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上,结局最凄惨的8大名将,你觉得哪一位死得最冤枉

    2022.06.1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我国古代这8大名将,立下了不朽之功,但却难以善终?

    一、吴起

    吴起,战国时期的顶级名将,一生百战百胜,无一败绩。

    吴起在鲁国时,齐国派兵来攻打鲁国。鲁庄公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其妻子是齐国人,鲁庄公心存疑虑,不敢重用吴起。为了打消鲁庄公的顾虑,吴起回家后杀了妻子,并率鲁军大败齐军。白起到魏国后,为魏国打造了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并率魏军3次击败秦军,一次大败齐军。

    白起到楚国后,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在楚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吴起改革,虽然让楚国的实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但却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楚悼王病逝后,楚国贵族要射杀吴起。吴起躲到了楚悼王的身体后面,而楚国贵族依旧不管不顾,放箭射杀了吴起。在这个过程中,楚悼王也身中数箭。吴起死后,楚肃王处死了杀害他的楚国贵族,但也废黜了吴起的变法内容。

    二、商鞅

    商鞅,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幕僚。公叔痤临死之前,劝说魏王重用商鞅为相,否则就杀了商鞅。

    当时的商鞅还岌岌无名,魏王不愿意任用商鞅为魏国国相。公叔痤转而对商鞅说,让他赶快去逃命,否则魏王会杀了他。商鞅说,魏王不肯听你的建议任用我为国相,又怎么会听你的建议杀了我。公叔痤死后,魏王不愿意重用商鞅,但秦国却在此时颁布了招贤令,广招天下人才。

    在魏国无用武之地后,商鞅来到了秦国。商鞅的王霸之道引起了秦孝公的兴趣,在他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秦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受益于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后,商鞅率兵攻打魏国,大败魏军,为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商鞅对秦国立有大功,但是其改革动了秦国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在秦国贵族的诬陷下,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

    秦惠文王处死了商鞅,但没有废黜他的变法内容,这让秦国持久受益,最终帮助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三、白起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了起来,而真正给予六国重创,让六国患上“恐秦症”的人,是战神白起。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攻打秦国,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做了秦军主将。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大败韩魏联军,斩杀敌军24万人。这之后,白起不断率兵攻打山东六国,一生百战百胜,重创韩、赵、魏、楚等国,为秦国夺取了山东六国七十多座城池。与此同时,白起还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斩杀赵国45万士卒,让山东六国再无力和秦国抗衡。

    白起为秦国立下了不朽之功。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让白起率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白起觉得没有胜算,不愿出征。同时,白起不满长平之战后,其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而秦昭襄王听信宰相范雎之言,下令让他撤军,让白起错失了建立灭掉赵国的不朽之功,赌气不肯去打赵国。

    白起违抗秦昭襄王的命令,不愿出征,这惹怒了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诬陷下,秦昭襄王处死了白起。

    四、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

    李牧,为赵国镇守边将时,曾在雁门关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万兵马,让匈奴士兵再不敢靠近赵国边境。后来,赵国老将廉颇遭赵王弃用,逃到魏国后,赵悼襄王无将可用,将李牧调回来,将他率兵抵御秦军。李牧军事才能出众,两次以弱胜强,大败秦军,让其无法灭掉赵国。

    秦国名将王翦在战场上难以击败李牧后,就使用了秦国惯用的离间计。王翦让人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郭开诬陷李牧叛国,导致李牧被赵王处死。李牧被杀后,王翦顺利灭掉了楚国。

    五、项羽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后。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曾将楚怀王骗到秦国,将其软禁至死,这让楚国人非常痛恨秦国,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后,和其子胡亥实行暴政,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苦秦久矣。秦始皇病逝后,秦国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楚人项羽和其叔父项梁趁机在会稽起兵,反抗秦二世。项梁在定陶之战中秦国名将章邯击败,战死,但是项羽才能出众,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率兵大败章邯、王离,让秦朝走向了覆灭。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等诸侯爆发了冲突。项羽才能出众,多次大败刘邦,尤其是彭城之战,项羽用3万兵马击败了刘邦56万大军,差点擒杀刘邦,但项羽不愿和天下人才共享利益,导致其的追随者越来越少,刘邦的追随者越来越多,最终被刘邦击败,落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六、韩信

    韩信,曾是项羽的幕僚,项羽不愿重用韩信,不肯采纳韩信的建议,让韩信觉得自己在项羽帐下无用武之地,于是离开韩信,投奔到了刘邦手下。在刘邦手下,经萧何劝说,刘邦开始重用韩信,拜其为大将军。刘邦和项羽作战的过程中,韩信避开项羽,帮助刘邦灭掉了代、魏、燕、韩、齐等诸侯国,削弱了项羽的实力,以及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

    刘邦称帝后,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打仗特别厉害,而且他有地盘有兵马,只要他想造反,就可以取代刘邦而称帝,这让刘邦寝食难安,最终设计将韩信擒拿,导致韩信被吕后骗入宫中杀害。

    七、岳飞

    1127年,金人攻破大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这段历史为“靖康之耻”。金人灭掉北宋后,在北宋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张邦昌“伪楚”政权,然后带着俘虏和抢来的钱财回去了。金人走后,张邦昌由于不被宋人支持,又将权力还给了康王赵构。赵构建立了南宋。自己建立的傀儡政权被灭后,金人又继续南下,想灭掉南宋。

    这时,大宋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众多名将,他们众志成城,率兵击败金人,保住了南宋。

    大宋和金人作战,逐渐拥有了不少究竟战场的精兵,具备和金军扳手腕的实力。为了收复失地,岳飞、韩世忠、张俊、刘琦等将领兵分三路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战场局势不利于自身后,金军开始和南宋和谈。赵构深知金军的强大,以南宋的实力,并不能完全将其击败,而南宋的财政又捉襟见肘。赵构拿不出多余的钱,支持岳飞等将领继续将这场战争打下去,所以趁机和南宋议和。为了不影响议和,赵构下令让岳飞等人撤军,让岳家军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完成议和后,由于大宋不信任武将的传统,赵构为了除掉功高盖主的岳飞,纵容秦桧陷害岳飞,导致岳飞因“谋反罪”被杀。岳飞长子岳云和岳飞一起被杀,其他子女,都被流放到岭南。

    八、蓝玉

    蓝玉,常遇春的妻弟。

    蓝玉,智勇双全,勇猛善战,他领兵南征、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等,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功勋。

    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但朱允炆荏弱,驾驭不了一众开国功臣,这让朱元璋忧心忡忡,找理由杀了胡惟庸、李善长等众多开国功臣。在这种大背景下,蓝玉却不思低调做人,反而居功自傲、纵兵毁关等,让朱元璋不满,找理由杀了蓝玉。

    朱元璋将蓝玉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手段非常残忍。受蓝玉案牵连被杀之人,多达1.5万。

    单字解释: 历 史 上 结 局 最 凄 惨 的 大 名 将 你 觉 得 哪 一 位 死 得 最 冤 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