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粟裕大将77岁病逝后,留下长子任北京军区副司令,现在过得怎样

    2022.10.2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粟裕大将77岁病逝后,留下长子任北京军区副司令,现在过得怎样

    1980年,73岁的粟裕大将饱受高血压和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病痛折磨,身体每况愈下,急剧恶化,但他却依然坚持撰写战争回忆录,并致力于研究未来的现代化战争的走向,焦头烂额,呕心沥血,终于在4年后,迎来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

    1984年,曾经纵横驰骋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的不败战神粟裕,甚至已经下不了床,连部队在过年举办的茶话会也不能正常参加,只是摆脱秘书代表自己,面向全体官兵,传达了重要讲话:请珍惜我党我军好不容易得来的伟大胜利影响力,也请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却不料一语成谶,仅仅11天后,为新中国革命居功至伟,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就在病床上安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77岁,那么,粟裕大将在77岁因病逝世后,被他给予厚望的长子粟戎生,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

    1942年,粟裕的长子粟戎生在抗战烽火中降生,而此时,粟裕已经官至江南新四军的主战师长职务,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破坏敌军的清乡大扫荡军事阴谋,军务缠身,忙的黑白颠倒,但为了保护妻儿的安全,粟裕大将就将他们全部送到了江苏扬州的岳母家,而粟戎生的名字,就是粟裕的岳父起的,寓意感谢粟裕的戎马一生,也对粟戎生抱有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粟裕的衣钵,因为粟裕身份特殊,所以儿子粟戎生的童年生活基本上全在战乱中度过,虽然与父亲很少见面,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与粟裕大将的父子亲情。

    1945年,粟裕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河边,教他游泳,但没想到粟戎生却因为害怕,不敢下水,所以,粟裕就干脆将儿子一把抱起来,迎着妻子楚青担忧的目光,将他丢进了冰冷的溪水中,让他自己爬起来,英雄严父的形象,让粟戎生从小就对粟裕非常敬畏,一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粟戎生颠沛流离的生活才终于安静下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越来越向往军营的生活,并在1961年光荣参军入伍。

    这一年,粟戎生19岁,临出发前,粟裕亲自将儿子叫到面前,反复规劝道:年轻人要有朝气,不要怕苦怕累,也不要坐机关,你必须到基层历练,家里不用你担心,到了部队好好干,而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粟戎生参军后,毫无高干子弟的眼高手低,求真务实,不怕苦也不喊累,逐渐成长为我军中一名革命信念坚定,勇往直前,无私无畏的人民战士,就算是当上了连长,也没有一点架子,最喜欢和战士们席地而坐,围在一起聊天。

    1983年,粟戎生调任总参工作,出任炮兵研究所的研究员,短短2年时间,深刻了解到了步炮协同作战的战略思想和必要性,于1985年奉命南下,参加老山防御战,这里山路崎岖坎坷,地形地势复杂,非常不适合大规模装甲兵团作战,所以,粟戎生在亲临现场视察后,就立即贯彻并执行设计出了,一系列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斗计划,果然战果非凡,战绩突出,很快粟戎生就荣获三等功,做出了成绩,并一路坐到了军参谋长的位子上,成为全家人的骄傲,1989年,粟戎生正式成为总参谋部的军务副部长,因表现突出,又于1993年,被提拔当上了集团军军长,享受正军级待遇。

    至1998年,粟戎生正式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被授予中将军衔,在2006年正式卸任所有职务,退休回家享受生活,如今,粟戎生将军已经78岁高龄,但却依然保持了一种刚毅端正的军人作风,龙行虎步,从不拖泥带水,子承父业,难舍戎武情缘,是粟裕大将最合格,也是最出色的衣钵传承和继承人。

    单字解释: 粟 裕 大 将 岁 病 逝 后 留 下 长 子 任 北 京 军 区 副 司 令 现 在 过 得 怎 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