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庐山会议时,有三位重要人物没去参加,都是什么原因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59年的庐山会议,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

    在当时的发展背景下,这次会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央要求,所有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都要必须参加。

    比如彭德怀,刚刚结束了一个多月的出国访问,身体非常疲惫,原本想休息一下,并总结一下这次出访的经验,但是,毛主席没有批准,坚持让他到庐山开会。

    还有张爱萍,刚刚在青藏高原上呆了几个月,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就准备请假在成都休养一段时间,也没有得到批准。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可以不去庐山,也让他们躲过了那场风云突变。

    那么,这些人都有谁呢?为什么可以不去参加会议?彭德怀受到批判后,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呢?

    首先是邓小平,他就没有去庐山。

    本来,邓小平是准备参加会议的,但是,就在庐山会议前夕,因为打了一会儿台球,没想到不小心摔倒了,导致大腿骨折,被送去了医院。

    那段时间,邓小平因为无法下床,行动不便,24小时都要有人陪护,所以,他是无法参加会议的,在向中央申请后,中央也表示了同意,让他好好休养。

    但是,对庐山会议的情况,邓小平还是一直在关注着的,当听到会议转成对彭德怀的批判后,邓小平非常着急,对向他通报会议情况的同志说:“彭老总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是有大功的。”

    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能说出这句话,无疑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第二位是陈云。

    陈云本来也是准备参加会议的,尤其他是主管经济的副总理,无论如何也是要到会的,但是,他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在庐山会议前,又突然复发加重了,只能躺在病床上,连说话都有些吃力。

    陈云非常着急,可越是着急,病就越严重,最后只好向中央请假。

    中央考虑他的病情确实非常严重,就批准了他不用参加会议,还给了他三个月的病假。

    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还提到过陈云,问工作人员,他的身体怎么样了,如果还行的话,就请他到庐山来,可以减少开会的次数。

    但是,陈云的身体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最后还是没有来。

    当彭德怀受到批判后,陈云与朱老总有过电话交流,并不赞同批判彭德怀,一直到会议后来转到了北京,他还是拒绝批判彭老总,坚持了自己的看法。

    到了70年代后期,也是陈云首先开始肯定彭德怀的贡献,并在他的平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力主将彭德怀的骨灰放进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三位是陈赓。

    陈赓本来也是要去参加会议的,但是,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心肌梗塞非常严重,甚至无法久坐,身体非常衰弱,医疗组就建议他要静养,不宜参加会议或是活动。

    毛主席得知陈赓的病情后,就特别指示,陈赓不必参加会议,养好身体要紧。

    不过,陈赓虽然没有参加庐山会议,但他对彭德怀的情况非常关注,会议的简报每天都要看,当他看到彭老总的“万言书”后,忧虑地对工作人员说,彭老总的处境不妙,恐怕要出事。

    可见,陈赓对彭老总这位老首长非常关心,也非常担心,因为他太知道彭老总的性格了,很容易吃亏。

    在会议期间,有人曾经来找陈赓,让他对彭老总的事表个态,但陈赓说自己在养病,对会议的情况不了解,就不说了。

    庐山会议结束后,陈赓本来想去看望彭老总,但因为身体原因,还是没能成行,最终在1961年3月16日病逝,年仅58岁。

    (参考资料:《庐山会议》《邓小平传》《陈云传》《陈赓传》)

    单字解释: 庐 山 会 议 时 有 三 位 重 要 人 物 没 去 参 加 都 是 什 么 原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