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仅一个月就丢了?原因是这样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定治所于成都。在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刘备力排众议选择魏延,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刘备称帝后,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当时的蜀汉将星云集,除了关羽驻守荆州外,张飞、赵云、马超等人的名头比魏延都要响亮。按理,汉中太守这一关键位置是轮不到魏延的,可善于识人的刘备偏偏选择了魏延。

    历史告诉我们,刘备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其实,魏延镇守汉中时,蜀汉政权并不稳定,用内忧外患来说也不为过。就在刘备在关中与曹军殊死作战时,远在荆州的项羽竟然以不足3万兵力发动了襄樊战役。

    结果大家都知道,荆州丢了,关羽也死了。刘备为夺回荆州,倾国之兵伐吴,结果被打的大败,自己还病死白帝城。如此重大危机时刻,魏延竟然真的镇守汉中,多次击败曹军来袭,长达是10多年之久。

    可我们发现这一个问题,魏延被杀后,姜维镇守汉中不到一个月就把汉中丢了,这是为何?有人说,姜维所在的时代正是蜀汉人才凋敝的艰难时刻,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能坚持一个月已经不错了。

    不然!这是两人统兵谋略的重大差别。魏延镇守汉中的策略是这样的,“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也就是说,魏延把兵力部署在外围,曹军来袭,外围就能牵制敌人兵力,使得汉中固若金汤。

    反观姜维,作为诸葛亮继承人,他的理想和魏延有着本质区别,魏延是保住汉中,姜维则是完成诸葛亮的遗愿,北伐成功。姜维认为,只有“敛兵聚谷之法”,才能有效地消灭来犯之敌。

    可问题是,外围失去兵力牵制,曹魏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城下,当阳平关守将蒋舒投降,曹魏大军轻易突破了关口,导致汉中失守。因此,我们不能说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而姜维不到一个月就丢了汉中,就认为姜维的军事能力远逊魏延。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晋春秋》

    单字解释: 魏 延 镇 守 汉 中 十 多 年 为 何 到 姜 维 手 中 仅 一 个 月 就 丢 了 ? 原 因 是 这 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