军对峙了60多天,再加上浅水原一战薛仁杲军大败,守城将士纷纷投降,第二天,薛仁杲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出降,李世民正式平定西秦政权。

    唐平西秦之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战役,也是李世民独自率军征战的开始,从此战中能够看出李世民行军打仗的军事风格,李世民初与敌军接触时,靠是坚守不战,消耗敌人的粮食和锐气,这是因为前线距离唐军近,而距离陇西远,再加上李渊占据长安后粮食充足,有能力与敌人对峙,这是李世民作战的前提。

    唐平西秦是李世民统一天下的序幕

    在没有发现敌人的破绽之前,李世民是不出手,以消耗来寻找战机,李世民打仗从来不随从敌人预设的战场,几乎每次打仗都是李世民主动预设战场,比如高墌之战,原本战场在高墌,但李世民主动在浅水原列阵,为的就是把敌人引诱到自己预设的战场,这对己方有利。

    在浅水原交战,有利于从后方包抄敌人,薛举就是用这一招打败唐军的,李世民同样用这一招打败薛仁杲,薛仁杲手下的将领及骑兵虽然骁勇,但是对峙了60多天,也难免疲惫,再加上缺少粮食及内部不和,薛仁杲最终惨败于李世民手下,而李世民则凭借这两战积累起来的经验开始了纵横天下的战争。

    单字解释: 唐 平 西 秦 之 战 唐 军 先 败 后 胜 岁 的 李 世 民 是 如 何 反 败 为 胜 的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