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国有多重视人才,看宰相就知道了,用了大量外国人做宰相

    2024.01.1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说起秦国,我们知道是战国七雄之一,还是春秋五霸之一。这个国家在东周最后实力强大,吞并了其他国家。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有人说和商鞅变法有关,也有人说和秦国出明君有关。其实这些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秦国重用人才。而且对国外的人也都非常重用,其中就用了大量的外国人做宰相。

    宰相在中国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大权。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宰相,更是百官的领导,权力更大。能担任宰相的人绝对都是君主信任的人,而秦国的宰相可以说非常特殊,有大量的外国人担任过秦国的宰相。我们看一下大致状况。

    首先就是秦穆公时期任用百里奚做宰相。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后来作为奴隶来到秦国的。他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可以说为秦国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秦穆公是开了个好头,之后很多秦国国君任用外国人做宰相。

    其次是蹇叔,他是宋国人。蹇叔经过百里奚引荐,进入秦国,辅佐秦穆公,授上大夫,迁右庶长。可以说他和百里奚一起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

    第三是张仪,张仪本来是魏国人后来到秦国做宰相。张仪在秦惠文王时期为宰相,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第四是孟尝君,孟尝君虽然是齐国人,但还是在秦国做过宰相,不过时间并不久。

    第五是魏冉,楚国人。魏冉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可以说他为相期间,秦国的国力不断上升。

    第六是范睢,魏国人。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这个政策一直后秦国执行。

    第七蔡泽,燕国人。蔡泽献计秦昭襄王离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灭东周,封纲成君。居留秦国十多年,秦始皇时,曾出使燕国,号为纲成君。

    第八李斯,楚国人。李斯就不用说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的很多事情都有李斯的参与。

    可以说秦国从秦穆公开始,任用了大量的外国人做宰相。尤其是秦孝公之后,真的是任人唯贤,不管出身和国籍。这样的国家,能不繁荣昌盛吗?也难怪秦国最后能统一天下。

    单字解释: 秦 国 有 多 重 视 人 才 看 宰 相 就 知 道 了 用 了 大 量 外 国 人 做 宰 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