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华夏女寿星”106岁雷洁琼养生秘诀:3个“不”,得天助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80岁参与起草香港特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区基本法,83岁当选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92岁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大会执行主席,百岁老人雷洁琼可谓是完美体现了人老心不老。

    耄耋之年仍身姿矫健,这位为民主运动奉献一生斗士的养生之道一直被众人所好奇,一次,而“华夏女寿星”雷洁琼女士在记者的不断追问下终于幽默回应了她的养生秘诀:“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

    三不真言,得天相助!

    传奇一生惹人叹

    1905年9月12日,一名女婴在广东广州呱呱坠地,父亲开明母亲慈爱,眼前这个小小的婴孩,没人预料到她会在自己的努力下拥有令人钦佩的一生,这就是雷洁琼。

    父亲雷子昌为前清举人,后又受当时改良主义的影响,思想前卫,认为男女平等,鼓励女子读书与思想解放,小雷洁琼便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长大。

    得到父母同意后,她19岁赴海外留学,26岁满怀报国热情接受燕京大学的邀请回国任教,雷洁琼就此展开为担当中华民族解放复兴重任而运动的一生。

    起初,这名年轻的女教师专注于三尺讲台,力图为中国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直到1938年,雷洁琼来到江西南昌,与当地办事处的同志进行了深度交流,忽然意识到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从那时起,她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国妇女运动上,头戴蓑帽,脚踏草鞋,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江西的每一片土地,亲自呼吁女性独立、参与抗日战争,还多次率领妇女游行。

    在雷洁琼的努力下,一年后江西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西省妇女指导处,由她担任妇女指导处督导主任,这样江西妇女工作不仅有了正规组织,也有了稳定的经费。

    抗战时期,雷洁琼带领江西妇女为抗战前线持续输送物资,在江西抗战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景不长,1941年受国民党的负面风潮影响,雷洁琼被迫前往上海。

    到达上海后,即使困难险阻,国民党势力猖獗,雷洁琼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民族解放的荆棘之路上奋勇前行,作为发起者之一创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尽管反动势力强劲,有志之士呼吁民族解放的行为受到般阻挠,在雷洁琼等人的带领下,中国民主促进会依旧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并与中国共产党相携致力于和平反战运动。

    然而,在那段由国民党主导的动荡岁月里,和平的声音总是会受到国民党无情的打压胁迫。

    1946年6月23日,南京下关事件爆发,这对于雷洁琼来说是黑暗的一天。

    当天,雷洁琼与马叙伦等人代表上海和平团前往南京,却在南京下关站被伪装成难民的国民党特务袭击,混乱中雷洁琼竟被打晕两个小时。

    遭遇如此重创后,雷洁琼更加认清了国民党的真实面目,那件带血的血衣被她收藏起来,它时时刻刻警醒她,国家和平,民族独立的目标还很遥远,必须还要付出十二分努力。

    之后她更加积极的组织策划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解放运动,这位坚韧的女士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各界爱国人士赏识。

    1948年,受到主席的邀请,她前往西柏坡参与会议。

    这年,是她第一次见到主席。

    当晚,中共中央请各位民进代表吃饭,大家像老朋友一样边吃边聊,虽然西柏坡那日极冷,大家聚在室内却因即将迎来的解放喜气洋洋,热气腾腾。

    而雷洁琼与丈夫从北平而来秘密参会,饭席时上因新奇与激动她并未过多发言,主席注意到后还多次冲她微笑,用目光鼓励,丝毫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区别,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这热烈的气息一直持续到饭后,这时,雷洁琼提出了自己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请问您怎么看待划江而治?”

    主席听后哈哈大笑,亲切地说:“这只是国际各方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提出的表面和平解决方案,为了统一的新中国,我们党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人民的立场,不受其他国家影响。”

    这样一番与主席的促膝长谈让雷洁琼茅塞顿开,更加明确了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

    历史的走向总是有规可循的,负面势力终将不能长久,1949年新中国成立。

    雷洁琼高兴之余还担任了起草新中国组织法的重任,这无疑是领导人对她能力与她民族解放运动成就的赏识。

    雷洁琼充满传奇色彩的民主运动至此圆满落下帷幕,然而,雷洁琼仍旧没有停下为人民服务的脚步。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方有志之士的帮助下,国家发展逐渐走向正轨,雷洁琼先后任职新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政法学院教授、民进中央副主席。

    之后便倾心于中国的教育发展,据雷老回忆:“我最喜欢教授这个名称。”

    据学生回忆,她教书时总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不以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

    若因故不能面授,她便会亲自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在她去世后,学生仍时常想起她孜孜不倦的教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雷洁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她耳聪目明,勤学苦思,致力于我国教育学发展。

    80岁高龄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她倡导的议案,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九字真经”有深意

    1.不抽烟

    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雷洁琼在农村时是抽烟的,抽烟量还不小,有时能达到一天一包。

    但当时她身心受挫,国家发展停滞,每天还要写并非本意的交代材料,烦闷之余靠吸烟舒缓心情情有可原。

    但一生都极其自律的雷洁琼不会就这么放任自己。

    困苦结束后她便坚决戒烟,竟真正做到了支烟不碰,这样的毅力并不多见。

    2.不喝酒

    雷洁琼不喝酒一部分与她严于律己有关,另一部分也归因于民主运动时养成的生活习惯。

    由于身体原因,雷洁琼年少在外求学时期便不常饮酒,就算身处西洋开放自由的大环境,她也不曾放弃自己的坚持。

    回国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民族面临存亡危机,雷洁琼便奔走与群众之间,在江西时与人民同吃同住,行走于田垄,呼吁女性解放,团结大后方力量,组织妇女缝制棉袄、棉被等物资送往抗战前线,日日为民族忧心夜不能寐,自然没有时间与精力喝酒。

    再后来迁至上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再到带领民主运动走上正轨,她的目标从群众转为社会人士,致力于与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商讨国内和平运动。

    当时各方势力相互制约,看似平静的上海犹如被透明的丝线层层包裹,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本就逆流而行周旋于各方势力的雷洁琼每天都要提起百分之二百的精力,稍有不慎就会落人把柄。

    如此,对于雷洁琼来说,喝酒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不喝酒便成了雷洁琼的习惯。

    直到晚年,她还保持着年轻时的生活规律,不喜大鱼大肉,滴酒不沾,平日饮食以粗茶淡饭为主,早饭粗粮,中午一碗面条,晚上吃一些米饭,这一日三餐的安排对于她来说像铁打的流程。

    即使后来身居高位,宴会饭局次数频繁,她也坚持着自己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吃好就停,至于烟酒,那自然她是计划之外,碰也不碰了。

    总而言之,不抽烟不喝酒其实可以归功于雷老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自律,毕竟苦尽甘来后抽烟酗酒大腹便便的大有人在。

    3.不锻炼

    其实说起锻炼,雷洁琼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运动达人。

    在雷洁琼年幼时,她是大家公认的“小豆芽”,又瘦又小,似乎风吹就倒,大病小病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可能是骨子里就带着股不服输的劲,不管多烂的牌她都要努力逆转局面才肯罢休。

    因此,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不足后,她便有机会就勤加运动以强身健体。

    在雷洁琼上大学之前,女子运动还是个稀奇事,可她从不管世俗的眼光,篮球、排球,自行车样样在行,这放在现在似乎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后来留学西洋更是为她创造了条件,她又将游泳、网球和骑马等运动纳入自己的版图。

    正是得益于青年时热爱运动打下的基础,雷洁琼一改幼时的瘦弱模样,拥有了强健的体魄,这也为她后来为民生奔走、挺过艰辛岁月创造了坚实的身体条件。

    雷洁琼自己也曾感慨:“年轻时的锻炼至关重要,不要等老了,再去练这个功那个功。”

    直到身体年迈,身体机能下降再加上公务繁忙,她也一样抓住运动的每次机会,利用调研、办公等时间增加运动量。

    雷洁琼的秘书回忆,当选北京市副市长后,即使每天有专车接送,雷洁琼每天还是走路办公。

    1995年,雷老参观位于河北承德的外八庙,当时她已经90岁了,那日,陪同人员力邀她坐青藤椅上山,谁料这位精神抖擞的银发老人笑着拒绝后,一口气爬了254级台阶到达普陀山的乘之庙,这令在场的众人都啧啧称奇,传为一段佳话。

    那么,如此“运动健将”为何会说“不锻炼”是自己的长寿秘方呢?

    原是这第三个“不”另有深意,当时正逢不健康的健身风气盛行,此话的真实含义却是告诉人们要选择科学健康的运动方式。

    锻炼虽好,但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进行,注意劳逸结合。

    正如雷洁琼自己所说,老了之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大运动是做不了,于是她便自然地降低了自己的运动强度,起床的一小时内会在床上阅读文章,之后才会下床做自编的体操,午间闭目养神,晚上十点就寝。

    由此看来,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这九字真经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大哲理。

    长寿秘诀另有方

    除了3“不”口诀外,雷洁琼的勤思好学在她的长寿法则中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她曾说过:“动脑也是一种锻炼”“只要脑子不出毛病,其他‘零件’的机能也都可以保持得很好。”

    迈过不惑之年的雷洁琼依旧身兼多职,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天保持思考,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外还要抽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她晚年的一系列成就即为大脑锻炼促长寿的最真实验证。

    1980年,75岁的雷洁琼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的社会学讲习班发表讲话《有关社会学的几点意见》,提出了重建社会学的三个入手点,为北京大学社会系的研究教学体系建立了基础。

    1985年,80岁的雷洁琼时隔三十多年又一次参与到国家重大法规条例的起草工作当中,即香港特区基本法以及后来的澳门特区基本法。

    起草两部法律的七年时间里,雷洁琼依然亲自查阅资料,基本没有休息日,这其中的脑力劳动量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84岁,雷洁琼参与成立尊师重教基金理事会。

    88岁,雷洁琼为纪念“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发表文章《坚持三个面向,培育中华英才》,文章条理清晰,情思恳切,令不少年轻学者自叹不如。

    直到96岁,雷洁琼的最后一个博士毕业,雷洁琼才停下了70多年教书育人的步伐。

    即使后来退休,雷洁琼也坚持每日读报,每当有新一期《民主》《会讯》出版,她总会要求助理挑选几篇文章读给她听,有时她会笑着点点头,有时摇头感慨岁月变化,有时则针对时事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

    其实,雷洁琼之所以能够长寿,不管是3“不”秘方也好,脑力锻炼也罢,归根结底是因为雷老一生一心为民,心灵高尚纯洁,精神一直紧跟时代发展,实时更新自己所见所闻。

    虽然雷洁琼女士于2011年以106岁高龄与世长辞,但她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吴志菲.雷洁琼:先生级别的百岁大姐[J].养生大世界,2005(06):9-11.

    马社香.“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雷洁琼访谈录[J].党的文献献,2011(03):106-109.

    蔡睿贤.亲人眼中的长辈雷洁琼[J].民主,2011(03):9.

    黄建民.名人寿星珍档[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2.235.

    余玮.怀念百岁大姐雷洁琼[J].党史纵横,2011(03):6-9.

    单字解释: 华 夏 女 寿 星 岁 雷 洁 琼 养 生 秘 诀 个 不 得 天 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