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陈赓3次入朝,却没有指挥过战斗,李奇微:他是来修地下长城的

    2023.10.2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长津湖》,也了解了当年抗美援朝时期的真实场景,当然这只是演的,真实的场景要比这个残酷的多

    其实这场战争对于我军来说,是一场恶战,尤其是战争的后半段,美军已经彻底看透了我军的弱点。

    但是我军因为物资运不进来的问题,导致各方面的资源都不充足,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在美军看到这个情况后,他们在攻下一处阵地后,待我军还没调整过来的时候,又立刻卷土重来,再次击败我军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我军的伤亡率大幅度上升,身为总司令的彭德怀着急的不行,最后患上了肠炎,只能回国调整身体

    在彭德怀走后,陈赓就掌握了指挥权,但这场战争的局面非常难扭转,毕竟我方物资短缺,一日解决不了,便一直会成为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陈赓知道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很重,他时不时地去前线考察情况,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一个洞。

    他看着这个洞发呆了好长时间,后来心里浮现出了一个绝佳的计划,于是不久之后便开始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我军就再次成为了优势方,并且让美军处在了濒临崩溃的状态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已经气的美军用46-60颗炮弹炸我方军人,但依旧伤不到我军分毫

    后来美军得知这个计划是陈赓的注意后,气急败坏地表示:“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他是来修长城的!

    1949年,越南遭受法国军队的侵略,由于战况紧张,胡志明不得不来到北京,寻求我国的帮助。

    当他说出目的后,我党也很犹豫,当时我们还没跟国民党较量完毕,另一边美国还加入了朝鲜内战

    毛主席也拿不定注意,后来询问了一下胡志明的建议,对方说:“陈赓,只要陈赓!

    原来陈赓是胡志明的老战友,他们在大革命期间认识,更重要的是,陈赓去过越南,所以胡志明认为陈赓十分合适

    大将陈赓乃是将门之后,他的爷爷是陈翼怀,曾是湘军的优秀将领,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位教书先生。

    1924年,陈赓由广州进陆军讲武学堂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

    陈赓前两次入朝,其实并没有参与战斗,第一次志愿军在整顿,美军则是出动战机在上方盘旋。

    在此期间,陈赓冒险上战场分析相关情况,对敌军进行分析,做足了资料后向我党汇报工作

    陈赓第二次前往朝鲜战场,更多时候是出谋划策,甚至很多次预判了李奇微的预判

    可以说,当时的陈赓作为彭老总的副手,起到了大作用,不仅阻止了美军的偷袭,还进一步将敌方的计划打破

    原本陈赓准备一起待在朝鲜,但早之前在战役中受过重伤,于是出现了旧伤还没有好,新伤还在增多的情况,最后只能回国

    回国后的陈赓依旧惦念朝鲜战场的情况,直到1952年,彭老总不得不回国治疗,陈赓立马去了前线

    至于当时陈赓扭转战局,靠的是坑道挖掘,志愿军白天防御敌人,晚上构筑坑道体系。

    有了坑道,战士们可以躲开炮弹,直接出现在他们的后方,让他们避无可避

    美军将领李奇见此情形,气得破口大骂:“他这哪是来打仗的,分明是来修地下长城的!我们还怎么打?

    1955年,由于陈赓优异的表现,被授予大将的军衔。

    单字解释: 陈 赓 次 入 朝 却 没 有 指 挥 过 战 斗 李 奇 微 他 是 来 修 地 下 长 城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