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拓跋宏:民族大融合的开创者,隋唐盛世奠基人,最后却被活活气死

    2022.07.2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如果将秦汉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那么隋唐毫无疑问就是中国的第二帝国。

    如果将秦始皇称为第一帝国的奠基人,那么谁能称为第二帝国的奠基人呢?

    答案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秦始皇有着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等大功,孝文帝又有什么功劳,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能让他堪称隋唐的奠基人呢?

    一.北魏拓跋,胡汉交融

    这个问题得从孝文帝的奶奶冯太后说起。

    冯太后是北燕皇室后裔,标准的汉族。她十四岁便进宫,二十四岁就成了太后。在这么小的年纪便得到宫廷的历练,铁腕和凶狠仿佛是她成功的法宝。

    冯太后在献文帝去世后,拥立了献文帝五岁的孩子,后来的孝文帝拓跋宏。冯太后对拓跋宏极好,甚至将其视如己出。冯太后不仅是拓跋宏名义上的奶奶,更是他事实上的母亲。

    年幼的拓跋宏,自然从冯太后身边学到了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处事方法,更从中得到了北魏数位皇帝的遗愿——改革。

    从冯太后这里,拓跋宏得到了汉文化乳汁的充分喂养。这也使他得到了改革的办法,从这里,中华文化的新一次大融合开始了。

    二.名为南征,实为改革

    改革何时在拓跋宏心里酝酿完成,千年后的我们早已不得而知。但改革的第一步是什么,后世却了如指掌。

    在拓跋宏的心里,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可以预想,这一步将会触及无数鲜卑人的利益。

    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其位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界处,都城在这里,那些鲜卑贵族们既能享受到统治大片领土的好处,又不用忍受远离家乡之苦。

    为了迁都,拓跋宏可谓煞费苦心。他先是假模假样地宣布御驾亲征,征讨南方的南齐政权。为了表示自己南征的志向,拓跋宏还假模假样地进行了占卜,这才没有招致群臣的反对。

    随后,拓跋宏集结军队、带着百官,浩浩荡荡地朝南边进发。当时正是农历九月,北方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拓跋宏就带着军队,在这样的环境下连连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洛阳。

    此时,本就是娇生惯养的鲜卑贵族们说什么也不肯再走下去,拓跋宏见他们不肯走下去,便一个人穿着铠甲,骑着大马,众臣看这架势,还以为拓跋宏要一个人南征,纷纷跪倒。

    拓跋宏看见,说:“要么南征,要么南迁!”南征和南迁哪个比较好,贵族们很快做出了选择:南迁。

    鲜卑贵族们本以为,自己的退让可以换来这个年轻皇帝的和缓,但没想到,一波又一波的改革即将到来。

    首当其冲地便是政治改革,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接踵而来。随后来临的便是鲜卑习惯的改变,禁止鲜卑服饰、禁止鲜卑语言、将鲜卑的度量衡改成汉族的、甚至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从个人到国家的一系列改变,可以看出孝文皇帝的极大野心——建立一个两汉级别的大帝国,实现民族融合。

    随后,在改汉姓这件事上拓跋宏也是一马当先,先行宣布将自己的鲜卑姓氏“拓跋”,改成了汉姓“元”,名为元宏。

    三.融合之路,道阻且长

    改革从不是一帆风顺。从范围和深度来看,这都是一次极其庞大的改革,因而阻力极大。

    公元496年8月,元宏出宫巡视,在此期间,一直对迁都洛阳心怀不满的皇太子元恂,杀害了一直规劝他的高道悦,暗中选了三千匹马,准备秘密出奔平城。

    不过好在京城内的大臣们控制住了事态发展,这才没有引起更大的祸端。

    这件事被元宏知道后,他立马奔赴洛阳。见到元恂后,他怒不可遏,一边列举着元恂的罪责,一边亲自拿起棍棒杖责元恂。

    自己打累了,又叫其他人代替自己打了元恂一百多杖,打的元恂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同年年底又宣布废除元恂太子之位,事情这才告一段落。

    第二年四月,外出巡视的元宏又得知,废太子元恂在洛阳秘密谋反。这次元宏不再迟疑,他命咸阳王元禧带着毒酒赶到洛阳,毒死元恂后才了事,此时元恂年仅15岁。

    元宏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不学无术的儿子又怎么有本事谋反,这背后必定有反对改革的鲜卑贵族们作祟,但为了大局着想,这个儿子必须除掉。

    此后,许多德高望重的鲜卑老大臣们还公然反抗元宏的政策,比如在朝会上穿着早被元宏禁止的鲜卑服饰,元宏无可奈何,只好宣布一部分鲜卑贵族只需在秋季来洛阳,春夏两季待在平城即可。

    智者总是孤独的,元宏的政策明明极为明智且富有远见,但却招致众多鲜卑贵族甚至自己儿子的反对。

    公元499年,元宏因抱病亲征,于行宫驾崩,此时距离他迁都仅仅过了五年时间。他的死,与其说是亲征造成,反对者的攻击才是元宏驾崩的主要因素,他是被活活气死的。

    在他死后,这场改革也草草收场,三十年后,就连北魏也就此分裂。

    但在六十年后,一个新的大帝国即将崛起——隋唐。

    虽然拓跋宏的改革仅仅持续几年,但改革的好处却一一显现出来:人口增长、民族融合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南朝的汉人只剩下血统的区别,这让南北的统一又成了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隋文帝杨坚才能一举结束将近四百年的南北朝时期,将中国再次归于一统,这才有后来的唐朝盛世。

    而隋朝杨氏和唐朝李氏的祖先,便是北魏汉人,而他们能够接过拓跋宏的接力棒,也和拓跋宏的改革有关。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汉族化,汉族鲜卑化,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一部分的鲜卑血统。

    贞观年间,万国来朝,李世民也被各族人民称为——天可汗。可是,没有拓跋宏在六十年前铺路,李世民的这个“天可汗”,不就成了“空头皇帝”,无稽之谈吗?

    由此见得,在某一个维度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个能和秦始皇、朱元璋相提并论的人物,没有他的努力,隋唐这个世界大帝国也根本无从说起。

    单字解释: 拓 跋 宏 民 族 大 融 合 的 开 创 者 隋 唐 盛 世 奠 基 人 最 后 却 被 活 活 气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