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彩色老照片展示光绪皇帝的葬礼,抬棺多达7920人,花费白银45万两,这是最接近我们的皇帝葬礼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08年10月14日下午,西苑瀛台涵元殿,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生前,他被软禁在涵元殿,历经绝望与孤独,最后在皇家禁地结束了自己被囚禁的一生。此后,他的梓宫暂时安放在清西陵正殿内,等待一场盛大的葬礼由于光绪皇帝生前并未建造陵寝,所以在1909年3月12日,朝廷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出殡仪式。

    作为清王朝的第11位皇帝,他4岁登基,38岁去世,34年的在位时间里,几乎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朝廷大权。这既跟他本身“软弱无能”的性格有关,也跟他背后那个强大的阴影——慈禧太后,有直接性的关系。他窝囊了一辈子,大概只有死后的这一次出殡才找回了一点皇帝的尊严。

    出殡活动消耗白银45万两,算是最后让他风光了一把。清晨,一千多人的仪仗队和马车队伍从皇宫出发,绵延数里。

    队伍最前面是由清军马队开道,接着是引幡队伍共64人,再往后是仪仗队约1300多人,他们一直护送着光绪皇帝的梓官到清西陵崇陵中。

    在葬礼中,不仅抬棺的人员多达7920余人,还有大量的僧侣和道士参与其中。他们为光绪皇帝超度亡魂并引导他的灵魂进入阴间。由于送葬的人数众多,所以看上去十分壮观。

    最中间是光绪的棺椁,棺椁外是一层棺罩,棺罩上是用黄缎绣成五爪金龙的装饰,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乘大桥因此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吉祥轿”,这顶大轿宽度超过5米、高度超过4米,其豪华程度可见一斑。“吉祥轿”后面是全副武装的清军一共排成10列,这也是大清王朝最后的脸面了。再往后就是马车队伍了、车上坐着隆裕太后">隆裕太后、贵妃和一众皇亲国戚当然还少不了文武百官整个马车队伍有1400多辆马车。此外、葬礼上还有各种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以示哀悼之情这些表演形式都是当时社会文化传统的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光绪皇帝的葬礼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事件通过这次葬礼、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清朝皇室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葬礼细节的研究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单字解释: 彩 色 老 照 片 展 示 光 绪 皇 帝 的 葬 礼 抬 棺 多 达 人 花 费 白 银 万 两 这 是 最 接 近 我 们 的 皇 帝 葬 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