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袁化中简介-明朝东林六君子之一

    2023.02.2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袁化中(? ~1625.9.20),字民谐,号熙宇,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多有善政。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提升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熹宗时,上书论述时政八事曰:“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均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上书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贪污行径,魏党大恨,诬其受熊廷弼贿万金,下镇抚狱,受尽酷刑,冤死狱中,与同遭冤杀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并称为“东林六君子”。崇祯初,袁化中才得平反,赠官太仆卿。安宗时,追谥“忠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袁化中(? ~1625.9.20),字民谐,号熙宇,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历内黄、泾阳县令,有善政。
    赤心为国
    泰昌元年,提升为御史。当时熹宗幼年即位,没有母后,宫府危疑。化中上疏弹劾大臣方从哲,报告上闻。天启元年二月,上疏陈述事件令人担忧的八件事: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话都切中事理。出京巡按宣府、大名,因为丁忧回家。服丧期满,起用掌管河南道。
    弹劾阉贼
    杨涟弹劾魏忠贤,化中也率领同僚上疏说:“魏忠贤障日蔽月,逞威作福,将大臣当作奴隶,斥责言官如同幼鸟,草菅内外廷官员性命。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人神共愤,因为陛下此前并不知晓,他尚有畏惧之心。如今杨涟已弹劾奏报,陛下感念做太子时魏忠贤的功劳,想免魏忠贤一死。可他最害怕的便是身死,若是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我等担心其宣泄愤怒的对象不在缙绅,却在陛下。陛下想一想,深宫之内,让多疑多惧之人平日陪侍左右,难道不该有所提防吗?“疏入,忠贤十分嫉恨。
    壮烈遇害
    锦衣陈居敬,是魏忠贤的爪牙,被杨涟所谈论到,也进攻忠贤做辩解。化中特上疏弹劾他,解除了他的职务。毛文龙献俘十二人,而小儿童女居其八。化中的坚持请求释放,借此奏言文龙论功行赏的滥用。魏忠贤向来保护文龙,更加不高兴。崔呈秀按淮、扬,赃私狼籍。回道考核,化中根据事实上奏,崔呈秀十分痛恨。恰好这时谢应祥廷推被攻击,化中与他共事,呈秀于是唆使魏忠贤贬化中秩,调他到外地任官。已,窜入汪文言诉讼中,逮捕他下诏狱。呈秀命许显纯以其受杨镐、熊廷弼的贿赂六千的罪名,酷刑拷打,在监狱中死亡。
    身后赠恤
    崇祯初年,追赠太仆卿,使他的一个儿子任官。安宗时,追谥号“忠愍”。

    人物评价

    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先被其毒。异哉,明之所称“三案”者!举朝士大夫喋喋不去口,而元恶大憝因用以剪除善类,卒致杨、左诸人身填牢户,与东汉季年若蹈一辙。国安得不亡乎!——(清)张廷玉等《明史》

    后世纪念

    清初,惠民县修建了“双忠祠”(地址在今县招待所西南隅),纪念袁化中和李浚。

    主要成就

    “前六君子”之一。

    史书记载

    《明史·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后世纪念

    清初,惠民县修建了“双忠祠”(地址在今县招待所西南隅),纪念袁化中和李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