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二战苏军“第227号”和“第270号”两道命令,虽显残酷却作用极大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二战的整场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曾经以“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发布过许多命令,包括给部队作战令的嘉奖令等等,而关于打击变节、投降或逃跑等行为的著名命令有两道,分别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之前的“第270号命令”和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第227号命令”,如果细解这两道命令的发布时间,可以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战场背景:苏军各部正处于全面溃退中。

    其实这两道命令的原文都很长,但中心思想是比较简单直接的的,第270号命令发布于1941年8月,此时德军南方、中央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正高速推进,苏军在三个方向上的战场都溃不成军,出现大批的被俘和投降情况。根据战后的统计,仅从当年6月到12初,苏军被俘人员高达380万之众,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敌军总数,因为德军第一期投入作战的地面部队只有320余万人。

    为遏止这样的战场颓势,斯大林于8月16日即战争爆发的第55天头上,亲自签发了“第270号命令”,命令中指出:“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这就类似于北伐军的连坐纪律了,总之是一人投降全家遭殃,只能血战到底别无他途。

    第270号命令主要针对的是苏军的各级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战斗意志问题,算是“对官”,因此最倒霉的还是苏军各级政工人员,因为党卫军头目希姆莱按照小胡子的授意,也在同一时间下达了枪毙战俘中所有政委的命令,根据特别行动队长、刽子手奥伦道夫在战后的供词:“所有犹太人和政工干部都要调出战俘营,处以死刑,据我所知,在整个对俄国的作战期间,一直采用这个办法”,换句话说,苏军政工干部一旦被俘,横竖都是个死,落到敌我任何一方的待遇相同。

    斯大林的命令更狠,不仅本人难以幸免,还要株连家属。所以有人说,斯大林的第270号命令过于简单和残暴,逼反了类似于弗拉索夫中将这样曾经的“苏联英雄”,也让100多万苏军战俘掉转枪口成为伪军,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苏军实行的是军政双首长制度,政治委员在紧急时刻拥有部队最后的决定权,直接影响着部队的命运,而第270号命令打消了政工干部的所有幻想,将他们推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不就是兵败如山倒了。

    第270号命令下达后,在军队中很快得到贯彻实施,因此苏军各部的抵抗意志明显增强,从1941年10月起,德军向莫斯科的推进过程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抗击,最终被阻挡在莫斯科50公里以外。至12月6日朱可夫集结预备队进行反击,德军遭遇了苏德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大的挫败,尽管朱可夫取得的战果有许多因素在里面,但第270号命令仍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两句话:慈不掌兵、乱世须用重典。

    虽然在第270号命令发布后仍然有130多万苏军被俘,但投降和被俘的数量已明显减少,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工干部在敌我两边的压力下,大部分真的开始玩命了,就这一层说,希姆莱的手段是愚昧的,都已经被俘失去战斗力的政工人员,滥杀和虐杀只会让那些坚持战斗的人更加顽强,得不偿失。至于说到100万所谓的“俄罗斯解放军”的出现,更是与第270号命令无关。

    因为这100万人都是从战俘里产生的,能够举手投降本身其中就没多少强者,况且在苏德战争期间被俘的570万苏军官兵中,最后在战俘营被解救生还的仅有100万人,再计入这100万伪军,被德国人虐待致死的战俘数量不低于370万人,约占总人数的65%,活命的机会真心不大。所以许多战俘选择加入伪军仅仅是为了活命而已,这样的部队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换个角度看问题,当伪军就能保住家属了?

    直到战争结束这100万伪军有什么大的战果吗?完全无足轻重,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所以从整体上对苏德战争影响不大,相反,第270号命令成为一把达摩克利斯剑,高高悬在仍然战斗的苏军官兵头上,起到了相当的震慑和号召作用,虽显无情,实属必要。尤其是苏军内部的民族成分较多,什么乌克兰人、哥萨克人、爱沙尼亚人、车臣人、卡尔梅克人等等,没有严酷的命令,肯定是一盘散沙。

    第227号命令则是“对兵”了,1942年夏季,德军在南线发起代号“蓝色计划”的攻势,先胜后败的苏军一路溃向斯大林格勒,部分苏军已然逃过顿河,几乎重现1941年夏天的情况,斯大林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止住溃势。他于7月29日将西南战区总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解职,同时决定以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统一指挥西南战线的作战行动。

    之前一天,视察前线回到莫斯科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奉命晋见,在他向斯大林汇报完前线情况后,斯大林突然谈起了部队状态和作战意志问题,谈及各个部队是不是把1941年8月16日发布第270号命令都忘记了?要求总参谋长立即起草一份新的命令,中心思想是“未接到命令就退却是一种犯罪,必然将受到战时最严厉的惩处”。华西列夫斯基自然照办,当天就起草了命令底稿,经斯大林审阅后的“第227号命令”随即发布。

    摘录命令中其中部分语句:“从今以后,给所有军官、战士、政治军官一个铁一般的纪律:没有上级的命令,不得后撤半步。无论他是连长、营长、团长、师长、政委,只要是在无上级指挥官的命令情况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当作祖国的叛徒而受到处理”!命令特别规定在每个集团军的作战序列中,都要成立5至10个戴罪立功连,用以遣送而触犯纪律的士兵和军士,同时要求此命令要传达到连队级并大声宣读。

    从后面发生的战争事实来看,第227号命令的意义同样重大,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死战不退,为整个会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久以后又是朱可夫调兵反攻,全歼了保卢斯精锐的第6集团军,两个命令发布的时间和背景,以及引发的结果,竟然达到惊人的一致,如此说来,还有人说过分或者残酷吗?这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单字解释: 二 战 苏 军 第 号 和 第 号 两 道 命 令 虽 显 残 酷 却 作 用 极 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