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病逝前,点燃49盏明灯,表面为续命,其实暗含2大毒计!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黄昏时分,江陵军营大帐内。

    诸葛亮盘膝坐在堆放的兽皮上,身着干枯的麻衣,右手轻抚羽扇。

    这位出身卑微的谋士,才智过人,曾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功绩卓著。

    但刘备早逝,大业尚未完成,诸葛亮肩负起匡复汉室的重任。

    如今兵力耗竭,粮草告罄,他带领大军北伐中原,战事不利,病魔缠身。

    他起身,自角落取出一盏明灯,放在身前的兽皮上。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摆满49盏。

    取出火折子,他蹲下身去,一盏盏为这些明灯点火。

    起身后,他肃立其中,口中念念有词。

    这已经不是他头一回,进行这样的祭灯仪式。

    外人都以为,他是在祈求上天能赐他续命。

    但对智谋深沉的诸葛亮来说,目的定不会仅仅如此。

    这一次,他又在盘算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夜幕渐渐降临。

    这49盏明灯的真实用意,浸入了黑夜的迷雾,成为了一段历史的未解之谜。

    延揽为师,蜀地崛起

    十几年前,刘备听闻诸葛亮的超人智谋,三顾其门下,执意延揽为师。

    有诸葛孔明相助,刘备才能在魏蜀争霸中迅速崛起,占领蜀地。

    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了蜀汉这棵巨树。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忠心扶持年幼的阿斗,以智勇之才支撑起了蜀汉江山。

    他一心一意匡复汉室,屡次北伐,欲实现先帝遗志。

    五次北伐屡次失败,诸葛亮痛心疾首。惟有削弱魏国实力,方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禁紧握双拳,泪水盈眶。

    他是那么用心,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江山操劳!

    这时,一阵眩晕袭来,诸葛亮勉强站稳身形。他知道时日无多,必须设法削弱魏国,为北伐扫清障碍。

    这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欲擒敌将司马懿。

    纵然难实现,他也在以身许国,忠诚无私。

    刘备重用诸葛亮,诸葛亮报效刘备,二人忠义堪称千古佳话。

    虽大业终究难成,但诸葛亮的心血功劳,永留蜀汉江山。

    司马懿也当世出色的军事家,只是和诸葛亮依然差了一筹。

    上一次在上方谷遭遇惨败,造成他心理阴影。

    从那时起,司马懿就采取守势,任凭蜀军在外头喊嚣,他也置之不理。

    就算诸葛亮有意送来女装羞辱,司马懿为保全军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他心知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只有失败一途,唯有等待时机,静待诸葛亮老去。

    对于司马懿的耗时之策,诸葛亮自然明白,内心早有打算。

    毒计一:迷惑司马懿

    蜀汉建兴七年,夜幕降临,蜀军驻地五丈原。

    帐中,丞相诸葛亮面色凝重,正进行一场祈福仪式。

    诸葛亮手持羽扇,面色凝重地念念有词。

    身着戎装的姜维,恭敬地站在一旁。

    “明日我们就要撤军了,你可有妥善布置?”

    诸葛亮开口询问。

    “末将已经派人去昨晚的战场收集烧毁武器,填埋尸骨,并在附近树立旗帜迷惑敌军。”

    姜维回禀。

    诸葛亮赞许地点点头,又道:“司马懿必定会追兵,我们要设下诡计迷惑他。你务必保证军心不乱,撤军有序。”

    “是,丞相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姜维拱手应诺。

    诸葛亮满意地挥手,姜维知趣地退下。

    诸葛亮独自站在帐外,仰望天空,脸上浮现出凝重的神色。

    这日夜,魏军大营中,司马懿拄着剑,在帐中踱步。

    忽然,他猛然拍案怒吼:“诸葛亮这老贼,难道寿终正寝不成?竟要祈求长生!”

    旁边的长子司马师忧心忡忡地劝道:

    “父亲,或许这是诸葛亮的又一个计谋,我们必须防备。”

    “好!寿终正寝还是祈禳长生,我们明日一举击败蜀军,让诸葛亮无处可逃!”

    司马懿眼中寒光一闪,步伐更加急切。

    次日拂晓,两军士气高昂地列阵对峙。

    司马懿身穿银甲,马蹄声琅琅,杀气腾腾地率领大军压向蜀军。

    蜀军果然开始后退撤军,司马懿兴奋地大喝:“追!”

    一场追击战就此展开。

    姜维按照诸葛亮的遗计,在撤军途中推出诸葛亮的塑像。司马懿惊讶地勒马停下,脸上难掩惊疑。

    “父亲,不像是诸葛亮本人,这必是诡计。”司马师提醒道。

    司马懿沉吟片刻,最终抬手命令收兵。

    一场“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好戏,就此完美上演。

    姜维成功完成撤退,为下一步北伐保留实力。

    毒计二:揪出大反贼魏延

    吓走活仲达,此为其中一个目的,还有另一个目的。

    那夜,祈福仪式上,49盏细碎的灯火摇曳着,照亮他略显消瘦的面庞。

    这已是诸葛亮命迹终结的前夕。

    想要为北伐之事打下基础,他必须设法看清军中异心。

    诸葛亮虽不忍诛杀同僚,然以大局为重,他决意设下试探,揪出这个心腹大患。

    丞相诸葛亮凝目望向营门。

    只见魏延气喘吁吁地闯入,脸色苍白地禀报:“敌军来袭!”

    他的话音未落,一阵狂风袭来,帐门大开,其中一盏烛火应声翻覆。

    丞相祈福的仪式顿时陷入了混乱。

    魏延此举似是无心,然诸葛亮心知肚明,他早已看透魏延的反骨。

    当日魏延投降刘备,诸葛亮就察觉其有二心。

    如今魏延见自己将死,终于忍耐不住,露出狼子野心。

    心腹大患揪出,诸葛亮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点。

    即便垂死之际,他也只想为北伐扫清障碍,确保蜀国安全。

    诸葛亮之忠诚公道,当可感天动地。他为国操劳一生,无怨无悔。

    其大公无私、远见卓识,实乃千古难逢之奇才。

    历史学者不得不惋惜,若非天妒英才,诸葛孔明定可推动三国走向统一......

    料事如神

    诸葛亮死后,一切事情都朝着他预想的发生。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帐门,洒在五丈原静默的大地上。

    姜维缓步来到丞相帐前,只见烛火已熄,空气中还余留一缕焦香。他悲从中来,跪伏在地,泪水滚滚而下。

    “愿丞相安息。”

    这时,身着戎装的魏延大摇大摆地闯了进来,扬声道:“丞相已经不在了,我们赶快回成都通报这一噩耗!”

    姜维猛然站起,眼中寒光一闪而过:

    “你未得准许擅入丞相帐下,扰乱祈福大典,该当斩首!”

    魏延勃然变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举动,竟会引起这样严重的后果......

    那魏延当真有反叛之心吗?

    史书记载,魏延为人直爽,不善言辞。

    恃才傲物和言行不检,所以许多人都看他不顺眼。

    其实,魏延是一个军事奇才。

    只因屡遭打压,无法施展抱负,才会这样叛逆。

    他本可以成为蜀国重要臣子,最终却走上反叛,实在叫人痛惜。

    ............

    魏延眼见大势已去,独自和他的儿子几个人往汉中逃去。

    杨仪则派遣将领马岱,追杀了他们。

    魏延一错再错,最终被诛三族。

    写在文末

    千古留名,必有恢弘气魄。

    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犹如这句箴言的化身,一生筚路蓝缕,只为匡扶汉室。

    五丈原之夜,微弱烛火下,他设下两大毒计,识破魏延叛逆,化险为夷。

    即将殒身之时,他仍只念及国家大业,此君子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大事,全仗其过人智谋。

    当年刘备不惜跋山涉水,也要延揽天下奇才为师。

    此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建蜀,一心扶持小帝,北伐中原,可谓鞠躬尽瘁。

    生于乱世,诸葛亮担当于危难,以一人之力支撑江山社稷。

    尽管最后大业未成,但他那种忘我报国的精神,千秋绵延,足以激励万千子孙心。

    如此忠心耿耿、智谋超群的人杰,蜀汉实乃千载难逢之福。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病 逝 前 点 燃 盏 明 灯 表 面 为 续 命 其 实 暗 含 大 毒 计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