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关羽败走麦城,张飞死于非命,刘备倾国伐吴,背后竟是连环毒计!

    2024.05.03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

    但事实上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却是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中,来自于罗贯中先生的杜撰。但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灾荒,使得民不聊生。刘备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之中,三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这却是真。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当年七月,关羽不顾来自东吴的威胁,率军攻打樊城,并派人深入曹魏策反,扰乱敌人后方,曹操派大将于禁驻守。到了秋天,由于连连大雨,汉水因之泛滥,关羽借汉水淹没于禁七军,于禁降,又斩将军庞德,羽威震华夏。

    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假意投降,随即逃走,但最终在必经之路被孙权派人埋伏。

    关羽之死,导致蜀汉集团内部剧烈动荡,可以说是蜀汉集团由盛转衰的前奏。对于曹魏,蜀汉和东吴的联盟破裂且兵戎相见和以后蜀汉东吴日后联盟具有间隙来说。曹魏相当于坐收渔利,之前关羽攻襄樊的损失在这整体局面的大利益变动下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因为关羽的死简直就是一个时代英雄落幕的前奏啊。那么热热闹闹的开始,那么多英雄迭出,我们见证了一个个热血的怀抱着梦想的英雄的诞生。可是宏图未展,大业未成,他们就这样或悲壮或离奇或窝囊地死了,他们当初的誓言还言犹在耳,乱世还在继续,好像这些叱咤风云,风头无两的英雄们什么都没改变,他们就只像烟火一样划过夜幕,留给我们这些观众的还是黑夜,而且是更加寂寥的黑夜。

    刘备得知关羽被擒杀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之后就连自己的骁勇善战的义子也因没救关羽为由而将其处死。之后刘备化悲愤为力量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大举南下,造成赤壁之战,刘备才有机会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刘表去世,刘备便以堂叔的身份,辅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仍然表奏刘琦为荆州牧。

    就不会产生“借”荆州这种悬案,也不致产生偷袭关羽的悲剧。之后刘备张飞为夺回荆州,为自己的结义兄弟报仇而不顾群臣劝阻,决定东征伐吴。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的晚上,张飞因思念关羽结果饮酒大醉,被醉酒后鞭打过的部下张达、范强所杀。

    而刘备东征伐吴,双方相持了半年之久。刘备为求速胜,使尽了各种手段。年仅卅九岁的吴军年轻将领陆逊始终沉得住气。尽管蜀军一再挑畔,对吴将口出秽言,导致许多将领按捺不住,纷纷要求出击。陆逊毫不动摇,展现高度的忍辱功夫,不受敌方的侮辱和同仁的激情所影响。陆逊以五万兵力,对抗来势汹汹的二十万蜀军,又是蜀主刘备亲自领军。

    任凭蜀军怎样挑战辱骂,硬是坚持下出。诱使刘备在万般无奈下,做出了沿江札营以避暑的兵家大忌。迅速地抓住难得的机会,一把大火将蜀军烧得毫无抬架之力。就这样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退白帝城,至此一病不起,病逝于白帝城,从此蜀汉成为了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回顾至此,关羽死得悲壮,然之后张飞死得窝囊,再然之后刘备死得凄然。但是张飞之死疑点重重:身为一方主将兼司隶校尉的张飞,保安工作怎么如此松懈?范疆张达到底为什么要谋害张飞?为什么这两个小子几乎是来无影去无踪——在杀害张飞之前,他们的来历没有一点记载到。

    而我们再来看张飞被自己的属下所杀之后,并将张飞的首级去投奔孙权,张飞军营都督送表给刘备,刘备听闻后不由得叹道:“噫!飞死矣。”蜀汉后主追谥张飞为桓侯。张飞被杀,首级莫名其妙地到了孙权手里,于是刘备与孙权仇上加仇,要不死个几万人,也真难解刘备心头之恨。

    这种局面不是孙权想要的,也是诸葛亮想竭力避免的,如果刘备张飞分进合击逼迫孙权吐出吃进嘴里的荆州,哪怕只是吐出一半,也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局。再加之刘备伐吴失败之后,诸葛亮说了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所以孙权和诸葛亮都绝不可能是谋害张飞的幕后主使。而张飞关羽死于非命,孙刘结仇,这对魏国最有利,所以背后一定是魏国的毒计,关羽死后,首级被送到魏国,魏国谋士分析,桃园三结义,兄弟情深,设计连环计刺杀张飞,嫁祸东吴,最好坐山观虎斗。所以说关羽败走麦城,张飞死于非命,刘备倾国伐吴,这一切背后竟是连环毒计!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操为了避其锋芒,曾打算迁都,被司马懿和蒋济等劝住,二人建议曹操利用蜀、吴之间的矛盾,让孙权出兵袭击关羽后门,则可解围。曹操采用了这一计策,孙权派吕蒙出兵,并将具体行动计划告之曹操。曹操为了让关羽早日退兵,挑起蜀、吴争斗,坐收渔利,便命人将东吴计划写好,射入关羽营中。

    关羽看后,犹豫不决,因此耽误了时间,此时由徐晃带兵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此时孙权已据江陵,将关羽及众将士的亲属尽都掳去,造成关羽军心散乱、士气低下,关羽遂败走麦城,向上庸撤退,在接近蜀境时,关羽被吴军小将马忠生擒,被杀,头颅被送去给曹操。之后所发生的一切,相比大家都知道,就是所谓的兄弟情深。

    而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猇亭之败,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三国之成,成于两弱相加攻一强;三国之败,败于两弱相减养一强。

    单字解释: 关 羽 败 走 麦 城 张 飞 死 于 非 命 刘 备 倾 国 伐 吴 背 后 竟 是 连 环 毒 计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