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高平:四十万白骨换来一碗豆腐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我省高平市有一种著名小吃,叫烧豆腐,据说源于长平之战。人们把豆腐比作秦将白起,先油煎,后锅煮,还不解恨,最后还要把比作白起脑浆的豆腐渣用蒜泥搅拌,夹在豆腐中一起吃,以此来诅咒白起。高平人为什么如此恨白起?原因是秦赵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了赵卒40万人,当时为赵人的高平人永远不会忘记这莫大的耻辱。

    长平之战

    白起,秦昭襄王(也称秦昭王)时的大将军,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另三位为秦国的王翦、赵国的李牧、廉颇),封武安君。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率军伐韩,攻占韩之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上党郡(其区域为今长治市及晋城市全境和晋中市的榆社、和顺、左权三县)南通韩都“郑”(今河南新郑市)的通道。韩国敌不过秦国,欲献上党于秦而求和。时任上党郡守坚决抵制,韩王撤换了他,任命冯亭为新郡守。但冯亭也不愿将上党归秦,激怒了秦国。秦军攻打上党,冯亭率众抵抗,坚守30日终因寡不敌众,最后不得不降赵,将上党17城邑献给了赵国。上党归赵,更加激怒了秦国,导致了秦赵长平之战的暴发。长平之战的目的是争夺上党,因为战役发生在赵国的长平邑(今高平市),故名长平之战。《史记·秦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等正史对长平之战记载得都比较详细,这里不再赘述。

    长平之战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开始,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赵军45万,统帅先是廉颇,后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军50万,统帅对外公开的是王龁,实际由白起暗地里指挥。战役持续了三年,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最终以秦胜赵败、秦坑杀赵卒40万而告终。当年长平之战的战场遍及大半个高平,主战场涉及今天的13个乡镇,分布在长约30公里、宽约10公里的丹河东西两岸河谷地带。当年白起坑杀赵卒的谷口村、全国惟一的一座祭祀长平之战亡灵的骷髅庙、1995年发现的永录尸骨坑、军事要塞大粮山、山上的廉颇庙、秦军进入长平的空仓岭、军事要冲光狼城、秦筑百里石长城等长平之战有关遗迹尚存,黙黙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残酷。

    “计曰”之谜

    长平之战最令人震惊的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人,这么大的举动是如何决策的,应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是长平之战研究需要首先弄清的一个问题。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这段记载中的“武安君计曰”,从字面上看是白起给人讲述如何处置降卒的计谋,是给谁讲的?讲的是他自己的计谋,还是根据秦王旨意的计谋?没有说清楚。两千多年来,人们就按这段记载认定是白起坑杀了赵军降卒40万人并诅咒他,把仇恨都集中在了白起一人身上,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和执掌生杀实权的丞相范雎反而不被人们所恨。如何解开“计曰”二字背后的密码,是弄清坑杀赵军40万降卒的主谋应是谁的关键。

    2017年2月,央视一套播岀的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对坑杀赵卒40万有了新的说法,大意是:长平之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相持阶段,赵军在丹河东岸筑垒壁坚守不岀,与秦军隔河对峙了很长时间,意图是想逼秦军主动撤兵,秦军没有就范。第二阶段是赵国换将之后,赵括率军西渡丹河,主动进攻秦军,秦军诱敌深入,伏击赵军,双万伤亡很大。赵军死亡25万,统帅赵括被射杀;秦军死亡20万。赵军剩余的20万被秦军围困46日后降秦,长平之战结朿。

    如何处置赵军降卒20万,成为长平之战最后的一个焦点。按照白起的想法,接受这20万降卒,编入秦军,乘胜进攻邯郸,一举灭亡赵国。但当时军中缺粮,包括赵军降卒20万人吃饭在内,存粮仅够五天食用,面临断炊的境地。白起派军需令长卫先生火速回咸阳,奏请秦昭王接纳20万降卒并编入秦军,同时增拔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昭王一开始同意白起的奏请,但丞相范雎却奉行“既攻地又攻人”的策略,极力向昭王进谏,要昭王把20万降卒全部杀掉,以接受过去上党归赵不归秦的教训,彻底免除后患,使赵国再无力与秦抗衡。昭王最终接受了范雎的谏言,并按照范睢“攻人”的计谋,向白起下了一道无字诏书,既不给粮食,又不明确说如何处置20万降卒,让白起自行决断。白起接到无字诏书后,一看就明白了昭王的意图,不得不服从昭王的旨意,以挟诈的手段坑杀了赵军20万降卒,留下了千古骂名。这样,昭王的无字诏书既达到了坑杀20万降卒的目的,又把责任全部推到了白起身上,昭王和范睢二人却洗刷得一干二净,可谓一箭双雕。

    但从秦王的无字诏书这一史实中可以证实,《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的所谓“武安君计曰”,显然是根据秦王旨意讲的处置赵军20万降卒的计谋,而非白起个人的主意。这样,“计曰”二字背后的密码就解开了。

    赵军降卒究竟是多少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和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说法不一。前者是40万,全部坑杀,加上俘虏共计45万;后者是20万,全部坑杀,加上战场上被秦军射杀的25万,总数也是45万。究竟哪种说法对,有待进一步探讨。

    将相之争

    长平之战前,就如何处置降民降卒问题,曾在朝堂上进行过激烈争论。范雎主张全部杀掉,以绝后患,而白起却坚决反对,双方争扏不下。没想到,主张杀降民降卒者却落了个清白,而反对滥杀降民降卒者反而成了罪魁祸首,历史真是捉弄人啊!

    纵观《史记》和《大秦帝国之崛起》释放的信息,我认为:

    一、秦昭王时期正处于诸侯称王称霸和统一的帝制即将建立的战国末期,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一统天下近800年的周天子从此不复存在,各诸侯国纷纷向秦国称臣,秦国替代了周天子,成了统领各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王制的各项政治制度已基本建立,为30年后秦昭王的重孙秦始皇建立我国统一的第一个帝制国家奠定了基础(秦昭王在位56年死亡,在他的儿子孝文王继位一年、孙子庄襄王继位三年后,他的重孙秦王政继位,25年后称帝,距昭王死亡正好30年)。白起作为秦国的一名大将军,他的天职是不折不扣地执行秦王的旨意,这是君臣之间不可逾越的政治规矩。对如何处置几十万赵军降卒这么大的事件上,他只能按秦王的意图办,自己无权擅作主张,这一点白起很清楚,所以他才急派军需令长毛先生回咸阳向昭王禀报,以得到昭王的诏示。故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尽管有的情节有一些夸张和虚构,但其讲述的史实大致符合历史事实,办事规则也合情合理。《史记》交待得不完全淸楚,可信度如何,有待历史学家深入考量。

    二、长期以来,人们把坑杀赵军几十万降卒的罪责都算在了白起一人头上,这对白起是不公正的。主谋应是秦昭王和丞相范雎,白起则是一个忠实执行者。

    三、白起的结局并不好,完全是被范雎害死的。范雎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事为须贾所诬,被魏国丞相魏齐使人笞击折胁弃于茅厕。后化名张禄,由王稽(后为河东郡太守,因失职,河东郡被赵、魏、楚三国联军攻占,王稽被斩首)、郑安平(后为秦将,昭王派其攻打邯郸,他率两万士卒投降赵国,封武阳君)帮助下进入秦国,凭三寸不烂之舌博得秦昭王信任,当上了丞相。范雎是个鸡肠小肚的人,不仅嫉贤妒能,而且心狠手辣,有仇必报。他与白起的积怨,一是政见不同。比如在处置降民降卒的问题上,二人观点相左。二是嫉妒。白起在秦国征战中功劳最大,范睢非常嫉妒,想方设法要除掉他。先是在昭王面前不断挑拨离间,昭王相信了他的话,革去白起军职,降为一名士伍,赶岀咸阳,迁送阴密(今甘肃灵台县)。后又诬陷白起图谋不轨,编造白起与赵国里应外合谋反的谎言,煽动众臣集体奏请昭王诛杀白起,以绝后患。昭王不忍心杀白起,但迫于众臣的圧力,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赐剑让白起自裁。白起偕同夫人赵蔓(赵国人)离开咸阳准备去阴密,刚岀西门10里走到杜邮(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时就收到了昭王的赐剑,当场自杀,赵蔓被带回咸阳。一代名将就这样殒灭了!

    白起死后归葬家乡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我省榆次区车辋村和曲沃县白家村有白起墓,显系白起的后人迁居山西后为怀念白起而修筑的假冢,不可当真)。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当地百姓祭祀白起的活动始终未中断。唐肃宗">唐肃宗时,白起等10位历史上战功卓著的名将入武成王庙,称“武庙十哲”。宋宣和五年(1123),白起被列入七十二名将中。而陷害白起的范雎,因他的心腹王稽、郑安平先后犯事而波及,其最终结局,有的说是被秦昭王斩杀,有的说是他谢病归相印后病死。

    即便如此,白起作为坑杀赵卒的执行者,难辞其咎,高平人对他的恨意亦在情理之中。

    来源: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

    原标题:白起坑卒为哪般

    单字解释: 高 平 四 十 万 白 骨 换 来 一 碗 豆 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