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国共两军都是外线作战,却打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果,战略高下立判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就意味着共产党人已经渡过了必须要建立根据地、必须依靠根据地以求生存的最艰难时期,解放军高级将领们的战略眼光已经越过了解放区,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战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解放区就已经不是解放区了,而是共产党人的实际控制区了,这个转变是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从未有过的大转变。

    内战爆发以来,蒋介石的进攻策略不能说是错误。

    无论是他的全面进攻也好,重点进攻也罢,其目的就是想要把战场推进到解放区里面打,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彻底破坏解放区的经济,让解放军失去依托,同时又可确保国民党军队后方的人力、物力、财力供应充足。

    对于蒋介石的策略,延安方面心知肚明。可是由于自身实力不足,还需要依托解放区的力量与敌周旋,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内线作战。只有在大量消灭敌人,待到自身实力能够接近于国民党军或者与国民党军的实力持平时,才会为外线出击创造条件。不然,如果两军实力相差悬殊,就采取大量军队跳到外线作战的战略,那就会给留在内线的部队以及内线的民众造成灭顶之灾。因此说,在这个时期,为了更好地生存,反而是应该集中主力,在有利时机打歼灭战,才能有效地消耗敌人的力量。

    当然了,这是从大局的方向考虑的。在局部战场,还是应该采取内外线配合作战的战略战术,不然,也不会创造出歼敌的条件。

    图片来自网络

    国民党把战场推向外线,即把战场推进到解放区的战术在一开始是没错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只注重形式上的占领,即占据了点(城市)和线(公路和铁路线),而对于是否控制了广大的乡村,究竟消灭了多少共产党部队的有生力量则不是他们计算功劳的依据。就以黄埔一期生李默庵为例,在苏中战役中,粟裕七战七捷,消灭了大量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可李默庵却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按照作战命令拿下了共产党在苏北的首府淮安,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自己的部队究竟损失多少,自己打下的地盘自己究竟能够控制多少人口,究竟有多少人口能够为自己所用,这统统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

    再比如临沂之战,虽然国民党军队占据了临沂,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整编74师的覆灭就很能说明问题。

    按理说,国民党军中也不乏军事人才,他们难道就不懂得“得地失人,人地两失;失地得人,人地两得”这个道理吗?其实他们都懂。

    既然都懂,那为什么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国共两军的实力差距太大

    内战爆发之前,国民党陆军队共有236余万(包括装甲兵),这还不包括由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直辖的第五军、整编11师和整编74师等王牌部队。而共产党的部队仅有127万人,能够算得上野战部队的仅有61万人。至于武器装备,二者相差得就更加悬殊了。正是因为实力相差悬殊,使得国民党根本就没把共产党军队放在眼里,在严重的轻敌思想下,这才出台了全面进攻的策略。在他们看来,只需要三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军队。

    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毛泽东就曾经为这个问题和陈诚进行过一次交锋。陈诚狂妄声称,只要内战一开,三个月内就可以消灭共军。而毛泽东则回答,你占点,我占面,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从事后结果来看,毛泽东对于内战初期这个仗究竟该如何打,其实早有预案。

    其二、战略战术错误,优势没有转换为胜势

    由于国民党过于轻敌,他们对共产党军队即将要面对的“围剿”有两种判断:一是流窜;二是负隅顽抗。基于这个判断,蒋介石有两种应对之策:

    对付“流窜”,采取的办法是占领交通线和大中小城市,并且把点、线连接起来,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最后形成一张网把共产党军队困死。从这个方案来看,蒋介石是受了曾国藩剿灭捻军方法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方案看似很好,但却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要占据点和线,那就意味着每一个点和线上都要留有部队驻守,这样就把握紧的拳头分成了五指,力量分散开来。而解放军部队则在局部战场分为了内外线作战,内线部队牵制敌人,外线部队趁机向驻守在点和线的部队发起进攻。

    国民党军在小型据点的守军是以营为作战单位的,中型据点是以团或者旅为作战单位的,这种数量的部队在面对以旅或者纵队为单位的解放军的攻击下,自然是守不住的。就这样,解放军以小胜换大胜,零敲牛皮糖般地把国民党军队一点点吃掉。

    而国民党军队,此时就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来援,很有可能会陷入打援的埋伏;如果不来援,这个点的守军就会被吃掉。就这样,本来机动能力很强的国民党军队从占据了点和线之后,就变成了机械的“呆兵”固守在据点里,用于一线的机动部队越来越少,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对付“负隅顽抗”,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一定要占据共产党的根据地,也就是解放区。在蒋介石看来,占领共产党的解放区好处多多,首先在舆论上就占据了上风,其次失去了根据地的解放军就失去了物资补给的来援,也只能是“流窜”了。一支失去了根据地,又没有后勤物资补给保障的部队注定是打不了胜仗的。只要是时间一长,原来解放区的民众就会对解放军失去信心,转而投靠国民党。

    从表面上看,蒋介石的这套理论还是很唬人的,也在内战之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共产党打仗从来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的,关于这一点,蒋介石其实早就应该有所体会。而且,共产党的基础是在农村,大中型城市不是必守之地,因此说,蒋介石策略中的共产党要在大城市和根据地“负隅顽抗”的判断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臆测。凭着主观臆测来指挥作战,焉有不败之理?

    最要命的是,国民党军占领了淮安、临沂、张家口、延安等大城市后,反而更加迷茫起来,因为过去还知道解放军在哪里,可是占据了大城市之后,解放军突然下落不明了,国民党军队失去了攻击的目标。可就在你迷茫之际,大批解放军部队又呼啸而来,打你个措手不及,整编74师就是这样被蒋介石玩没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说,内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对解放军的应对之策判断完全错误,也因此造成了全面进攻策略的失败,其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胜势,反而因为战略的失误损兵折将达到了百万之巨,逼得蒋介石只得改变策略,由过去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反观共产党方面,在内战爆发的第一年兵员不减反增,兵力已经由127万增长至190余万,已经初步具备了外线作战的条件。

    但是,战争的残酷性可不是我们在纸面上见到的这么简单,在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下,解放区的人民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尤其是在山东解放区,大量的民众被地主武装还乡团残酷杀害,其恶行令人发指,简直不忍付诸纸面。而且,随着国民党军在解放区的持续进攻,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解放区对解放军作战物资的保障。因此说,在这种背景下,向外线出击,把战场推到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带就成为了首要选择。

    本文开头提到过,要想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实现大范围的外线作战,最根本的因素是自身的实力已经接近或等同于敌对方的实力。在1947年上半年,解放军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个实力。而且,留在内线作战的解放军部队无一不是军政素质最佳的部队,他们人数虽少,但是每一位指战员都清楚自己担负的重任,那就是坚决拖住已经深陷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为外线部队歼敌创造良机,这也是蒋介石发动重点进攻时,遭受重点进攻的两个地区山东和陕北死战不退的原因。

    山东方向,留守在内线的九纵在许世友的率领下直到要被国民党军赶下大海的最后关头才决定突围;陕北方向,毛泽东在胡宗南20余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数次危在旦夕,但也坚决不渡过黄河,其目的都是要尽一切可能拖住国民党军队,为外线部队歼敌创造机会。

    还有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陈赓纵队,本来是毛泽东为了应对陕北出现危局时刻的应急部队,可最后也被派往了外线。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国民党军队深陷解放区之中的时候,利用他们空出来的真空地带把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安插到他们的腹心之地,然后再进行分割包围,逐个歼灭。如济南的王耀武集团、徐州的刘峙集团都是在解放军内外线的转化中被逐渐孤立、分割包围起来,最后被全部歼灭的。

    毛主席转战陕北 图片来自网络

    缺少了内线的牵制,外线部队将无法获得战机;缺少了外线的配合,那内线部队也无法长久坚持。

    到了1947年上半年,位于陕北的内线部队也确实到了无法坚持的地步了。就在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羊山集的第二天,刘邓收到了毛泽东一封“极秘密的电报”:

    现陕北情况甚为艰难,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胡宗南)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之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如果不是陕北内线实在是无法支持,相信毛泽东也不会给前方将领来这么一封电报。

    接到电报后,刘邓立即回电,半个月后出动。

    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众,甩开一切包袱,兵分三路,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相对于解放军放下一切包袱,轻装上阵,甚至不要后方,不要后勤保障,强行穿插到外线作战,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占领反而出现了一种偏执的思维定式。在他们看来,衡量胜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是否占领了共产党的解放区,只要是占领了解放区,他们就是胜利,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是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也在所不惜。这种古怪的偏执从1930年对苏区的“围剿”开始,一直到了1948年,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所谓是“上有好焉,下必效焉”,这个古怪的偏执情怀就是来源于蒋介石。

    可就在他们还在为占领了张家口、延安等地沾沾自喜,大肆邀功的时候,解放军已经如水银泻地般的进入到了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到了1948年,两淮已非南京国民政府所有,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兵临长江,威逼武汉和南京了。

    1948年5月,彭德怀指挥的西府陇东战役结束。国民党将领们丧气的认识到,连兵力最少、装备最差的西北野战军都已经跳到外线作战了,这就意味着在全中国任何一个战场,共产党的军队都有能力发起一次相当规模的战役,这场大战国民党注定是要以失败而告终的。

    同样都是外线作战,国共两军却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果,其原因在于战略虽然相同,但是战术却截然不同。

    国民党军队在意的是点和线的占领,想要通过点线的连接最终形成对面的压迫。可是该战法却仅是一厢情愿,反而因为占据了大量的点和线分散了兵力,丧失了部队的机动性,被解放军各个击破;国民党军队在意的是形式上的占有,而共产党部队在意的是对敌有生力量的杀伤,此消彼长之下,攻守形势逆转。而且最重要的是,解放军留守内线的部队都是军政素质极高的部队,他们与解放区的民众血肉相连,用自己的坚忍和牺牲顽强履行着赋予他们的战略任务,坚决拖住深入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根本无力回援外线。

    可以这么说,没有内线的巨大牺牲,就没有外线的重大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

    单字解释: 国 共 两 军 都 是 外 线 作 战 却 打 出 了 截 然 不 同 的 战 果 战 略 高 下 立 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