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德公简介-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出子之兄

    2023.12.1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嘉,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
    公元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人物生平

    继承君位
    秦德公,嬴姓,赵氏,名不详,是秦宪公(亦作秦宁公)之子,其母名叫鲁姬子。秦宪公共有三子,与鲁姬子生下长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与其他姬妾生下少子秦出子。
    秦宪公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宪公去世,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废掉太子秦武公,拥立秦出子为君。
    秦出子六年(公元前698年),三父等人共同合谋派人暗杀秦出子,再次拥立秦武公为君。
    秦武公二十年(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秦武公死后,群臣未立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为君,而是拥立秦德公为君。秦德公继位后,将公子白封在平阳。
    梁芮朝贡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开始住在雍城大郑宫,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帝,命人占卜是否适宜居住在雍城。占卜的结果显示吉利,居住在雍城之后,秦德公的子孙可以东到黄河饮马。同年,梁国国君、芮国国君来朝贡。
    设立伏日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农历六月三伏天的说法就起自秦德公时期的秦国。伏就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产生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入伏,就会想到盛夏来临。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提高许多。在此之前,秦国没有伏天的说法,周朝和其他诸侯国也不存在;在此之后,人们特别重视伏天的来临,汉朝初期,朝廷甚至明确要求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伏日,不必求同。我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是秦德公开始规定入伏。
    当然,既然入伏,总得想想避暑热的办法。当时的人认为热毒恶气会产生蛊,需要用狗血禳除。于是秦德公命令把狗杀死肢解,将狗的肢体悬挂在城邑的四门,用来驱厉鬼、避邪气。
    同年,秦德公去世,终年三十四岁。秦德公共有三子,都相继成为国君,长子秦宣公,中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

    为政举措

    秦人祭祀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开始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今陕西境内的眉县祭祀天地。秦德公命人占卜迁都雍城是否吉利,结果是后代子孙可以以此地为依托向东发展,直至饮马黄河。秦国迁都以后,大臣梁伯、芮伯迫于压力而前来朝见秦君。这一年,秦国开始确定有三伏的节气,用在城门杀狗的方法来祛除热毒邪气。
    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秦国在关中的力量越来越强劲,早就不指望周天子照应的本地小诸侯——梁伯和芮伯前来朝见秦德公,算是把自己国家的安危置于秦国的保护之下。芮伯就是秦宪公时让秦国碰钉子的芮国的国君,可能已是芮伯万的子孙。芮国是姬姓国,始封君是周宣王的著名卿士姬良夫,因封于芮而以芮良夫著称。梁国位于今天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龙亭两镇地域内,和芮国毗邻,也是嬴姓诸侯国,据说始封君是秦仲的小儿子康,和秦国有血缘关系。关于梁国始封君的这个说法值得探讨,秦仲长子其(就是秦庄公)不过就是西垂大夫,还不是诸侯,秦仲的小儿子为什么反而会被封为伯爵成为诸侯呢?比较合理一些的解释应该是梁国国君是秦嬴之族,但未必真的是秦仲的儿子,其始封可能与秦襄公建立秦国的时间相差不远。

    史籍记载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秦宪公(秦宁公)。
    母亲:鲁姬子,生秦武公与秦德公。
    兄弟
    秦武公,秦德公同母兄。
    秦出子,秦德公异母弟。
    子侄
    • 儿子
    秦宣公,秦德公长子。
    秦成公,秦德公中子。
    秦穆公,秦德公少子。
    • 侄子
    公子白,秦武公之子,未继位,受封平阳。

    秦国历代君王

    代数

    谥号

    姓名

    在位年份

    在位起止

    身份

     

    秦非子

    嬴非(秦嬴)

    31

    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恶来五世孙

     

    秦侯

    未详其名

    10

    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秦非子之子

     

    秦公伯

    嬴公伯

    3

    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秦侯子

     

    秦仲

    嬴秦仲

    23

    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秦公伯子

     

    秦庄公

    嬴其

    44

    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秦仲长子

    1

    秦襄公(立为诸侯)

    嬴秦开

    12

    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秦庄公次子,公子世父之弟

    2

    秦文公

    名未详

    50

    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

    秦襄公子

     

    秦静公(秦竫公)

     

     

    未即位

    秦文公子

    3

    秦宪公(秦宁公)

    嬴立

    12

    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秦静公子

    4

    秦出子

    嬴曼

    6

    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秦宪公子

    5

    秦武公

    嬴说

    20

    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秦宪公长子

    6

    秦德公

    嬴嘉

    2

    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秦宪公子,秦武公弟

    7

    秦宣公

    嬴恬

    12

    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秦德公长子

    8

    秦成公

    嬴载

    4

    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秦德公子,秦宣公弟

    9

    秦穆公(秦缪公)

    嬴任好

    39

    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

    10

    秦康公

    嬴罃

    12

    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秦穆公子

    11

    秦共公

    嬴稻/嬴貑

    4

    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旧误作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4年

    秦康公子

    12

    秦桓公

    嬴荣

    28

    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旧误作公元前603年—公元前577年

    秦共公子

    13

    秦景公

    嬴石

    40

    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

    秦桓公子

    14

    秦哀公(秦毕公/秦㻫公)

    嬴稷

    36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秦景公子

     

    秦夷公

     

     

    未即位

    秦哀公子

    15

    秦惠公

    嬴宁

    9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秦夷公子

    16

    秦悼公

    嬴盘

    15

    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秦惠公子

    17

    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

    嬴刺

    34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秦悼公子

    18

    秦躁公(秦趮公)

    嬴欣

    14

    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

    秦厉公子

    19

    秦怀公

    嬴封

    4

    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秦厉公子,秦躁公弟

    20

    秦灵公(秦肃灵公)

    嬴肃

    10

    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秦怀公孙,秦昭子之子

    21

    秦简公

    嬴悼子(有人认为,“悼子”非名)

    15

    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秦厉公子,秦怀公弟

    (《秦记》谓秦灵公子)

    22

    秦惠公

    嬴仁

    13

    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秦简公子

    23

    秦出公(秦少主)

    嬴昌

    2

    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秦惠公子

    24

    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

    嬴师隰/嬴连

    23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秦灵公子

    25

    秦孝公(秦平王)

    嬴渠梁

    24

    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秦献公子

    26

    秦惠文王(秦惠王)

    嬴驷

    27

    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24年改元)

    秦孝公子

    27

    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

    嬴荡

    4

    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

    秦惠文王子

    28

    秦昭襄王(秦昭王)

    嬴则/嬴稷

    56

    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秦惠文王子,秦武王弟

    29

    秦孝文王

    嬴柱/秦柱

    (3天)

    公元前250年

    秦昭襄王子

    30

    秦庄襄王(秦庄王)

    秦异人/嬴楚(嬴子楚)/秦楚

    3

    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秦孝文王子

    31

    秦始皇(秦始皇帝)

    嬴政/秦政、赵政

    26

    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

    秦庄襄王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