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张学良的为人怎么样

    2024.04.25 | lishimi | 次围观

    张学良出生于辽宁鞍山,父亲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19岁时,张学良从东三省陆军讲武学堂毕业,进入奉系军中,当任要职,是个有家世、有背景的官二代。历史上关于张学良的评价,从来都是褒贬不一的,而且大都是贬大于褒。为什么这样说呢?

    1、军事指挥上毫无作为、立场混乱、胡乱指挥

    首先军事指挥胆怯惧敌。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开始接掌军政,但是张学良在掌握大权之后,并没有宣布为父复仇,在对日作战这个决定上优柔寡断,始终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在东北势力不断扩大。
    fc6e25fcdb465963.jpg

    其后果是日本在两个月之内就占领了东北,拥立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并且吞并了张作霖多年发展的东北工业基地,导致日本将下一步侵略华北的时间表拨快了好几年。

    1990年蒋介石去世15年后,张学良在获得自由状态下,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曾这样说:“‘九一八事变’,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

    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其次,张学良立场混乱。张学良后来在东北易帜之后,接受蒋介石领导,担任陕北剿匪总司令,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对当时刚刚抵达陕北的红军展开围剿。

    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快张学良就被中央红军策反了,在1936年掉过头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虽然后来释放了蒋介石,但是其扣押国家元首和上司,实属大逆不仁之最。

    由此可见,张学良在军事领导上,看不清战略方向,背弃民族大义,不敢直面日本人,逃避责任,导致东北轻易的就被日本人占据;在政治上又瞻前顾后,做事犹犹豫豫,反复无常,缺乏一个政治人物的魄力和智慧,到最后身陷囹圄,实属自作自受。

    2、私生活混乱不堪,看似有情,实则无情无义

    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虽然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早年常有风流韵事,人称“花花公子”。十六岁的时候,张学良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女人,是张学良表哥的姨太太,当时他表哥给张作霖做部下。张学良常到他家去玩,被其姨太太引诱,从此开始了他的风流生涯。

    后来张学良在北京任总司令后,开始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抽大烟、找女朋友,最后在狱中与六十六岁高龄的原配夫人离婚,与赵四结婚,整个抗战期间,纳妾不断,先后纳了11个小妾。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摘自《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由此可见张学良毫无家庭观念,是一个薄情无义之人。同他的父亲张作霖比起来,张学良就是个“虎父犬子”的典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