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她名门望族出身,曾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官至副国级,76岁仍在奋斗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自古以来,不管是政治界还是军事界,都是七尺男儿的天下,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和眼界也在进步。

    现代社会,中国女性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在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能力,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思想。

    在一批批时代女性中,有一个人特别显眼,她出生的家庭本身也是底蕴深厚,父亲也是非常爱国的教授,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她的名字叫做严隽琪。

    严隽琪是1946年出生在江苏吴县的严家。严家是个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世家,往上可以追溯到明清士大夫东山严氏一族,严家家风严谨,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

    严隽琪的父亲严家显是有名的昆虫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更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农学院院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后辈。

    严隽琪的母亲是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优秀毕业生,颜值与智慧并存,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子。与严家显更是郎才女貌的一对恩爱夫妻。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严隽琪想不优秀都难。在父母的教育下,严家的几个子女不说学富五车,那也算得上是博学了。

    可惜好景不长,严隽琪6岁的时候,父亲严家显因为劳累过度因病去世,抛下了五个孩子和妻子。母亲一人拉扯5个孩子,压力也是非常大了。生活突发变故,严隽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成熟懂事,也会帮助母亲做家务。

    18岁那年,严隽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专业,但是毕业以后由于上海没有足够的工人岗位,她被安排到了徐州的一家煤矿厂当上了工人。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重新启动研究生考试与高考,也重拾了很多人的梦想。严隽琪没有丝毫犹豫,重新报名考试,经过复习,又回到了上海交大的怀抱,成为了机械振动系的研究生。紧接着,严隽琪又被派去了丹麦技术大学继续学习,她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努力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

    成为博士的严隽琪有了在国外工作的机会,可她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想用自己所学来报答国家,毅然选择回国效力。

    同一年,严隽琪被国家选中参加“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为了那一批专家里最年轻的一位。在这个团队里,严隽琪跟着老前辈们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还有为人处世等等方方面面,都受益匪浅。

    严隽琪54岁那年,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她因工作能力出色被国家调到上海市政府工作,一下子转到政治界。起初,严隽琪还有点不习惯,但是很快她就适应了政治场的环境,处理事情来游刃有余,并于次年成为了上海市副市长。

    严隽琪担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这些年,听取民声,了解民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脚踏实地办实事,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获得好评一片。

    努力是不会白费的,2007年,严隽琪获得组织重用,担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紧接着又成为了人大副委员长,是名副其实的副国级领导。

    严隽琪退休后,、虽然身体健康不足以让她在一线奋斗,但她仍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倡学生的学习不能只体现在那一张薄薄的试卷纸上,而是要体现在方方面面。

    工作中,严隽琪主张教育要创新科学,也不能只局限于教室,不能只认识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接触大自然,接触新的领域,开拓眼界和思维。

    如今严隽琪已经76岁了,可她仍然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奋斗。她的精神令我们动容,也同样让我们感到骄傲。国家有这些能力出色且热爱奉献的工作人员,何愁不兴旺!我们也同样要学习严隽琪在工作、学习方面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艰苦奋斗。

    单字解释: 她 名 门 望 族 出 身 曾 担 任 上 海 市 副 市 长 官 至 副 国 级 岁 仍 在 奋 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