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被我军全歼,只因为老蒋一个错误命令

    2023.06.05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7年5月12日,孟良崮战役拉开了序幕。在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的命令下,张灵甫率领整编74师从垛庄出发,准备向北进攻坦埠。为了确保整编74师进攻万无一失,汤恩伯还命令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天霞整编83师,在左右两翼负责掩护整编74师。此后,张灵甫率领整编74师先后越过黄鹿寨、三角山、杨家寨等地,准备在要求的时限内发起对坦埠的攻势。但是,由于张灵甫贪功冒进,加上黄白天和李天霞没有及时跟进,整编74师已经呈现出孤军冒进之势。

    当时,华东野战军迅速抓住这一战机,派多支主力纵队向张灵甫整编74师左右两翼的侧后方穿插,隔绝了张灵甫与黄百韬、李天霞所部的联系,实现“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的战术设想。当张灵甫得知其左右两翼联系的要地界牌、天马山、桃花山、磊石山丢失之后,大为惊恐,察觉到自己有被围歼的风险,急忙下令掉头南撤。由于张灵甫与黄百韬、李天霞之间的联系被隔断,所以张灵甫没有选择与任何一部汇合,而是向南退入到了孟良崮地区。

    张灵甫率部退入孟良崮地区之后,虽然呈三面被围之势,但如果继续南撤,从而到达此前的驻地垛庄,那就完全可能成功逃脱。因为在张灵甫看来,垛庄无疑是最为安全。可是,就在张灵甫准备继续撤退的时候,却接到了蒋介石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也相应地发给了当时担任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和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蒋介石在电报中先是分析了一下局势:“获悉灵甫之74师被围于孟良崮(当时仅是三面被围),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决战的大好机会。”

    紧接着,蒋介石开始下达命令:“现命令灵甫之74师坚守阵地、吸引对方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决战一场,一举改变华东战局。”接到命令之后,张灵甫也对蒋介石的看法表示认同,于是就放弃了继续南撤垛庄的计划,转而率部分头占领孟良崮地区的各个高地,准备死守以待援军,实现“中心开花”的战术。结果,就在张灵甫抢占孟良崮制高点的之后,华东野战军奇袭垛庄,彻底切断了张灵甫的后路,实现了对张灵甫的四面包围。

    此后的战事发展大出张灵甫所料,自己倒是率部死守了,可蒋介石计划中的各路援军却迟迟不能到达,最终在一片懊悔当中,张灵甫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有人曾分析说,当张灵甫退入孟良崮之初,华东野战军的合围还不严密,外围更是有黄百韬、李天霞相距不远,凭借整编74师的战斗力,如果能够内外合击,突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即使不能全身而退,但至少可以保存一部分兵力。但坏就坏在,蒋介石异想天开地认为这是一次决战的大好时机,于是命令整编74师死守,最后死守变成了守死。

    单字解释: 在 孟 良 崮 战 役 中 整 编 师 被 我 军 全 歼 只 因 为 老 蒋 一 个 错 误 命 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