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59年特赦大会:第一批特赦战犯一共33名,杜聿明和溥仪都在其中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前几年有部电视剧叫《特赦1959》火了一段时间。讲的就是1959年特赦战犯的事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于那些战争罪犯,一律采取关押的方式举行改造。其中,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是关押战犯最多的地方。这些战犯如何处理,其实是一件比较伤脑筋的事情。早在1956年3月,总理就在相关会议上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总理提出,对于一些已经弃恶从善的战犯,适当的时机可分批宽大处理。但是如何处理,很多细节还需要讨论。

    时间来到1959年。这一年是建国十周年。9月14日,主席公开提出,在庆祝建国10周年的时候,可以特赦一批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主席发话了,很多事情就好落实了。9月17日,特赦令发布。这一消息让很多关押的战犯看到了希望。12月4日,第一批特赦人员名单被核准,一共33人。这33人分别是:爱新觉罗•溥仪、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赵金鹏、周震、杜聚政、业杰强、唐曦、白玉昆、贺敏、孟昭楹、廖缉清、杨怀丰、曹钟鳞、徐以智、甄肇麟、刘化南、罗祖良、李宝善、陈启銮、董世理、王中安、蔡射受、郭文林、雄努敦都布。

    今天这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特赦战犯的一些细节。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图为1959年9月16日,彭真宣读主席提出的特赦罪犯的建议。

    图为1959年9月18日,特赦的消息上了头版头条,同时还配发了《改恶从善,前途光明》的社论。

    图为特赦通知书。

    图为1959年12月4日,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举行的特赦大会,大会上宣布特赦第一批战犯。注意看,大会主席台两边的柱子上,写着八个大字:改恶从善,前途光明。

    图为部分第一批特赦人员合影。 前排右边第一位是杜聿明、第二位是溥仪,前排左边第一位是王耀武。后排左边第一位是周振强、第二位是杨伯涛、第三位是宋希濂,后排右边第一位是郑庭笈。从他们开心的笑容来看,特赦后他们是很激动的。

    笔者感言:第一批特赦人员,大部分被安排为文史专员,他们撰写、征集、审阅、研究、校勘了数以亿计的文史资料文稿,协助编辑出版了《文史资料选辑》等系列专题文史图书,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工作成果。大家对特赦人员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

    单字解释: 年 特 赦 大 会 第 一 批 特 赦 战 犯 一 共 名 杜 聿 明 和 溥 仪 都 在 其 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