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10个孙子,听到此人名后,李世民:一个不留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常言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其实一个皇帝的成就又何尝不是无数的鲜血铸就的。古代皇帝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四百多位皇帝,而这些皇帝之中有很多踩着兄弟、父亲、侄子的尸骨上位的。比如说最著名的两次夺嫡事件,玄武门之变和九子夺嫡。当初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曾请求过李世民放过他的十个侄子,但李世民在听到一个人的名字之后却还是选择了全部处死。

    李渊出生在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他生来就是尊贵的。父亲是陇西郡公李炳,母亲是卫国公独孤信的女儿。隋朝两位皇帝因为他的姨母是独孤皇后所以特别器重他,他本来是没有想要造反的心思。但后来儿子李世民知道隋朝必亡,所以暗中设下计划令李渊不得不反。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李世民协助父亲李渊夺得了天下,但他不是李渊的长子。一般来说古人都会立嫡长子继任,登基了自然是立李建成为太子。

    李建成也并非没有才能,根据史书来看,他未必不会成为一个明君。他跟李世民在前面的战争之中相处得也很默契,但李渊要作啊。时不时的就暗示太子之位将来会是李世民的,李建成也明白自己的军功不如李世民,于是开始忌惮李世民。经常跟弟弟李元吉一起陷害排挤李世民,最终的结果就是兄弟反目。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着手下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众多心腹埋伏在玄武门下,李建成跟李元吉不知道其中的危机。依然准备去上朝,当时的李渊已经隐隐知道了,正在找裴寂等人查验。可事情已经来不及了,李建成跟李元吉已经到了临湖殿。

    发现事情不对准备要走的时候被李世民叫住了,李世民的箭比李元吉快了一步,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接着尉迟恭杀了李元吉,李建成的手下冯立想要给李建成报仇。就带着两千精锐跟李世民的人在玄武门交战,杀死了敬君弘出逃了大半。完事了之后就开始处理李建成还有李元吉的家属,大部分女眷都进入了宫中,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还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嫔。

    杨氏保住了李元吉的几个女儿,将她们抚养长大之后安排了合适的婚事。剩下的亲信全部被诛杀,李建成跟李元吉的儿子们处理方式还是有点纠结的。对于李世民弑兄都敢的人来说,几个侄子杀了对他来讲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李渊听说了这件事,很快就来请求李世民放过这几个侄子。李世民本来也想算了,可他手下有一个人忽然说:陛下别忘了汉朝的刘安啊。

    一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李世民就立马下了旨意,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都诛杀。还把他们的名字在宗室的名字上划去,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字就能让李世民的心意改变呢?刘安,出生于汉文帝八年(前172年),西汉的淮南王。他的父亲刘长是刘邦比较小的一个儿子,因被吕后抚养长大幸免。在文帝时期就比较跋扈,后来因为叛乱被抓,去四川的路上绝食而死。

    对于刘长的儿子,汉文帝跟汉景帝还有汉武帝都是对他比较好的,汉武帝还时常给他写信。但刘安却因为自己的身份起了别的心思,令女儿刘陵在朝中刺探内情,自己密谋造反。事情败露之后牵扯的地方豪强有好几千人,所以李世民在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就决定斩草还是要除根。

    参考资料:《旧唐书·太宗本纪》、《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

    单字解释: 李 渊 请 求 李 世 民 放 过 个 孙 子 听 到 此 人 名 后 李 世 民 一 个 不 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