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震惊中外的一三惨案发生后,中国人民靠硬刚收回了被租借的土地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在90多年前,有一个惨案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义愤,并因此开展了一场反帝斗争,最后获得胜利,并靠抗议示威的力量收回了外国租界,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事情要从1927年1月3日说起。这天下午,武汉工人、学生和市民召开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庆祝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当宣传员在汉口江汉关前靠近英租界的空地上演讲时,英租界当局突然从停泊在江面的英舰上急调大批水兵登岸,在堆垒的工事上架起十余挺机枪,对准听讲群众,并用刺刀驱赶他们。

    更让人愤怒的是,英军当场将李大生和年仅10岁的方汉山的肚子刺开,肠子流出,2人被刺成重伤,场面十分血腥。还有轻伤数十人,最后李大生救治无效,当场身亡,史称一·三”惨案。

    惨案发生不久后,正在汉口南洋大楼开会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闻讯后,立即派出徐谦、蒋作宾与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代表宛希俨、李国煊赶到现场。当时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的刘少奇闻讯后,马上同工人纠察队赶赴现场,并会同国民政府代表,向英领事提出抗议。

    武汉国民政府代表一面要求英兵退入租界,一面宣布,政府采取办法,在24小时内作出答复,为人民报仇雪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抗议英国水兵的暴行,义正辞严地限令英国水兵24小时内撤回军舰上,否则不保证英国人的安全。

    工、商、学界200多个团体代表,在汉口总商会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他们组成武汉市民对英外交委员会,以省总工会的六点要求为基础,决定了八条对英办法,即:

    请政府立即向英领事提出严重抗议;

    令英领事赔偿死难同胞损失;

    令英领事将行凶水兵交我政府惩办;

    撤走驻汉英舰及英租界沙包、电网;

    撤销内河航权;

    英领事向我政府道歉;

    英租界巡捕缴械;

    由政府管理英租界。

    武汉国民政府接受了各界团体提出的八项条件,即派党部代表陈群到英租界巡捕房主持一切,令卫戍司令部派兵三个连入驻英租界。省总工会也派出工人纠察队300余名进入英租维持秩序。

    1月5日,人们在济生三马路举行追悼“一·三”死难同胞暨反英示威大会来纪念汉口一三惨案,反对帝国主义。由于惨案激起了极大的民族义愤,大会人数竟达30万,一场新的强烈的不可阻挡的反帝风暴迅速在武汉发酵升腾。

    全市总罢工、罢课、罢市声讨英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游行队伍群情激愤,毫不畏惧,向英租界挺进。

    他们一边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卖国贼!”的口号,一边越过英租界设置严密的铁丝网和沙包,打开了英租界的铁门,最后占领英租界的巡捕房,在屋顶上插上国旗,此时民众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最后在广大群众革命激情的推动下,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设立汉口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又加派军队,同原驻英租界的军警一起正式接英租界内的公安、市政事宜。这样,汉口英租界从1月5日起,已在武汉人民和武汉国民政府掌握之中。

    在群众势如破竹的抗议示威下,双方累计谈判十六次。最后在1927年2月19日、20日,英国驻华使馆参赞阿马利与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长陈友仁签订协议《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定》,先后将汉口、九江两地的英租界交还中国。

    而在此之前,英帝国主义已在汉口盘踞66年之久。

    签订协议,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是一次极大的革命胜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民众的力量收回租界,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举,也开创了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新纪元!

    “一·三”惨案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我们要缅怀在惨案中无辜牺牲的人民群众,也要纪念那些在惨案发生后团结一致,勇敢抗争,维护国家利益,争取权利的人们,这种不朽的革命精神值得现在的我们铭记学习!

    单字解释: 震 惊 中 外 的 一 三 惨 案 发 生 后 中 国 人 民 靠 硬 刚 收 回 了 被 租 借 的 土 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