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看不破赵高的计谋,还和其狼狈为奸谋害忠良

    2023.01.2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李斯从初入秦国,被吕不韦任以为郎,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睿智和才能,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屡屡献策起了较大作用。最后,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位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始皇在世时,他可以说是富贵已极,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吕不韦。

    李斯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要归功于秦始皇提供给他的机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李斯本身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但是为什么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死于沙丘平台时,他却被毫无学识的赵高说服,伪造圣旨立胡亥为帝,自掘坟墓,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

    李斯曾经跟大学问家荀子学习过帝王之术,在他学有所成,告别荀子时说了一段名言:“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困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土之情也。”

    意思是说,没有比地位卑贱,更大的耻辱,没有比穷困更大的悲哀,有人久处于卑贱贫苦的境地,却在那里自命清高,讥世骂富,实际上他不是不向往荣华富贵,而是他没有能力得到而故作姿态罢了!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现在听了感觉非常有道理,很多人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心态,只是他们没有李斯那么有才华,所处的环境也跟2000多年前不一样罢了。

    李斯的这种独白赤裸裸的道出了他的人生观,正是从这种人生观出发,他走过了一条出人头地又惨下地狱的道路。

    从李斯的人生格言,可以反映出李斯是一个极为贪恋荣华富贵的人,这跟他的才华没有任何关系,是人的本性。

    李斯人生转折点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阴谋发动政变,想要扣押秦始皇临终玺书,伪造圣旨杀死秦始皇长子(秦始皇临终指定继承人扶苏),立公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而这一切最终的决定权,是在丞相李斯手里。当时李斯要是不首肯,赵高的这些阴谋根本无法实现。

    狡猾的赵高,在说服了胡亥以后,便来游说李斯,赵高虽然没有李斯那样的才华,但是他能够做到太监中权力最大的人,能够在秦始皇身边成为大红人,在识人,察言观色方面是李斯无法比拟的。

    赵高正是看透了李斯极度贪恋权位的自私心理,从这一点攻下李斯这个政变路上不可逾越的大桥头堡。

    李斯原本是想按秦始皇的既定方略办,但是赵高向李斯提出了五个问题动摇了他:“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远谋而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赵高提醒李斯,他的才能,功劳,智谋在天下人眼中的形象,和长子扶苏的关系,这五个方面都不如大将军蒙恬。

    如果让长子扶苏继位,肯定会用蒙恬为丞相,等到那个时候,丞相的位置就跟你没关系了。

    赵高始终对着李斯想保住权位的私心猛戳其要害,李斯最终露出了自私卑懦的熊包相,无可奈何的同意了赵高的建议。

    赵高计谋得逞以后,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死了公子扶苏,蒙恬蒙毅等人……自己坐上了郎中令,成为了胡亥的心腹。

    李斯虽然暂时保住了相位,但是权势已经比不上赵高了,胡亥上台以后,天下大乱,陈涉起义,六国贵族也趁机起事。李斯因“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将爵位,俸禄看得太重,自己又没有平治天下的好办法,便顺从胡亥的欢心,于是上书请求进一步重刑厚敛。这样一来,最后连原来秦国境内的人民都造反了。

    这个时候赵高,将胡亥与各大臣百官隔离起来,自己在中间为所欲为,大量杀害功臣名将和秦始皇宗室公子公主后,又设计种种计策,使得李斯失宠,最后,在公元前208年,李斯被判处极刑,腰斩于咸阳大街上,并夷灭三族。

    单字解释: 李 斯 那 么 聪 明 为 何 看 不 破 赵 高 的 计 谋 还 和 其 狼 狈 为 奸 谋 害 忠 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