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此人文武双全,是几乎没有差评的帝王,用一个字得天下、治天下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统治,使汉朝得以延续下去,而且他文武双全、人品也备称道,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最好、几乎没有差评的古代帝王。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手段来治理天下,从而开创“光武中兴”这一盛世的呢?

    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柔”字,也就是说,刘秀以柔得天下、以柔治天下,被后人传为佳话。

    新莽末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在绿林军中,刘縯、刘秀两兄弟的战功卓著,势力逐渐强大,但因哥哥刘縯锋芒太露,被更始帝所猜忌,在宛城死于非命。而刘秀却含而不露,待人随和,人缘很好,又重新取得了更始帝的信任。

    就这样,刘秀以柔道保全了自己,保存了势力,建立了东汉,实现了“复高祖之业”的宏大抱负。

    刘秀登上皇位后,曾说:“我治理天下,也想以柔道行之。”他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不能靠霸道治国,不能单凭武力强权去管理国家,而要以柔道为治世原则。

    因此,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开始,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民抚众。如解放奴婢、复员军队、安置流民、裁省官吏、减免赋税、实行度田等,这些惠民措施,既增加了社会劳动力,也节省了国家开支,对于恢复和发展经济与缓和阶级矛盾,都起了重大作用。

    一时间,生产发展,社会安定,耕地日辟,粮食增加,国府充裕,人民安居乐业,很快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刘秀对自己的臣属宽柔相待,很少以刑杀立威。一些部下有时有点过失,刘秀多持谅解态度,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就是有大仇者,一旦幡然悔悟,刘秀也既往不咎。

    在更始政权中任大司马的朱鲔,在刘秀称帝后,一直坚守洛阳。

    刘秀派人去劝降,朱鲔说:“大司徒(刘縯)被害时,我参与了谋划,我实在知道自己是有很大罪过的。”

    刘秀则表示,建树大事业的人,不忌恨小的怨恨,朱鲔如果能投降,保留官爵,不予诛罚,并说:“河水在此,我指河为誓,决不食言。”

    朱鲔投降后,被封为平狄大将军、扶沟侯,后为少府,“传封累代”,刘秀始终没有报复他。

    严子陵是刘秀的朋友,自幼与刘秀一同玩耍、求学,关系很好。由于严子陵名气很大,在民间很有威望,所以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很想请他出来做官。可是,严子陵却隐姓埋名,避世不出。

    刘秀经过多方察访,知道了严子陵的住处。几次派人去接,严子陵才随从使者来到京师。当他到了京师之后,刘秀立即亲自到客馆里去见他。

    而严子陵不愿做官的决心早已下定,见刘秀进来,就躺在床上不起来,想以此激怒刘秀。没想到,刘秀并没有发怒,过了两天,竟把他接到官里,和他谈过去的情谊,谈童年趣事。

    一连几天,严子陵仍然不肯出山为官。晚上,刘秀和严子陵睡在一张床上,严子陵故意把腿放在刘秀身上,刘秀还是没有发火。

    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刘秀也没有能感化严子陵,刘秀就放他回到富春江以钓鱼为乐,安度晚年。而刘秀的大度柔顺一直受到后人的好评。

    当文臣武将之间出现矛盾和纠纷时,刘秀始终公平相待。

    颖川太守寇恂,人称“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他执法如山,处事威严。

    执金吾贾复是掌管治安的长官,他有个部将在颖川打架杀人,当时东汉王朝正处草创时期,百废待兴,社会混乱。此时,如果军队中有人犯法,影响是相当坏的,会引起众人效仿。

    寇恂知道这件事后,派人把贾复的这个部将抓了起来,问清事情缘由后,当众砍头以明国法。

    消息传到贾复那里,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发雷霆,认为自己和寇恂“并列”将帅,寇恂不通过他就杀死了他的部将,是目中无人,杀人示威,感到羞辱和愤怒,就让部下故意寻衅挑起事端,以报此仇。

    事情越闹越大,后来刘秀知道了此事,便召见寇恂。

    这时,贾复已先坐在光武帝刘秀身边,见寇恂进来,便起身怒气冲冲地想回避不见。

    刘秀起身笑着说:“天下还没有安定,你们两位将军就争斗起来,今天我给你们评评理。”并当即摆筵为他俩分解“疙瘩”,最后使俩人“并坐极欢,遂其车同出,结友而去。”

    由于刘秀宽柔待下,公平释怨,很快从不同的营垒中接纳了一大批有才的文武官员。

    单字解释: 此 人 文 武 双 全 是 几 乎 没 有 差 评 的 帝 王 用 一 个 字 得 天 下 治 天 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