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张士诚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张士诚是元末时期,较早地站出来反抗的暴元统治的一个起义军领袖,其举义的时间是在元朝的至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53年。

    他作为江浙一带一个普通的盐民,在替官府运盐时,遭受到朝廷的剥削;在贩卖私盐又遭到富户的剥削。

    面对朝不保夕的生活,张士诚的心里肯定是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随着韩山童、刘福童于公元1351年在颖州一带,打响了红巾军大起义的第一枪之后,大江南北都有很多支红巾军奋起反抗。

    张士诚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也决定奋起反抗,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弟以及李伯升等信得过的十八名同伴,拿着挑盐时所用的扁担,打击欺压他们的富户,并将他们的钱粮分散到各个贫民手中,很快就使得大量穷苦的盐民,纷纷聚在张士诚的脚下,共同推举其为首领。

    张士诚带领这些人,南征北战,迅速在江浙一带立下了脚跟。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曾经在公元1357年至公元1367年,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向元朝投降了,不仅接受了元王朝的称号,还定期向元王朝输送粮食,同时还与其他反元势力做斗争。

    很多人就此认为,张士诚已经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叛徒,为垂死挣扎的暴元输血和做走狗,这样严苛的话语放在张士诚的身上真的合适吗?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张士诚自始至终都不是诚心地降元,只不过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战略性投降罢了!

    张士诚之所以会在1357年向元朝投降?是因为当时他所面临的窘迫局面有关。张士诚虽然占据着十分富庶的江浙地区,但他的发展空间也就基本上仅限于此,因为在他的北方是虽然腐朽但依旧强大的元廷;在他的西方则是日益强大且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势力;在他的南方则是方国珍的势力,以及部分北元势力;在他的东方则是茫茫的海洋。

    所以,对于张士诚来说,要想继续发展下去,摆在他面前,最好的两条路就是,要么联合朱元璋一起对抗元朝;要么联合元朝去扼制朱元璋的势力发展,为自己换取发展的时间。

    而张士诚最终之所以没有选择第一条路,而选择了第二条路,其主要原因有下:

    首先,张士诚和朱元璋在此之前,已经有多次小规模的冲突了,双方彼此积怨很深,难以真正信任彼此,达成反元同盟。

    其次,朱元璋在一场战役中意外地抓获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并且最终张士德被朱元璋所杀害(一说是张士德自己绝食而死);反正,张士德就是在你朱元璋的手中死了,还害得张士诚的母亲伤心过度,草草病逝了。如此一来,朱元璋同张士诚的积怨就更深了,更加不可能达成反元同盟。

    还有,当时元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还是名义上的正统,向其投降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诏安其他小的起义军,同时也可以受到元廷的厚待,还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

    事实证明上,张士诚在降元之后,确实得到了很多实际上的利益,比如盘踞在无锡城的莫天祐,张士诚屡屡进攻都拿不下这座城池。但当他一降元之后,莫天祐便直接放弃抵抗,接受了招安,使得张士诚可以平白又增加了一座城市。

    在降元之后,张士诚的周边局势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而他也抓住这个时机,大肆扩张领土。等到扩张差不多之后,张士诚对于元廷就呈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按例每年所需要输送给元廷的粮食又给停止了。

    虽然后来经过一定扩张的张士诚依旧打不过朱元璋,但那是张士诚个人能力的问题,不是这个战略规划的问题。张士诚的降元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带来许多好处的,只是他后来没有把这种好处转化成为进一步的胜利。

    总而言之,张士诚确实有利则降元,无利则反元的人,你可以批判反复无常,首鼠两端。但若要以此为由,将他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开除出去,这就显得有点过分了。

    张士诚的军队依旧是属于农民起义军范畴,依旧为抗击暴元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在最经典的高邮之战中,他顶住了元丞相脱脱所率领数十万大军的进攻压力,直到元朝发生内讧之后,还成功给予了重创,使得“元兵不复振矣!”

    这样突出的抗元功绩,不能因为张士诚后来的战略性投降,就给抹除得一干二净,他本质上还是属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单字解释: 有 利 则 降 元 无 利 则 反 元 张 士 诚 真 的 是 一 个 反 复 无 常 的 小 人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