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表面炊事兵,实际扫地僧,细数我军既能颠大勺又能杀敌的炊事英雄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前几年,随着一部《炊事班的故事》热播,让不少人对我军中的炊事兵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了解。

    不过,由于该电视剧本身定义就是情景喜剧,因此大部分情节都是围绕炊事兵日常的欢声笑语。

    实际上,炊事兵可不止这么简单。

    作为与美国医疗兵、苏联政委齐名的“三大强力兵种”之一,我军的炊事兵,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如何特殊呢?这么说吧,在我军历史上,炊事兵绝大多数都是那种“下得了厨房,上得了战场”的多边形战士。

    既能颠大勺做出佳肴,又能扛着武器上阵杀敌,说的就是我军的炊事兵。

    正如我军中流行的一句话说的那样,作为一个炊事兵,首先得是战斗人员,其次才是炊事员。

    所以,作为服务我军大小单位的炊事兵,其也是有过硬的真本事的。

    而在我军历史上,也不乏有炊事兵或者是炊事班,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奇功的例子,而这些例子无一不证明,“伙头不满百,满百不可敌”。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曾涌现出不少英雄,其中狙击方面,最出名的莫过于被誉为“神枪手”的张桃芳。

    张桃芳在朝鲜战场上,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了多达214个敌人,而他这个成绩,创造了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正是这份骄人的战绩,张桃芳就被誉为“上甘岭狙神”和“志愿军神枪手”等称号。

    而除了张桃芳之外,我志愿军中,还有一位狙击英雄,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绩,同样十分耀眼。

    更重要的是,他是半路出家,在此之前,只是我军的一名炊事员。

    这位英雄,名叫庞子龙,他原本是68军204师610团8连的炊事员,在跟随部队抵达朝鲜战场后,一直负责着为一线战士做饭、送饭等任务。

    虽说这做饭、送饭听起来似乎不复杂,但搁在战场上,想圆满完成任务,也是需要过人的胆色的。

    最基本的就有两点,第一是能在炮弹满天飞的情况下把饭做好,第二就是顺利穿过封锁,把饭菜送到一线战士手中。

    只有做好这两点,在当时才算是一名合格的炊事兵。

    而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庞子龙虽说只是一个炊事员,但在穿梭在战场上位战友们送饭期间,却学会一个一个特殊本领。

    什么特殊本领呢?很简单,就是隐蔽。

    我们都知道,战场不比平常,随处都可能有埋伏的敌人,因此往前线送饭菜的炊事兵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

    而要想躲过敌人的冷枪,那首先就得学会随时找到合适地方隐蔽。

    庞子龙便是如此,在一趟又一趟的送饭过程中,他知道了如何判断枪声方向,也搞明白了怎么隐蔽才不会被敌人打到。

    就这样,一心想把饭菜送到战友手中的他,无形中就掌握了一项战场上的生存技能。

    而在不断的送饭过程中,庞子龙看着前线的战友们接连杀敌,心中不由得羡慕不已,因此,就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也想试一试用狙击枪是什么滋味。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庞子龙每次送饭,都会找机会仔细去看战友们如何使用枪支,如何进行瞄准。

    时不时的,他还用聊天的方式,请教那些经验丰富的战友。

    终于,在自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基础之后,庞子龙壮着胆子,向战友借来一杆狙击枪,准备尝试着打两枪过过瘾。

    原本,战友们认为庞子龙肯定会打空,结果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击中了一个目标。

    而庞子龙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他平日里的不断积累,对如何操作狙击枪和怎么击中目标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他在送饭过程中,学会了隐蔽这个技能。

    所以,他初次尝试就能击中目标也就不意外了。

    而这一尝试,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庞子龙对狙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接下来,他不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三个月的时间,足足击毙54个敌人。

    原本庞子龙只是手痒尝试,结果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战斗英雄,不得不说,我军的炊事兵真是藏龙卧虎。

    不仅是庞子龙,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的一个炊事班,在战场上更是大放异彩。

    1962年11月21日上午,我军某部31团参谋长康德新在勘察地形时,意外发现一支印军接近多龙桥。

    多龙桥是我军守卫藏区的战略要地,因此在这里发现敌军非同小可,而康德新在经过一番观察后,发现这股敌军是一股溃兵,他们的目标并非多龙桥,而是准备往南逃窜。

    在这种情况下,本着趁他病、要他命的原则,康德新在联系上驻守在多龙桥的2营后,迅速做出了部署。

    由于时间紧急,如果这时候再让大部队增援,怕是敌人就跑了,所以,康德新与2营的战士决定,就地阻击,不能放走一个敌人。

    就这样,康德新与战士们分别埋伏在多龙桥附近的几个重要点位上,准备对敌人进行伏击。

    这股敌人的人数并不少,足足有一个营的编制,而我军这边,由于主力部队驻地相对靠后,所以投入战斗的,只有康德新以及驻守在多龙桥的十几个战士。

    但就是十几个人,也丝毫不畏惧成倍于自己的敌人。

    而在刚开打之后,敌人猝不及防,被我军击毙数十人,但很快,敌人站稳了脚跟,开始组织反击,这就导致我军压力骤大。

    尤其是多龙桥北东侧公路的火力点,由于只有我军三名战士,因此火力相对较弱,而敌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开始疯狂的朝着这里攻击,试图打开缺口。

    关键时刻,在附近送饭的七个炊事员登场了。

    这七名炊事员,隶属于我军33团,当时正在前往一线送饭,而在走到多龙桥附近时,就听到了枪炮声。

    之后,七名炊事员中的炊事班班长夏明武,迅速做出决定,先支援战友再送饭。

    于是,七名炊事员以极快的速度赶到战场,也就是我军火力较弱的那处火力点,并马上投入到了战斗。

    有了他们的帮助,敌人试图打开突破口的愿望就此破灭。

    最终,此战以我军大获全胜告终,加上投入战斗的炊事员,我军二十多个人共歼敌多达240余人,其中不乏有印军军官。

    取得这样的胜利,七位炊事员功不可没。

    而在对越作战中,炊事班更是上演了啥叫做“扫地僧”,在激烈的战场上,爆发出了隐藏在围裙下的惊人战斗力。

    1979年3月,对越作战的东线战事基本接近尾声,我军43军128师按计划开始撤退。

    此时的越军,在得知我军撤退后,妄图阻击一波,因此就组织精锐兵力,在禄平公路一线设伏,以阻击我军后撤。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128师师长孔宪礼制定了交替掩护,节节后撤的策略。

    而当时位于最后方,担任掩护任务的,正是128师的383团3营7连,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代号为612的高地,不让敌人夺走。

    由于当时大部队已经开始 撤退,因此炊事班也就暂时没有了做饭任务,因此,7连把612高地的后山阵地,交给了炊事班。

    战斗打响后,敌人对612高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不过,7连素有“铁军”之称,所以敌人尽管进攻多次,但依旧未能突破我军防线,并且还伤亡惨重。

    但敌人也十分精明,在接二连三的进攻中,他们发现了我军的一处薄弱防线。

    这处薄弱防线,正是炊事班所在的后山阵地,毕竟炊事班在装备上相对弱于一线战士,所以火力就不算太猛。

    在探明这点后,敌人开始集中兵力,往后山阵地发起攻击。

    说白了,就是敌人觉得,后山阵地的几个炊事兵,是“软柿子”,既然是“软柿子”,哪有不捏的道理?

    于是一时间,敌人的火力集中在炊事班所在的阵地上。

    而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炊事班在装备较差的情况下,原地化身“扫地僧”,利用有利地形,硬生生顶住了敌人的三波进攻。

    之后,在赶来支援的我军战士帮助下,最终,成功击退敌人一个加强连,在丢下70多具尸体后,敌人落荒而逃。

    上述,仅仅是我军历史上,炊事兵爆发惊人战力的区区三个例子,实际上,从抗战时期开始,我军的炊事兵,就无数次在战场上立下过奇功。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句话一样,炊事兵,先是战斗人员,然后才是炊事员,所以,不要小瞧这些平日里围着围裙颠大勺的战士,关键时刻,他们丝毫不比一线战士差。

    并且,在有着不俗战斗力的同时,我军中的炊事兵,本职工作丝毫没有落下过。

    有句话叫做,哪怕是头顶上炮弹纷飞,我军炊事兵也能坚持炒个糖色,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说明我军的炊事兵,对待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

    尤其是在战争年代,炊事兵不仅得考虑解决食材问题,还得做到在恶劣环境下做好饭菜,并且还得把饭菜安全送到战友手里。

    没点真本事,还真当不了一个合格的炊事兵。

    所以,炊事兵虽说不像一线战士那样处在前线战斗,但他们的贡献和付出同样重要,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而时至今日,我军的炊事班也在不断发展,从曾经背着一口黑锅行军,到如今依托高机动性能装备,我军的炊事兵已然也成了与其他兵种一样的现代化部队单位。

    在各种新式装备的加持下,我军炊事兵用过硬的技术,实现了在高山、沙漠、海滩等各种复杂地形环境中,都能为战友们提供可口饭菜的目标。

    让战友们随时随地都能吃上红烧肉,是我军炊事兵最大的动力。

    单字解释: 表 面 炊 事 兵 实 际 扫 地 僧 细 数 我 军 既 能 颠 大 勺 又 能 杀 敌 的 炊 事 英 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