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志愿军》没有讲的“松骨峰狙击战”的战斗逸事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本文作者:李啸天

    有关《志愿军》,已经写了好几篇文章了,看到读者的阅读兴趣挺大,就来补记一篇吧,讲讲陈凯歌没有讲的战斗逸事。

    《志愿军》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影片最后部分的“松骨峰狙击战”,演出了我英勇的志愿军的军威,相当精彩。

    “松骨峰狙击战”中,坚守松骨峰的335团1营3连以全连官兵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五个小时,顶着美军的炮火及空军轰炸,打退了敌军五次疯狂的进攻,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战后,3连仅幸存7位战士,其中6位是重伤员,另外1位是通讯员。战后,3连被记全连特等功,授予“英雄部队”称号。

    “松骨峰狙击战”结束不久后,战地记者魏巍来到了松骨峰前线,向335团的干部们询问了战斗的情况。讲起3连战士英勇牺牲的故事时,335团的战士们无不潸然泪下。魏巍将松骨峰战斗的故事,和其他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的故事融汇成“朝鲜战争第一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进而全国闻名。

    这里要说的是,《志愿军》里浓墨重彩地讲了113师百里穿插三所里的英雄事迹,也重点讲了三所里狙击战。但紧接着的“松骨峰狙击战”其实是112师打的。《志愿军》里没有细分这点区别,反而给人的感觉也是113师打的,制造这个错觉实属不应该。甚至,影片里松骨峰最终幸存的人数也远远大于7人,也实属不应该。

    尽管112师与113师同属于38军,但师与师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113师的师长江潮,影片里由黄晓明饰演,给了大量戏份,黄晓明不计形象的演出,表现也不错。112师长杨大易,片中压根就没有露面。

    我们先来看一下地图。从价川南下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经过三所里南下,另外一条是经过龙源里南下。两条路都先要经过松骨峰。

    第二次战役发起后,西线的清川江战场上,志愿军13兵团6个军围攻美国第8集团军。志司的意愿就是最大力度打击美军,力求围歼。

    第8集团军正面有志愿军第39、40、50、66四个军的压力,美军抵抗不住,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决定带着部队撤退,向南狂奔。美军把韩军顶在后面阻挡志愿军,本部的第2师,第24,第25师,骑兵第1师全部后撤,开着3000多辆卡车和数百辆坦克沿平壤公路南下。

    志司命令侧翼的第38军、第42军快速阻截美军,主要负责穿插到位,拦住美军的去路,与正面面追赶的第39、40、50、66四个军完成合围,最大程度打击美军。

    其中,第42军刚刚经历“黄草岭狙击战”,表现上佳,本次被彭总予以重任,与绝对主力38军联合执行拦截任务。38军一直都是四野的绝对主力,42军则是四野后组建的部队,属于二线部队,但在黄草岭一战打出了军威。接到命令的42军,快速穿插,但是其迎面遇到美军“骑1师”,在美军的轰炸和炮火轰击之下,伤亡惨重,外侧穿插无法完全挡住美军。包围圈被突破,美军眼看就要逃走。

    此时,38军被志司命令必须以最快速度抢占平壤公路上的三所里、龙源里等地,才能追上美军,组成新的拦截线,滞留美军南逃。

    于是,38军长梁兴初给旗下113师师长江潮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一天内赶到三所里。随即,113师全体官兵以超乎常人的体力和意志,在短短14小时内武装行军72.5公里,比美军早到了5分钟,抢占了三所里,并和美军开始了残酷的战斗。

    “穿插三所里”也是38军创造的一个奇迹,值得被浓墨重彩地被演绎,《志愿军》的展现很不错,值得被表扬。

    113师在三所里遭遇的是美骑5团,随即发生激烈战斗。跟在美军骑5团后面的是美第2师和一个土耳其旅。结果,他们不久就收到美军骑5团传来消息:“通往顺川的公路枢纽三所里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三所里背后的大同江大桥也被炸断”。

    没有桥,又被志愿军拦住了去路,美军第2师只能选择绕道,去三所里西部的龙源里公路,这条路线是“价川-松骨峰-葛岘-龙源里”。这条公路比三所里更窄,也更危险,但是第2师此时别无选择。而且,第2师不知道的是,在龙源里迎接他们的同样是38军第113师的将士们。

    因为,在113师奔袭三所里前,志愿军司令部就向师长江潮嘱咐,三所里和西部的龙源里都是美军的南下之路,两条路都必须死死守住。

    113师在到达三所里并击退美军骑5团后,立即派遣338团1营和3营扫荡三所里和龙源里周围的韩国军队,337团连夜奔袭龙源里。

    1950年11月29日凌晨,337团1营到达龙源里,并和美军先遣部队发生交火,毙伤敌人一个侦察排。29日下午,英国第27旅部一个营此南向北来龙源里作战,计划接应美军撤退,又被志愿军击退。

    38军113师在28日和29日两天的战斗,死死卡住了三所里与龙源里两条防线,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

    29日,联合国军土耳其旅败退。与38军主力及40军鏖战的美军第2师、韩军第7师、土耳其旅,全面败退,而且已被志愿军呈包围态势。南有38军113师卡住了撤退路线,北有38军主力及40军的追击。

    美军已到生死关头。而生死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否通过松骨峰,打通三所里、龙源里的路线。

    在美军的夺命狂奔之下,三所里与龙源里的113师承受了极大的压力。靠一个师的兵力,需要守住两条防线,113师的兵力已到了极限。何况,他们承受的不仅仅是南逃的美军,还有北上迎接的英军,防线上承受着两面加攻的局势,局面非常难看,打的极其艰苦。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分兵一支,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北部的松骨峰,开辟第三条战场,将源源不断南撤的美军迎面兜住,无疑将会给113师予以极大的帮助。

    可是,113师实在是无法分出一丝一毫多余的兵力了。《志愿军》中由辛柏青饰演的高级参谋居然主动提出由他分兵一部去松骨峰。这一点在现实中是没有发生的,因为113师用兵到了极限。而影片需要串联故事,因此安排了辛柏青去松骨峰。其实辛柏青这个虚构的角色从头到尾都是多余的,毫无必要。

    接下来,开始聊聊防守松骨峰的112师335团1营3连的故事吧。他们能够及时赶到松骨峰,其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也是一点小小的运气。

    在松骨峰狙击战之前,112师335团驻守在西线清江川前线,负责的任务是防守飞虎山。而这个飞虎山位于战场最前线,相当于诱敌深入的诱饵。335团就负责作为诱饵在飞虎山钓住美军。

    结果,335团在飞虎山迎接的韩第7军及美骑1师一部,自1950年11月4日拂晓战至8日23时,第335团先后击退美军、韩军连以上兵力的攻击57次,毙伤俘其1800余人,自身伤亡700余人,愣是没有让美军前进一步,顺利完成了狙击任务。彭德怀亲自表扬335团,“飞虎山狙击团”由此成名。

    不过,在完成了飞虎山狙击战任务之后。38军主力已经在南部攻击德川,向韩军第7师下手了。而112师335团此时已在100公里开外,而且唯一的一部电台还坏了。也就是说,此时的335团暂时脱离了38军和112师的指挥,成了战场“自由人”。

    1950年11月25日晚上,335团接到上级命令——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可是,“当面之敌”是谁,他们在哪里,上级又没有明示。335团团长范天恩有些发蒙。

    此时,刚好第40军一位参谋前来找到335团,通知他们的阵地被40军接防了。

    此时335团长范天恩需要做出选择。要么就近跟随第40军,配合40军的作战任务。但是40军肯定不会重用335团,只会将其当做预备队,充当配角,毕竟自己人好使,外来户真牺牲太大也不好向人家领导交差。335团是38军的绝对主力,在别人手下当配角肯定是不愿意的。于是,范天恩决定走第二个选择,决定奔袭100多公里,去寻找38军及112师归建。

    可是,电台坏掉了,无法联系上级,只能靠一张作战地图,去哪里寻找38军及112师呢。335团也只能摸索着往前跑。

    连续奔袭了2天之后,335团好不容易赶到了德川附近。范天恩派出侦察人员寻找主力,结果找来找去没找到。没想到,碰巧抓了十几个溃散的韩军俘虏,通过他们才知道,德川已经被我军打下了,38主力朝嘎日岭的方向去了。

    范天恩一看情况,怕再次错过,于是赶紧让335团立即向嘎日岭出发。终于,在那里追上了主力部队。结果,一问得知是114师,不是335团所属的112师。这样不成啊。

    幸运的是,335团从路边一台被击毁的汽车里找到了一部美国电台,很快就和112师取得了联系。

    此时,112师长杨大易正愁眉不展。原因是38军长梁兴初让他派人抢占松骨峰,可他手里的334团、336团都在凤鸣里阻击敌人,根本抽不出人手来。

    甚至,师参谋长主张从机关抽人,由他亲自带领去松骨峰。《志愿军》里由高级参谋带队去松骨峰的点子,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

    此时,113师分兵死守三所里、龙源里,112师主力也腾不出兵力来,怎么办?杨大易能不发愁吗?

    千钧一发之际,突然335团简直神兵天降,自己送上了门来,而且主动求战。

    按说112师师部和335团已经失联好几天了,杨大易以为335团还在200里之外的飞虎山附近呢,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竟然不声不响地赶到了。

    杨大易当下大喜过望,急令335团不必到师部报到,立即直插松骨峰,全力阻击已经被包围的美军第2师。

    范天恩率领335全团接到师长杨大易的命令,黑夜里立即动身,赶往松骨峰。结果,1营3连走在最前面,在天刚亮时冲上了松骨峰西侧公路高地。

    然后,就是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

    松骨峰是朝鲜北部的一座不知名山包,位于平壤北部大同江边的价川,它名虽有“松”,但却是一座乱石冈,位于龙源里以北1千米处。

    作为交通的咽喉之地,112师335团1营3连100余人守住的阵地,迎接是美第2师1万多人的进攻,在自己抗住了巨大压力的同时,大大缓解了下游113师的压力。

    3连顶住的是美军陆军第2步兵师。该师在一战中成立,表现不俗,之后成为美军试验部队。在二战中,该师和著名的“大红1师”一起血战奥马哈海滩,为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成功立下战功。朝战爆发后,该师也是从美国本土到达半岛的第一支部队,率先突破釜山防御圈,和骑兵1师一样成为美军急先锋,一路打到鸭绿江边。

    就是这样的一支之前几乎从无败绩的现代化军队,在第二次战役中遭到志愿军毁灭性打击,全师损失了近5000人,丢弃了超过9成的装备辎重,师长劳伦斯·凯泽随后就被撤了职,之后继任的两任师长也都官位不保。

    当然了,后人记住的都是335团1营3连的光辉战绩。但实际上335团其他部队也提供了极大的支援。当3连开始与美军接火之后,335团团部得知1营已经交火的消息后,主力立刻北上,在松骨峰东侧占领高地,和美军血战,美军第2师遭到左右围攻。尤其是1营1连,更是完成了穿插,在侧翼给予3连以极大的帮助。只是由于西侧高地更有重要,成为了美军重点攻击的点,因而打得最为惨烈。

    前两次攻击之后,3连的负责前沿阵地的第3排与第1排就先后被突破,全员战死。随后,3连剩下的部队决定由党员组成先锋队,在敌军发动新的攻击时展开反冲锋,和冲上来的美军展开白刃战。在近身搏斗里,3连连长戴如义英勇牺牲,副连长杨文海身受重伤,扔在一线指挥,指导员杨少成在肉搏战中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3连此次只剩下守在山顶的2排了。美军一看拿不下,就呼叫战斗机进行轰炸,结果30多架轰炸机用凝固汽油弹对松骨峰3连阵地进行轰炸,将山头变成一片火海。

    轰炸之后,美军发动了第5次攻击。他们原以为志愿军战士以被全部炸死,结果却发现迎接他们是破衣烂裳的第2排战士们。两军再次展开近身搏斗,导致后面的美军害怕误炸,不敢再发动炮击。结果2排硬是抵住了美军的第5波攻击。

    5个小时,3连只剩下了7名幸存者,而且全部负伤,6名重伤,1名轻伤者还是通讯员。

    5个小时,顶住了5次冲锋,迟滞了美军南下的脚步。使得龙源里里的113师将士们得以打扫战场,以逸待劳,坐等美军赶来。

    在松骨峰,美军最终还是依靠强大的空中火力压制住了志愿军335团在松骨峰两侧的攻击,其中坦克部队成功突围,抵达了龙源里。不过,志愿军113师337团早在这里等候多时,美军立刻遭到打击,美军第2师的撤退再次被打断。

    最终,美第2师只能为生存为战,他们丢掉了全部的重装备和载具,不再寻求打通龙源里,不再寻求走公路,而是向西从没有路的山上逃窜,进行翻山,这才摆脱了志愿军的追击,绕路逃到了顺川。

    第二次战役也是第2师军史上最危险的一役,在整个“圣诞攻势”里,第2师遭到志愿军两个军围攻,全师18000人损失7200多,有大量士兵在逃亡时掉队。

    再回到335团直插松骨峰的战斗上来,如果当初不是范天恩“自作主张”、脱离40军的防区去追赶38军,如果他们在行军中迷了路,如果没有碰巧抓到那十几个韩军俘虏,如果没有缴获那部美国电台,那就不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看上去像是巧合丛生,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但事实就是这么巧!

    这也是朝鲜战场上诸多逸事中的一件,值得说一说,补上《志愿军》里没有讲的一个漏洞。

    单字解释: 志 愿 军 没 有 讲 的 松 骨 峰 狙 击 战 的 战 斗 逸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