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79年,文盲新兵在越南立三等功,退伍后难安置,医院:来我们这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被选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但是有一段时间这篇课文从语文教材中删除了,对于这样一篇培养爱国主义的文章,为什么要从语文教材中删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当时也有一些分析,理由之一是其中有部分关于战场的描写太过于残酷和血腥,理由之二是和平年代不应该培养学生的好战意识。

    可现在这篇课文又重新被编入了语文教材中,原因不去探究,笔者认为将这样的文章编入教材是很合理的。

    战争原本就是残酷的,只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才能教育孩子珍爱和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思想,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在战争中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1979年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文盲新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三等功,退伍后很难安置,几经协调一家医院表示“我们要了”。

    新兵上战场

    在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解放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局部小规模的战争还没有完全停止,除了抗美援朝战争,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等。虽然中国军队都绝对了胜利,可也都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

    李合林刚参军入伍不久就被紧急分配到了54军的肩扛式82炮连,这个团里还有很多他的同乡。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按理说新兵入伍都有三个月的军训,可还没等新兵军训完,李合林就登上了南下的闷罐子车。

    其实在这之前,中越边境的情况很多人已经预料到了,开战是在所难免的,只不过李合林此时还不知道他和他的同乡即将奔赴真情实弹的战场。

    处于军事行动的保密性,军队当时乘坐的是闷罐子车,车厢内的条件很差,两次临时停车之后,他们到达了战场。

    当时中越双方正在展开激烈的高平之战,由于高平的地势特殊,越南军队当时的指挥官也清楚中方的实力和作战策略,所以打得十分惨烈,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硬战中的硬战”。

    高平之战的主角是坦克,李合林所在的炮连只是配合前线的作战部队,等到李合林第一次到达战场之后,满地的尸体和鲜血以及空气中的血腥味和硝烟味让他十分震撼。

    到了这个时候李合林才意识到这是真正的战场,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不过李合林并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

    荣立三等功

    李合林所在的部队被偷袭,他亲眼看着身边的战友倒在血泊中,幸运而又机敏的李合林躲过了一劫。

    李合林所在部队分到的具体任务是守住一座交通补给路段上的桥,因为一旦被越南军队控制住,那么前线的战士的补给就被掐断了,后果不堪设想,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李合林和他的战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

    为了能够更好的隐藏自己,观察敌情,他们开始在地下挖洞,刚开始是一个大洞,所有的人都藏在一个洞里,可这样会一旦被发现,就有一锅端的风险。

    后来就开始挖小洞,每个洞只能藏两个人,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瞭望越军。除此之后,为了严防越军特工混淆其中,还一天一换口令。

    对越南军队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越南有一支很厉害的特工部队,这支部队对越南的地形很熟悉,作战能力也很强,给予他们交过手的法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留下了很多恐怖的记忆。

    由于越南人和中国人在外貌上几乎难以分辨,所以提防越南特工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和重要。

    一天一换的暗号让越南的特攻部队防不胜防,有一天晚上准备搞偷袭的越南军队因为没有对上口令而暴露了,随即双方就展开了战斗。

    李合林听得到枪声就赶去支援,经过激烈的战斗击毙了越军,但他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和重伤,李合林所在的部队执行完任务之后回国休整,他也因为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被授予了三等功。

    李合林参军的目的本就跟一般人不同,所以在战场上他也无所畏惧,荣誉的获得也是实至名归。

    当时国家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战斗,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到部队去改写人生,比如有的人为了吃饱肚子而参军,有的知青因为不想继续在农村劳动而参军,只有李合林是单纯的为了参军而参军。

    转业难安置

    让李合林记忆犹新的除了战争的残酷,就是他荣立三等功之后衣锦还乡的场景。

    上过战场的人回到驻地之后都会有一次探亲的机会,在李合林还没有回去的时候,他立功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十里八村。

    得到李合林回乡探亲的消息之后,全公社的人在为迎接英雄回家做准备,他下火车的一瞬间就得到了当时公社最高的欢迎仪式。公社领导、生产队长、民兵和学生,还有夹道欢迎的社员,李合林被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被簇拥着回到了家。

    李合林在探亲期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最高的热情,回到部队之后依旧安心工作。

    根据部队当时的规定,在战场上立功的人都有机会提干,可到了李合林这里组织就有些犯难,因为那个时候我国的军队建设已经走上了正规化、现代化,李合林小学一年级都没有上完,就是一个文盲,部队里没有适合他的职位。再者说当时在战场上了立功的人也多,所以李合林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

    1982年,李合林还是没有等到提干的机会,他主动提出了退伍。根据当时的规定,像李合林一样立功的军人退伍之后可以分配工作。

    80年代有工作就意味着可以吃“商品粮”,这也是国家对荣立过战功军人的优待,因为是文盲,李合林在部队提干的事情受影响,转业到了地方之后,分配工作也依然受这个问题的困扰。

    李合林在家一等就是3年,后来还是他的一个亲戚找到退伍办的人,希望按照政策规定给他找一个工作。

    正在这时当地一家县级医院表示“这个人我们要了”,原来这家医院有一个小小的印刷厂,规模不大,也不需要专业技术特别高的人,于是就接纳了李合林,让他成为了一名印刷工。

    小结:

    每一位献身国防的军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幸福安宁,无论是什么出身,只要经历过炮火洗礼的军人就是民族的骄傲和人民的英雄。

    1979年,河南有一位文盲新兵在越南立三等功,因为是文盲他不能在部队提干,退伍后也难安置,不过当时还是有组织认可他的贡献,当地的县人民医院表示:“我们要了”,给了他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没有人忘记他的荣誉。

    单字解释: 年 文 盲 新 兵 在 越 南 立 三 等 功 退 伍 后 难 安 置 医 院 来 我 们 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