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梁师成简介—北宋末年奸臣,“六贼”之一

    2022.11.1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奸臣,“六贼”之一。
    政和年间,为宋徽宗所宠信,赐进士出身,迁晋州观察使,转兴德军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傅,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迁淮南节度使。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无恶不作,时称“隐相”。宋钦宗即位,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缢杀于途中。

    人物生平

    飞黄腾达
    梁师成聪慧狡黠,熟习文法,稍稍知道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他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
    政和年间,受宋徽宗恩宠,把名字写入进士的名籍中,逐渐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明堂,他为都监。明堂修成后,拜为节度使,并任中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使。
    号为隐相
    当时中外泰宁,宋徽宗留意于礼文符瑞的事,梁师成善于逢迎,希图恩宠。宋徽宗本来是把他作为下等奴仆的,却因此提拔他为近臣,凡是皇帝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徽宗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不能辨别真伪。梁师成实无文才,但却自我标榜,自称是苏轼流落在外的儿子。
    当时,苏轼的文章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间的都被毁去,梁师成向宋徽宗诉委屈说:“我的先辈有何罪?”此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他以翰墨为己任,广招天下才能之士,这些名人往往被他玷污。他在厅堂放了很多书画,请宾客参观,得到某人题识符合己意的,就秘密提拔,执政、侍从也可由此而升任。王黼待之如父,,称之“恩府先生”, 即使蔡京父子对他也要献媚攀附,京城人视他为“隐相”,他兼任百十个官职。
    狐假虎威
    宣和二年(1120年),王黼提出攻取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梁师成开始还反对,最终还是赞同了,并推荐谭稹为宣抚使。平定燕山后,他因功升为少保。更是广收贿赂,有人给他送钱数百万,他就让此人以歌颂宋徽宗帝书法为名,让他参加廷试,唱第那天,他侍立于皇帝身边,小声控制某某人的升降。他手下的小吏储宏也有科举功名,但却仍与当初一样为厮役。
    李彦在京东、京西搜括民田,所到之处飞扬跋扈,监司、郡守不敢与之抗礼。有人对宋徽宗说,梁师成恰在帝旁,厉声说“:皇上的仆人地位虽低,次序也在诸侯之上,难道能把这看成过失吗?”上言者害怕而不再说话。梁师成貌似不善言谈,但十分阴险,一有机会就会害人。
    罪有应得
    梁师成与王黼是邻居,宋徽宗到王黼家,见他们交往十分密切,已生气,朱勔又因应奉局的事与王黼有矛盾,于是趁机攻击王黼。宋徽宗罢去王黼相位,梁师成也因此遭贬。当时郓王赵楷最得宠,有意夺太子位,梁师成竭力保护太子赵桓。
    靖康元年(1126年),太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当时宠臣多随宋徽宗东下,梁师成因旧恩留在京城。于是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上书指斥梁师成。张炳指出梁师成就是李辅国,并说宦官里外相应,恐有不测。陈东又说梁师成有异心,窃取定策之功,应该依法惩处。宋钦宗迫于公议,还没有下达驱逐他的命令,梁师成疑心重重,寝食不离钦宗,即使钦宗上厕所,他也侍立于外,很长时间都没有发布命令。正赶上郑望之出使金营回来,宋钦宗命梁师成和郑望之带着宣和殿中的珠玉器玩再去金营。宋钦宗先命郑望之到中书省去告谕宰相。梁师成到后,立即扣留下,下诏历数罪状,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开封府衙吏押送他到贬所,走到八角镇,把梁师成缢杀,报告朝廷说他是暴死的,抄没家产。
    《宋史·卷四六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有记载。

    轶事典故

    当时传说苏轼远谪之时,将家中侍婢送与梁氏友人,不足月而生梁师成,故史家多含糊其词。梁师成自称“苏轼出子” 、“苏氏遗体”,也未遭到苏家的否认。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帐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人物评价

    陈东:“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余应求:“外总枢府,内预朝政,用名士以济其奸,盗文名以售其伪,专为谄媚以道主意,竞作淫靡以荡上心者,蔡攸、梁师成实为之,则攸、师成之罪同矣。”
    沈德符:“内监辈得志,多无忌惮。如梁师成之父苏子瞻,童贯之父王禹玉,皆是。然而苏、王子孙终得其力,且二公亦因而昭雪,自是怪事。”

    北宋六贼

    北宋六贼,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